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萬芳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現資產總值超過千億元,連續4年進入世界500強,連續12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連續9年進入中國汽車行業十強。旗下擁有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倫敦出租車等品牌,在浙江臺州、寧波和湖南湘潭、山東濟南、四川成都等地建有汽車整車和動力總成制造基地。截至2016年中,吉利汽車累計社會保有量超過450萬輛。
吉利的發展得益于吉利文化建設。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先生十分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在創業之初就確定了“以人為本,以文化帶動企業發展”的管理理念。
推行旗幟鮮明的企業文化戰略
經過多年的企業實踐,我們明晰了企業愿景、使命,逐步總結、提煉出企業文化建設方向和核心價值理念,并在全集團大力推行。
一個企業的誕生、生存與發展,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生存的血液,沒有效益的企業就會破產,而企業愿景、宗旨、使命及核心價值追求是企業發展的文化原動力,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在全球市場不斷取得成功。
吉利愿景:讓世界充滿吉利
吉利使命: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
吉利核心價值理念:快樂人生,吉利相伴
吉利汽車品牌承諾:造每個人的精品車
吉利企業文化建設方向:人性化對標管理,制度化高效執行
培育吉利獨有的“元動力”特色文化
吉利控股集團的領路人李書福董事長深知企業成功的關鍵,就是人才與創新。他認為,只有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使全體員工自主自愿地參與到企業管理中來,企業才能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正是從幫助員工不斷地成功并使他們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的主導思想出發,李書福提出了“元動力”文化理念。
“元動力”的“元”是指企業的元氣,是企業生命體的力量源泉與核心要素。吉利人認為,企業與人一樣,生命力是否旺盛要看其元氣是否旺盛。元氣不足的人,生命力不會旺盛;元氣十足的人,則一定有旺盛生命力。企業的生命力是否旺盛,主要由企業的員工來決定。沒有員工的努力,就沒有企業的凝聚力,也不可能形成企業的戰斗力。因此,員工是企業真正的主人,是形成企業戰斗力的核心力量。
全體員工的心,構成了企業的元氣。傷害了員工的心,就傷害了企業的元氣。“元動力”文化的建設,就是要理順員工的氣,凝聚員工的心,發揮員工的主動性、創造性,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把員工的所思所想化為企業的發展動力、化為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元動力”文化如何在吉利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真正成為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動力呢?為此,吉利啟動了“元動力”工程。具體做法是:
明確提出“元動力”的管理思想為:“領導為員工服務、部門為一線服務,員工考核領導、一線考核部門”。傳統的管理思想是領導發號施令,員工被動執行,而吉利人認為,你之所以是領導者,只是因為你擁有更多的資源。為此,你就有義務提供這些資源給你的下屬,為員工服務。
圍繞“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的人力資源文化之道,開展“元動力”特色文化活動,引導員工將個人的價值觀和組織的價值觀相統一,將個人的奮斗目標融入于企業整體目標。
如:圍繞“尊重人”,在生產一線實施GPS(吉利精益生產方式),推行“我的質量我做主”的自主質量保證體系;持續推進員工提案,創造了《問題解決票》的現場問題解決方法,即員工提出的問題,領導者必須在規定的時間給予答復,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予以解決,一線員工提出的問題要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此外,還建立了員工民主評議機制,對領導干部的管理方式、工作態度、能力等進行評議,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
如:圍繞“成就人”,確立“有多大本事,給多大平臺”,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的用人原則,打造以任職資格為基礎的員工職業發展通道,構建了管理通道、專業通道和技能通道,并相互打通,以此保障員工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
如:圍繞“幸福人”,實施“員工關愛計劃”與“吉利紅色引擎”工程,串聯健全員工生命周期關愛路線,打造“快樂工作、開心生活、健康成長”理念。
把“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作為“元動力”文化的重要工作。要讓員工想企業發展大計,就要“領導想員工生活瑣事”。吉利把關心員工生活當著大事來抓。在生活區建造了商品房,以遠低于市場的價格賣給員工;與當地最好的幼兒園合作,在生活區開辦幼兒園;創辦老年活動室,給員工家里的老人提供休閑娛樂場所;開設“心靈綠島”,為員工進行心理干預和引導;還推出親情日、節日慰問等暖人心活動。為了把關心員工落到實處,集團建立了員工滿意度考核制度,各子公司每年必須針對上一年度員工滿意度考核中的弱項,提出下一年度“為員工辦十件實事”計劃。
“元動力”工程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就是“企業思員工生活瑣事,員工想企業發展大計”。
探索培育全球型企業文化
吉利通過三次海外并購,實現了整合全球資源為我所用的戰略目標,一步一個腳印,使吉利最終堅定不移地朝向全球性汽車公司邁進。
吉利成功融合沃爾沃,靠的是什么?我的體會是:靠溝通互信,靠合規合法,靠和而不同的中華文化底蘊;靠與工會組織建立良好溝通,坦誠相見,同舟共濟;靠尊重歐洲成熟的商業文明,嚴格目標管理,有效放權,讓管理層充分發揮“主人翁作用”;鼓勵思想碰撞,強調人文關懷,用“和而不同”包容各種建設性意見,確保企業沿著設定的戰略軌道可持續發展。
關于文化融合,我們也做了大量的研究。2012年2月17日,吉利集團在海南三亞學院建立“全球型企業文化研究中心”,與全球各有關機構攜手合作,共同探討全球整合型企業的發展課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是該研究中心的宗旨和核心價值。
全球型企業文化以合規文化為基礎。全球公司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堅守責任底線,強化全面責任,而合規經營又是最基本的責任。李書福認為,合規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全球經濟相互依存、依法競爭的關鍵,也是人類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的游戲規則。吉利集團合規文化建設和培育是分步驟、分階段實施的。首先通過全面的合規風險識別,發現合規風險;其次建立覆蓋全公司的合規制度;再次形成合規管控的運行機制。最后,通過不斷地堅持和改善形成合規文化。
全球型企業文化以包容性文化為前提。首先要做到全球化與本土化相結合,在業務層開展合作,并在日益不斷的合作中增加雙方信任。同時,吉利逐步提升自身的實力來增強影響力。其次要在差異中尋求文化的認同,要正視各國文化的差異,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所具有的特點,用良好的心態去開展多元文化的融合工作。最后要以溝通互信促進文化融合,雙方要坦誠溝通,尊重互信,始終以開放包容的心態來接納不同的文化,把員工凝聚在企業統一的價值觀念下,謀求共同發展。
全球型企業文化以進取型價值觀為核心。要始終堅持“快樂人生,吉利相伴”的核心價值理念,要始終堅持不斷開拓積極進取的創新創業精神——吉利“六面大旗”精神。同時,要在保持積極進取的同時注意風險防范。
總而言之,在吉利,我們要通過“元動力”文化的深入推進,全球型企業文化的建設,讓全體吉利人成為不是為了謀生、賺錢的企業雇員,而是有著一定人生目標的、愿為用戶快樂、行業發展自覺作出貢獻的奮斗者。為了一個美麗的追求,全體吉利人將心連心,手拉手,闖全球,實現“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讓全世界的汽車跑遍全中國”的吉利夢。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