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潔蓮+任梅
現任中鐵五局貴州公司遵義武漢路項目經理的居家傲,曾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先后參建了無錫金城橋、洛湛鐵路、田德鐵路、南寧鐵路、惠興高速公路、貴陽樞紐西南環線等多項工程建設。2007年,他被中國中鐵評為優秀團員;2012年被中國中鐵被評為優秀青年項目總工。
扎根基層 苦練本領
2003年,居家傲大學畢業后踏入工作崗位,那時的他對一切都充滿熱情和好奇。他每天帶著思考上工地,思索著如何把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更好地與施工現場相結合,實現在干中學、在學中思、在干中會的目的。勤奮加探索,一年見習時間他就具備了獨擋一面的能力。他的出色表現得到了大家認可,見習期滿后他就被提拔為技術主管。經過幾年基層工作的磨練,他從一個稚氣未脫的見習生成長為一名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項目總工程師,并以積極肯干和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得到了各級領導、業主、設計、監理等單位的一致好評。
攻堅克難 屢創佳績
他時常保持發現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果斷,勇于攻克技術難題,為項目部渡過難關、排除險情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擔任洛湛鐵路二項目部三隊技術主管期間,他發現風廟埇隧道施工圖紙中鋼材數量少了180噸,及時提出圖紙審核,此舉消除了一次重大隱患。在一次淺埋隧道仰拱施工中,由于地質存在順層,加上地表左側存在洗礦后的尾壩礦,而開挖仰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隧道臨空面,導致邊墻初期支護急劇變形失穩,他及時發現圍巖狀況,果斷撤離全部施工人員,未造成人員傷亡。在洛湛線重難點工程北崗隧道施工中,他積極與監理、設計單位聯系,探討隧道如何穿越斷層帶的問題,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及時調整預留變形量、支護參數和開挖方法,做到巖變我變,為北崗隧道安全優質地順利貫通提供了技術保障。在下村特大橋、榃汶1#大橋和海杰特大橋樁基施工中,為克服巖溶地質,他采用通常鋼護筒護壁、黃泥+片石回填造漿的施工方法,順利完成樁基施工,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在擔任田德鐵路二項目部副總兼工程部長期間,他編制右江特大橋120米主跨連續梁施工方案、水中墩施工方案,管段內的右江特大橋被評為優質工程,田東車站既有線施工未發生安全質量事故;他主持完成的百安隧道和定造隧道巖溶施工,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在洛湛線任技術主管期間,管段內的DK460+658涵洞獲柳州局優質樣板工程,下村特大橋、榃汶1#大橋和海杰特大橋被評為優質工程,多次受到建設指揮部、設計和監理單位領導好評;在惠興高速公路第十六合同段擔任總工期間,所施工的項目榮獲貴州省平安工地·施工標準化創建“示范標段”,并2011年惠興高速全線綜合考評中榮獲第一名和貴州省高速公路開發總公司“平安工地”稱號,老熊灣隧道獲中國中鐵股份公司“安全標準工地”稱號。
重擔壓身 砥礪前行
2016年5月,他擔任遵義武漢路項目經理,面對新的崗位、進入新的市場、接受新的挑戰,他毅然挑起了重擔。指揮部內有四個建設項目,施工工點多,分散在五個鄉鎮,管理區域和業務領域跨度大,難以管理;再加上地方關系復雜,項目無業主單位,由政府職能部門監管,現場問題無管理機構解決,資金找不到管理機構要,生產資金未落實。面對這一系列的復雜情況,他妥善處理好每一個問題。他先在勞務隊伍進場前明確墊資要求,進場后深入到每一個勞務隊伍了解基本情況,每月分析各班組的經濟活動情況,如有偏差及時處理。項目一進場,他就組織項目全體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培訓學習,嚴格要求每一個職工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和思想觀念。他把“創新拼搏、善于謀事”理念貫徹到項目管理過程中,既“抓大放小”,又不“放任自流”,注重施工組織和協調,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水到渠成。
居家傲的勇于擔當和率先垂范,成為中鐵五局貴州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為青年員工樹立了榜樣。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