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技術部
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指出:“要發揮國有企業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各類要素活力。”李克強總理指出:“國有企業要依托‘互聯網+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創新技術、產品與服務?!敝袊苿臃e極響應國家號召,開展具有行業和企業特色的“雙創”工作,利用中國移動的技術、資源優勢,搭建好企業“雙創”平臺,為社會中小企業及大眾創業創新服務,促進整個行業和社會共同形成創新生態。
分層推進“雙創”
2016年,中國移動提出了具有企業特色的“雙創”體系,包括對外協同式創新、內部組織型創新和全員型孵化創新三個層次。
對外協同式創新——中國移動秉持“大足以容眾,德足以懷遠”的理念,采取多種方式踐行面向社會、協同開放的“雙創”模式。中國移動攜手共青團中央聯合啟動“百萬青年創業就業計劃”,打造一站式創業平臺,開放中國移動特色資源與能力。此外,中國移動還面向全社會搭建包括通信大網能力、客戶服務能力、互聯網能力和物聯網能力的開放平臺,為車聯網、智能制造、大數據等新興產業生態提供創業創新服務。
內部組織型創新——中國移動搭建了由四家專業研發機構、10多家專業公司和31個省公司的“一體三環”研發體系,形成了戰略、市場雙驅動的創新研發體系,提出了“共享分層式”產品開發模式,實現了研究與開發的分離、共性核心能力在研發機構的沉淀,促進了應用型成果在專業公司的二次迭代優化,加強了創新成果在不同省間的共享協同和推廣應用。
全員型孵化創新——中國移動設立10億元專項資金,大力建設“全員型創新”體系,打造線上線下立體平臺支撐“雙創”,構建特色的“和創空間”,建立具有四眾——“眾創、眾包、眾籌、眾評”特色的全員孵化式創新機制,實現“產品服務微創化、創新創業常態化”,成為國家推動“雙創”工作的主力軍。
實施特色“雙創”
協同式創新共逐創業創富夢
打造創業計劃,幫助青年筑夢、逐夢、圓夢。從2010年起,中國移動攜手共青團中央聯合啟動“百萬青年創業就業計劃”,目前該計劃已開展到第四屆。這個活動,線上以“和你圓夢”為統一品牌,搭建創業創新統一綜合門戶,為青年群體提供“活動、賽事、實踐、就業、合作、推廣、孵化基地”等七大專區服務。線下,在百余所高校、企業、產業園打造創業孵化基地,致力于開展培訓認證、賽事活動、項目實踐、精品運營、風投撮合等一站式服務的就業創業幫扶平臺。目前,這項計劃已成功覆蓋全國2 000多所院校,建立起104個實體孵化基地,吸引了173萬名青年開發者參與,征集作品達109萬件,為其提供了1 636萬元的資金扶持。
開放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向更大、更高、更強邁進。中國移動始終致力于面向社會,聯合產業開放優質通信資源與能力,助力行業合作伙伴和社會大眾創業創新。
通信大網能力開放平臺:累計開放的通信大網能力包括基礎通信、智能管道、大數據等,能力累計調用20億+,平臺收入達8 000萬元,打造重要合作伙伴近150家。
客戶服務能力開放平臺:中國移動對外合作伙伴已有14家,通過接入的京東商城、蘋果旗艦店、蘇寧易購、阿里通信、一號店、支付寶和中國移動天貓旗艦店等商戶,共計調用API接口12.38億次,產生銷售類訂單7 734萬余條,處理客戶服務類(客訴)訂單249筆,充值支付類成功訂單19.17億筆,金額達1 020.27億元。
互聯網能力開放平臺:中國移動提供以統一認證、互聯網計費、大數據、廣告和推送為主的能力,成為互聯網優質平臺服務的提供者,累計能力調用次數45億,應用數超8萬,開發者超1萬。
物聯網能力開放平臺:中國移動提供設備連接、協議適配、數據存儲與安全等能力,為智能硬件創客和企業提供硬件社區服務,為行業客戶提供PaaS服務及定制開發服務。截至目前,企業用戶2 600+,開發者3萬+,孵化應用8 000余戶,API月調用次數4億+,接入設備連接數2016年9月增長20倍,成為業界領先物聯網開放平臺之一。
組織型創新布局能力再提升
造內環、中環、外環,完善研發布局。中國移動構建了包括四家專業研發機構、10多家專業公司和31個省公司的“一體三環”研發體系,并逐年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科技投入平均增長率達36%,專職研發人員近5 000名。內環由中央研究院、蘇杭研發中心、設計院等研發機構組成,以構建技術核心能力為目標;中環由終端、政企、互聯網、物聯網、咪咕等專業公司組成,以將核心能力轉化為核心產品為目標,構建市場競爭力;外環由31個省公司構成,將核心能力和產品落地轉化,以服務一線市場需求為目標。通過一體三環協同創新,全力推動關鍵領域技術發展,全速構建核心技術能力,全面建設新型研發生產關系。
