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九年一貫制的辦學模式決定了學校在教師發展上也要走“整合連貫”之路,景城學校將小學教師、初中教師的培養進行整體融合、全面貫通、統一培養。學校堅持理念先行,建立九年一貫招聘用人機制;一體規劃,搭建九年一貫教師研修平臺;多元整合,構筑九年一貫教師評價體系。
【關鍵詞】九年一貫制;教師發展;招聘用人一體;研修規劃一體;評價整合貫通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0-0038-03
【作者簡介】錢江,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學校(江蘇蘇州,215021)校長,一級教師。
景城學校是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創立于2013年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九年一貫制模式的建立決定了學校在教師發展上也要走上“整合連貫”之路。其基本內涵是:將小學、初中教師的培養發展進行整體融合、全面貫通,打破小學、初中教師教育之間的界限,中小學教師走到一起,進行教育教學的研討,并融會到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辦學三年多來,學校在教師發展上借助九年一貫制的辦學模式和優勢,進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理念先行,建立一貫制招聘用人機制
1.營造九年一貫制的文化氛圍。
作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景城學校圍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努力探索一條規范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之路。學校以“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發展”為辦學理念,把具有健康人格和民族信仰的現代學生作為培養目標,形成了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思想。為使來自各區域,各年段的教師盡快熟悉九年一貫制辦學理念,學校開展了“五域共進,九年一盤棋”的教師發展研討會,讓教師充分發表意見、統一認識。通過跨學段、跨學科的骨干教師獻課展示、專題講座等形式,教師們深刻體會到教育教學中的“一貫”思想內涵,做到心中有學生、教學有針對。
2.堅持九年一貫制的執行標準。
景城學校在招聘教師之初就設定了九年一貫的招聘指導思想。招聘的教師無論從學歷上,還是從專業素養上都要能適應九年一貫制大循環教學任務,能服從學校1~9年級的統一調配。學校在教師招聘上堅持五個標準:第一,以德為先兼顧業務水平,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應屆畢業生需獲得過獎學金,或有“社會活動積極分子”等先進稱號;在職教師須具有區級以上教育教學業務類榮譽稱號,業務能力強。第二,務實為本,有良好的團隊精神。能以大局為重,從團隊利益出發考慮問題。第三,有高學歷和較扎實的基礎知識。具有與所報專業相對應的教師資格證書、本二以上全日制學歷。第四,認同景城文化。能夠快速融入景城文化,并為之出謀劃策。第五,有較好的發展潛力和特長,明確個人發展規劃,能夠進階式成長。學校把以上用人原則作為招聘基礎,推動教師教育一體化發展。
3.實施九年一貫制的課務調配方式。
景城學校是一所高起點的現代化學校,教師的學歷水平高,本科率為100%,研究生學歷將近50%,教師都具備承擔小學和中學教學的水平和能力。為此,學校對教師實行一體化管理,根據學校課務安排需要,對中小學師資進行統一調配。例如,學校中學部的物理教師同時又是小學部科學課的任課教師。小學部的信息技術教師又是中學部機器人社團的指導教師。這種跨學科,跨年級的課務安排已成為學校的常態。豐富的教師資源,提升了學校的軟實力。
二、一體規劃,搭建一貫制教師研修平臺
1.跨學科研修,教研一體化,為教師發展拓寬路徑。
景城學校作為一所新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充分利用學校的優質名師資源,以跨學段教研活動為平臺,努力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中小學教研一體化是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學改革和發展需要邁出的重要一步,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未來發展的潛在動力。為了提升九年制學校的辦學品質和教師的專業素養,景城學校在開辦之初,就對中小學教研一體化進行了一年、三年、五年發展規劃,通過三年的實踐和研究,學校已組建多門學科教研一體化的研究中心:(1)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在五、六、七、八年級開設心理課,并自主開發了各個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教學過程中,中小學心理教師進行集體備課、集體教研,針對四個年級學生的年齡和生理特征進行共性和差異性的研究,并做好小升初銜接教育和引導工作。通過心理教研一體化的教學實踐,學生的適應性更強,學習目的性更明確。學校已成為江蘇省蘇州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基地。(2)學校以礦石課程為中心開展了中小學多學科課程研究,包括初中化學、數學、地理、生物學科和小學的語文、科學,并每學期開展二至三次學科聯動教研,以學科課例研究為突破口,提高了課程的實用性和影響力。2015年以礦石課程為基礎的礦石社團獲得蘇州市十佳社團。(3)擊劍和足球是學校特色課程。課程在二至八年級開設,七個年級課程實行長效機制,推進一體化建設。在統一課程和教研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年齡和運動技能要求,實施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發展。(4)語文、數學、英語中小學教研組實行對接。通過相互聽課、評課等多種聯動教研形式,做好中小學課程銜接,完善九年制的課程體系。隨著教研一體化的全面推進,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給教師的專業成長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空間。這樣一支活力型的教師隊伍,全面提高了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2.跨學段研修,課題統領化,為教師發展整合加油。
