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珠
“丸子”兩個字為什么會成為可愛的詞組,我想與多年前爆紅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有關,因為里面有個女主角心心念念的男孩子名字叫“丸子”。另外一個原因是這些年來,年輕女孩有事沒事愛將長發束到腦后,隨便挽成一個丸子頭。本來丸子頭是做功課、忙家務時怕頭發披下來遮住眼睛礙事而隨便弄弄的,不料格外性感,遂與內衣外穿一樣流行開。
今天我說的可是真正的丸子,魚丸、肉丸、大小丸子。不怕人嘲笑,我喜歡吃丸子,尤其是蝦丸、魚丸,想起過年時滾燙的三鮮火鍋里的丸子,便口舌生津。有些人就說我沒有品位,這種用香精、面粉做成的魚丸蝦丸你居然會喜歡吃。慢,你說錯了,那時候,魚丸蝦丸里面是有面粉,但是魚肉與蝦肉卻是實實在在的。
20年前,上海五原路上有一家賣牛肉的小店,掌柜的長得五大三粗,火氣大但是業務精。有兩年春節前,他將一只長條桌搬到路當中,當眾剖東海大鰻魚,刮魚茸做成魚丸,直接扔滾水里煮完撈出來賣。“大模子”的鰻魚丸開價不低,但是附近居民吃過以后都來排隊,我買了一包嘗,軟硬彈性恰到好處,鮮得來,簡直太好吃了。那些日子,“大模子”賣牛肉之余賣魚丸,忙得不可開交。他愛聽人夸獎,鼻子凍得通紅,厚嘴唇不停囁嚅抱怨,顯出他的高興勁。
后來上海流行吃火鍋了,與“洪長興”吃羊肉火鍋用的老式黃銅鍋不同,大鍋隔開,紅湯白湯,邊燙邊吃。還有所謂“健康養生火鍋”,每人一鍋,文文雅雅。這些鍋都有一種當場DIY的“滑”供應,其實就是制作魚丸、蝦丸的漿液,食客自己親手滑入火鍋中,那份滑價格不低,東西也大多貨真價實。
菜場里面散裝的各種丸子買回家后,放入鍋中一煮就像用過發酵粉一樣脹開,立即漂浮在湯面上,吃上去有的糊嗒嗒,有的卻像彈球似的。等到媒體上曝光那些丸子里面根本沒有魚沒有蝦,只有面粉與添加劑后,丸子的身價立馬一落千丈,讓我這個愛好者沮喪不已。
鑒于食品安全,有人在家里自制魚丸吃。做魚丸工序繁多,大草魚對剖開,刮魚茸,用鹽、胡椒粉、生粉、雞蛋清調味,然后摔打起勁,再用調羹一個球一個球地下到滾水中,浮起來就完成了。也有做油炸的,前面的程序相同,油炸時油溫不能過高,丸子表面微黃即可。水氽的魚丸與油炸的魚丸吃法相同,都是放在肉湯里煮,丸子鮮味融合在高湯中,放入一些蔬菜、粉絲,冬天吃得熱乎乎。
說到肉丸子,我直接想到食堂里的紅燒獅子頭,獅子頭是大的肉丸子,松爛入味。午飯點到,人特別饑餓,看見偌大一個獅子頭特別喜歡。獅子頭不是我的拿手菜,綜合正宗揚州獅子頭的做法,一是不能用機器打碎的肉糜,必須鋼刀案板手工斬肉,肥瘦度掌握在三七開;二是為了吃口糯中帶脆,必須加入一些荸薺末進去,也可以用山藥;三是為了去腥,必須放姜末,但是姜末攪拌進肉末中影響口感,所以要用蔥姜水,就是蔥姜末泡水中,去蔥姜;四是獅子頭中要打入一個雞蛋潤滑,放了淀粉之后還要放半只泡過水的饅頭,使肉末更加酥松;五是攪拌時一定要順時針到底,如果你是左撇子就一直逆時針攪拌;六是捏獅子頭的時候,要在兩只手掌當中倒來倒去,或者在臉盆里面摔,那是會起自來芡的;七……好了好了,光總結復述一遍我就已經徹底打消了站起身去做兩只獅子頭的念頭,就讓我想念獅子頭的時候來食堂吃吧!
前幾天我去一家飯店吃飯,點了一份清湯獅子頭,端上來一只砂鍋,清湯中潛沉著兩只白色獅子頭,肉嫩鮮香,一點也不油膩,細品之下感覺到做法符合我以上六條原則,給它打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