用決心、恒心、重心,構建核心能力。面向移動互聯網發展需求,以支撐公司戰略、促進網絡發展、助力市場拓展為目標,中國移動推動研發從重研究、輕開發向重研究、強開發轉型,促進傳統建設、維護模式向開發、運營模式轉變。中國移動還努力加強核心能力頂層設計,打造戰略支撐、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創新應用、產業構建等五大研發核心能力。公司在創新研發管理機制上,強化研發統籌管理,加強一體三環協同機制,實施自主研發核心能力清單,打通自主研發在立項、預算、采購、轉資、實施的端到端流程,推動自主核心產品進入生產運營。面向不同的主體,公司還制訂一系列激勵政策,雙向鼓勵研發機構和運營單位,加強研發成果內部流動和轉化,到2020年實現公司新增收入中自主研發成果相關的貢獻率不低于50%。
全員型孵化創新別出心裁見成效
流程、機制、平臺,“孵化”別出心裁。中國移動全員型孵化創新依托中國移動研發云和眾創空間,構建線上線下良性協同的“雙創”平臺,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國移動“孵化式創業創新機制”,以此激發內部創新活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特色之一:激發能量,人才優化。公司利用眾包、眾籌和眾評等方式促進全員參與。在創新創業工作各階段,探索和嘗試眾評方式,鼓勵員工參與項目評價。在項目孵化流程中引入眾籌機制,使員工能夠參與項目內部應用和創業投資帶來的經濟收益。在成果應用過程中,鼓勵員工參與眾包,積極提供成果應用效果反饋。發掘自主開發的人才團隊,促進人才結構主動式調整。通過創新創業孵化工作,挖掘了一批自主開發創新人才,并針對他們研究并制訂了人才流動和人才晉升的綠色通道。通過創新人才的涌現,實現了公司人員結構的主動調整,促進了公司戰略轉型,推動并形成全員創新能力內化、自主開發能力常態化。
特色之二:多元入口,高效轉化。打造應用導向的多元創新入口——在創業創新孵化項目征集階段,提供自由創意申報和命題式打榜兩類入口;自由創意申報鼓勵員工在與公司發展方向相符合的領域發揮具有針對性的創新開拓;命題式打榜以眾包模式解決公司實際生產運營中的應用問題。設置高效的成果應用轉化渠道——在創業創新孵化項目成果轉換階段,提供創業投資和內部轉化兩種成果轉換方式;成果的創業投資采用市場化機制,通過創業投資基金固化和放大公司與團隊的業務合作關系,為公司新興業務發展提供加速服務;成果的內部轉化為團隊提供多種選擇,成果在應用單位持續迭代優化,為公司發現、培育和輸送新的業務增長點。
特色之三:特色空間,立體平臺。構建特色“和創空間”,提供線下孵化。在杭州研發中心設立“和創空間”,為創業創新團隊提供孵化入駐、創業指導、資源申請等差異化、多元化、市場化服務與指導。全面升級“研發云”支撐雙創在線服務,為創業創新團隊提供創新知識、創意孵化、技術共享、研發協作的統一入口,提供成果共享、展示、試用渠道;提供計算、存儲、大數據處理工具等研發資源;提供中國移動特色的語音、消息、流量、認證等核心能力。
特色之四:開放資源,協同生態。開放共享的資源平臺,建立開放合作的商業模式。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和服務平臺,以平臺開放、能力內嵌和深度合作為主的合作方式,建立開放對象差異化分級體系,根據技術特征向社會創業創新合作方開放不同能力。加強與外部創業創新資源合作,構建依托中國移動核心資源的產業生態。探索服務于產業和區域發展的新模式,利用互聯網手段,逐步與外部創業創新資源就中國移動核心資源能力進行廣泛合作,促進中國移動和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共同發展。
鳴笛、啟航、揚帆,“雙創”漸入佳境。中國移動每年面向全體員工開展特定主題的自主創新大賽活動。2015年6月啟動第一屆自主開發大賽,共有1 000余團隊報名,全公司逾5 000人參與,經過近半年遴選,最終12個作品獲得決賽獎項,其中的優秀項目直接推薦進入中國移動“和創空間”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器。
2016年6月3日,中國移動“雙創”行動在杭州啟動,并發布了《中國移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計劃(2016—2020年)》,正式啟動了中國移動“雙創”孵化創新工作?!笆濉逼陂g,中國移動將總投資10億元,計劃5年入孵600個項目,初期以內部孵化為主,未來面向社會創業創新人員與中小微企業全面開放。預計到2020年,通過中國移動“雙創”平臺將聚合千萬內外部開發者,撬動百億社會資金,帶動數百萬人的社會就業。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