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研究關注九年一貫制學校特點,精心設計了“九年一貫制學校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目標與模式研究”的主課題,引領學校教育教學發展。充分發揮教科研在課程改革中的先導作用,加快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2015年,學校加入了蘇州市第二輪“教是為了不教”的教改實驗學校行列,在中小學部逐步推進教學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各個教研組、子課題組在“善導優學”的教學總策略和“本真自慧”思想的指導下,定期教研,一起開展課型、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法、校本課程等方面研究,并通過“以課代研”的形式立足課堂,相互聽課、交叉代課、互相命題,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加快教師多元化、縱深化的培養進程。
例如:中小學數學組立足教師隊伍的實際情況,以課堂教學研究為抓手,提出了“三導三學”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數學組打通中小學學科教研,6~7年級開展交叉聽課、交叉命題活動,提高了教師學科素養及專業技能。中小學英語組聯合教研,共同進行英語誦讀教學的課題研究,開展了基于“自然拼讀”和“快樂繪本”的閱讀教學實踐,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交叉教研,交叉組織節日活動,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3.跨學校研修,校際同盟化,為教師發展均衡助力。
依托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九年一貫制學校的群體發展優勢,景城學校和周邊兩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結成校際聯盟成長共同體。借助共同體的校際發展平臺,三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定期舉辦師訓活動。“星景蓮”三校自結成“共同體”以來,已經舉行了多項大型的朋輩活動,如社團展示、青年教師風采展等。這些活動給三校師生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在交流、互動中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真正達到了合作共贏的目的。
在九年一貫制“共同體”的引領下,“星景蓮”三校圍繞“如何提升教師專業化”,進行校際之間的深層次研討,精心備課,立足課堂觀察,全面提升效率;借助網絡平臺,促進教師研修,助推專業成長。
“星景蓮”學校發展共同體自成立至今,始終秉承五個“一體化”管理理念:管理團隊一體化、文化建設一體化、教師發展一體化、日常研修一體化、學術引領一體化。在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星景蓮”學校發展共同體呈現出了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發展的跨年段同頻共振和優質均衡的特點。
三、多元整合,構筑一貫制教師評價體系
1.教師評價制度整合融通。
景城學校在教師發展評價上也努力體現其“整合融通”的特點。學校教導處、德育處、教科室等部門不斷健全教師考評“整合連貫”的規章制度,引入競爭機制,構架平臺,促成原先的小學與初中教師在學校內部交流互動。
這種交流互動構成學校內部中小學教師的大循環教育,從而使教師獲得全程教育的機會,彌補師范教育師資培養上的缺憾,可以培養適應九年一貫制教育教學的“整合連貫”型教師。
例如,景城學校對于班主任隊伍的師資考評體系是九年一貫的。在班主任專業發展考評中:(1)學校重視評價的導向功能,通過評價能夠引導班主任樹立正確的九年一貫整體育人思想。(2)重視評價的調控功能,對于不同年段的班主任考核既有目標和理念的融通,同時又能兼顧不同年段育人的具體要求。對于新進教師,學校進行各年段的班主任掛職鍛煉,以老帶新,由各年段班主任師父對新教師進行評價和指導。這樣,新教師就能快速適應,具備各年段學生的管理能力。(3)重視評價的激勵功能,適度競爭,適時評價,調動班主任主觀能動性。各班級的正班主任,在接手班級前都有在中小學兩部擔任副班主任的經歷。這樣有利于班主任從不同年級層面了解學生身心健康、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變化,有利于促進九年一貫班主任師資隊伍模式的培養。
2.教師評價形式多元一體。
構建和諧教育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九年一貫制學校要做到真正貫通,就要使教師隊伍實現自身的和諧融通。學校所要建立的教師評價,其價值取向應在構建和諧校園的總體目標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師生創造活力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使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有效協調、最大限度促進教師全面發展的評價。
景城學校教師的評價不僅需要達到教育結構的優化,更需要達到教師個體素質的提高和縱深發展。基于這樣的評價理念,景城學校在教師評價的形式上也靈活多樣,體現出了多元一體的特點。學校推出教師評價網絡平臺,在這個網絡平臺上有學科同組教師的評價、有跨年段中、小學兩部學生的評價、有家長的評價和教師自身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注意了點面的結合融通,使得教師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發展的潛能、優勢和不足之處,更明確了教師今后自身發展的方向。
此外,為體現九年一貫融通的特點,在教師評價激勵方面,施行按教齡段進行的教育教學展示、考評活動。比如,教齡三年以內的青年教師,無論是中學部還是小學部,都會整合在一起,定期舉行板書設計、爬坡課展評、現場說課等青年教師學術團體研修活動。中小學兩部青年教師,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交流、碰撞,有力地推動中小學兩部青年教師的快速發展。景城學校還根據不同教齡,實行各年段打通,統一評價要求,推出“景城教學新苗”“景城教壇新秀”“景城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的評比,讓教師們全員精進,階梯發展。<\\Ysc01\d\江蘇教育\2017年\2017管理\01\KT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