段美玲
【摘 要】一個團結和諧的班集體,能以熏陶、感染、凝聚、激勵等方式,促進學生志、情、義、行等全面發展。教師人格力量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取代的。我把自己和學生視為一體。和學生同甘共苦,讓學生感受到我確實是他們值得信賴的朋友,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最終“受其術”。
【關鍵詞】和諧班集體 自主管理 競爭機制 自身形象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77
一個團結和諧的班集體,能以熏陶、感染、凝聚、激勵等方式,促進學生志、情、義、行等全面發展。在我做班主任期間,我一直培養學生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堅持正確的導向,班級在一個良好的、和諧的環境中發展。現將我在創建和諧班集體過程中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學會正確關愛,營造溫馨班級
1.“偏愛”后進生。在班級管理中,我努力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更多的愛心。在班集體中,我總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他們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同學間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膽吸收后進生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
2.嚴愛優等生。優等生,誰都愛他們。也正因為如此,優等生的缺點往往容易被忽視,掩蓋,被原諒、袒護。但小的缺點也會造成大的隱患,對這類學生,我從不寵壞他們,更不遷就他們。時時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做一個正直的人,熱情的人,向上的人。優生不單純是學業要優,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優,心胸要廣,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贊譽的學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愛之中,嚴格要求,警鐘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點,揚起風帆前進。
3.博愛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個班中容易忽略的群體,他們有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他們既不像優等生那樣容易產生優越感,也不像后進生那樣容易自暴自棄。他們是班級體的一面鏡子,他們希望老師重視他們,但又害怕拋頭露面。對這類學生我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正確對待他們的反復,始終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們。
二、實施自主管理,培養管理能力
1.民主改選班干部。為了使更多的學生有當選班干部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時也能時時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采取班干部定期輪換制的方法。班干部從同學中間選舉產生。由學生自我推薦作競選演講,再由學生無記名投票,民主選舉,組建班委會。這樣既可以給更多的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又有利于學生干部擺正個人和集體的位置,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班干部的職責是協助值日班長管理班級,負責文娛、勞動、學習等各方面的工作,并記錄工作情況。
2.建立值日班長制。按學號輪流來當值日班長,班中的事由值日班長全權負責,常務班長協助工作。值日班長負責檢查當天的衛生、紀律,督促每一位同學做好自己的份內事,記載班務,檢查班干部的工作情況。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的才能,班組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強,班集體內部也日趨團結。
3.事事落實到個人。明確每位學生在班級中的位置和責任,使學生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和尊嚴。為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就要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班級中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擔負一項具體的工作,人人都為集體作貢獻,人人都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我在班級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它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務承包責任制度。在這種廣泛的參與過程中,使學生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覺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從而形成責任意識。
走進我們班,也許你會感覺不那么美觀大方,墻上的張貼物甚至還有些東倒西歪,但我覺得很自豪,因為這些都是學生們自己設計,自己制作,自己張貼的。這些在別人眼中并不是那么美觀的東西,在他們眼里卻是那樣美好,因為那是他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他們自己的成果。
三、建立競爭機制,形成競爭氛圍
1.組組都有一個追擊目標。除了個人競賽,我在班上還實行“一幫一、一盯一”,最佳表現小組、富有挑戰小組、最佳合作小組等,分別對得分最高的、競爭最激烈的、小組最團結的三個小組進行獎勵,鼓勵其他小組都朝這個方向發展。并幫助尚需努力的小組想出響應方案。通過競爭,班級中形成了一種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你追我趕的氛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和諧、生動、活潑地發展。
2.人人都有一個競爭對手。每個學生自找一名水平相當的對手(我依據學生的可比性,稍作調整)。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鉛筆盒上貼上競爭對手的名字,競爭對手比學習、比思想、比體育。每次考試、比賽之后,誰輸了就把個人競賽中的“萬里馬”送給對方,以便時時激勵雙方。
四、塑造自身形象,贏得學生信賴
孔子早在兩千年前就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1.尊重學生,不遠離學生。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不教不管會變壞。”我努力做到真心愛護我的學生,嚴格要求他們,但是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的嚴格要求。尊重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承認個體的差異。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特別是有錯誤的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被理解,別肯定的需要。讓他們在集體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走路,挺起胸膛做人。因此班主任要有博大上午心胸、豁達的心態,要經常與學生交談,善于傾聽學生心聲,虛心接受學生意見;尊重、關懷和理解學生,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
2.好學上進,不辜負學生。教好書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時,班主任日常表現出來的事業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給學生以極強的示范作用和影響,從而轉化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斷地給自己充電,認真鉆研教材,努力讓學生喜歡上課,喜歡學習,喜歡自己的老師。同時,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高尚的道德人格會對學生產生強烈而持久的影響。所以教師在以人格感化人格、塑造人格的過程中,對自身的人格應有更高的要求,更應關注自身道德人格的完美。只有具備美好的品格,才有資格塑造學生的品格。
總而言之,班主任應當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當好表率,尊重并善待每位學生,以人為本,落實各項管理,組織好每次活動,細心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這樣,你一定會欣喜地看到自己用辛勤勞動澆灌出祖國最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