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禮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后備人才培養是國有煤炭企業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保障和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當前,在宏觀經濟“三期疊加”的大背景下,煤炭行業面臨著“四期并存”的嚴峻形勢,煤炭企業生存發展遭遇巨大挑戰,后備人才培養面臨諸多困難。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國有煤炭企業工作實踐,對企業當前在后備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煤炭企業 后備人才 培養
當前,隨著宏觀經濟進入“三期疊加”的新常態,煤炭行業面臨著“四期并存”的嚴峻形勢,煤炭企業生存發展遭遇巨大挑戰。受重視程度不斷降低、核心資源投入減少等多種限制,企業后備人才培養受到較大沖擊,總體呈下行趨勢。在這樣的大形勢下,如何科學把握當前與長遠的關系,積極探索后備人才培養的新途徑與新方法,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后備人才隊伍,為企業人力資源平穩接續提供有效保障,成為國有煤炭企業亟待破解的一道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一、當前國有煤企后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對干部隊伍建設作出新的重要部署之后,國有煤炭企業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后備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但隨著煤炭行業遭遇“寒冬”,企業利潤大幅收窄甚至出現虧損,后備人才培養受到較大沖擊,各種問題開始凸顯,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后備人才培養的系統性不強。許多企業都只有短期的后備人才培養方案,沒有制定完整的中長期后備人才培養規劃,欠缺對后備人才培養的長遠、系統思考,在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不能科學地查找、分析和把握人才需求缺口,更不能及時、準確和有效地做出應對。
(二)后備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不強。許多企業在后備人才培養過程中,只顧埋頭拉車、不會抬頭看路,不注重把握企業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呈現的不同特點,超前做出有效調整,導致培養的后備人才在數量、結構和綜合素質等方面與企業現實發展需求有較大差距,做不到無縫銜接。
(三)后備人才培養的實效性不強。許多企業在后備人才培養方面,缺少實實在在、有針對性的科學方法,往往不是任用到空缺職位,就是掛職到基層進行鍛煉,而沒有更多的培養渠道、更新的培養方法、更大的培養力度,進而導致培養效果不夠明顯。
二、當前國有煤企后備人才培養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對后備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企業的領導對后備人才培養認識上不去,重眼前輕長遠或重局部輕全局,把其看作是階段性、突擊性的任務,搞一陣風,松一陣、緊一陣,沒有長遠的規劃,認為其能滿足當前工作就行。
(二)對后備人才培養的資源投入不夠。部分企業領導人員認為后備人才培養僅僅是人力資源部應該做的事情,且人才培養又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漫長過程,無法在短期獲得回報,導致后備人才培養只是形式上的工作而已。
(三)對后備人才培養的機制建設不夠。很多企業都沒有針對后備人才培養建立專門的保障機制,沒有量化指標,缺乏競爭和考核評價,影響后備干部的選拔、培養、任用等工作環節,導致企業后備人才培養乏力。
三、如何破解國有煤企后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國家大力推行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國有煤炭企業正處于改革升級的關鍵時期,亟需從戰略的高度,有意識、有計劃、有組織、全方位地加大后備人才的培養力度。
(一)要把好入口關。立足企業長遠發展需求,結合企業各級班子結構配置和個人發展意向等,選拔一批不同層次、不同專業、不同年齡的后備人才隊伍。一是嚴格選拔工作程序。按照后備干部隊伍的結構性要求,組織不同的對象參加推薦,確保后備人才隊伍的多樣性。二是注重民主選拔。樹立公開、公平的觀念,堅持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相結合的制度,讓更多的職工群眾有序參與到后備干部選拔工作中,增強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的科學性和真實性。三是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等有效方式選拔后備干部,形成有利于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的環境。
(二)要把好培養關。要制定長遠的后備人才培養規劃,根據后備人才的發展方向和不同職位的要求,規劃好后備人才的培養鍛煉途徑。一是注重理論學習。要根據干部隊伍實際情況和后備干部的各自特點,通過開展學歷培訓、舉辦專題講座、導師幫帶等形式,加強后備干部理論學習,培養專業后備干部。二是注重實踐歷練。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敢于、善于給位子、壓擔子,放手讓他們去干、去闖,使他們在實踐中探索工作方法,積累成功經驗,提高領導能力,全面增長才干。三是搭建培養平臺。堅持把掛職鍛煉、輪崗鍛煉、跟班鍛煉等作為后備干部實踐鍛煉的主要方式。
(三)要把好管理關。要從大局和長遠的高度加強對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統籌管理,突出人力資源部門的管理主體作用,建立后備干部管理責任人制度、談話制度、定期考核制度等。特別是加強對后備干部的思想政治表現、工作實績、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等情況進行日常考核, 同時開展民主評議活動,讓群眾來衡量,是否符合后備干部的條件,對不符合后備干部條件,以及不宜繼續作為后備干部人選的,要及時調整;對新發現的優秀年輕干部,要及時補進;對能力突出且沒有原則和本質問題的,要大膽啟用,真正做到有進有出,能上能下,使后備干部隊伍始終保持數量足、結構好、活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