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平
2016年10月,黨中央召開了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這是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中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內容非常豐富,對基層情況明了,切中時弊,可操作性強,對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針對性。做好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重在落實會議精神和總書記講話要求,重在檢查監督落實。
要充分認識國有企業的作用和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講: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關系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鞏固,關系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能力,關系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從物質基礎看,新中國成立以來,國有企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2015年,我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有110家,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國有企業有83家。國有企業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移動通信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掌握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國有企業還承擔了大量社會責任,許多投資大、收益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許多周期長、風險大的基礎性研發,許多國防科技工業的重大項目,許多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抗擊救援,許多脫貧攻堅、改善民生的項目實施,都是國有企業扛起來的。我國國有企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功勛卓著!功不可沒!從政治上看,我們黨要有關鍵時刻聽指揮、拉得出,危急關頭沖得上、打得贏的基本隊伍,國有企業及其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是靠得住的。國有企業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是我們黨執政最堅實最可靠的階級基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把國有企業建設好,把工人階級作用發揮好,對鞏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國有企業不僅要,而且一定要辦好,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要充分認識國有企業黨組織地位、作用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國有企業是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所當然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大規模抽調黨員、干部支援工業建設,企業黨組織帶領廣大黨員和職工群眾戰天斗地、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國有企業進行艱辛改革,企業黨組織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傾力支持改革、積極投身改革,為國有企業跨越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要治廠、先治黨”,就是當時的一條重要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企業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凝聚共識、匯集力量,在啃硬骨頭、涉險灘的奮斗中為企業注入創業動力、創新活力、創造實力。國有企業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歷史。沒有黨的堅強領導,沒有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長期努力,沒有國有企業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不懈奮斗,就沒有國有企業的今天。事實證明,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也是國外企業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就是要通過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來把準企業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通過發揮黨管干部、黨管人才來建強企業領導班子和職工隊伍,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來凝聚職工群眾、推動各項任務落實,通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來正風肅紀、防范風險。所以,國有企業不僅要黨的建設,而且一定要把黨的建設搞好。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必須牢牢掌握在黨的手中。我們要通過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
堅持黨管干部工作
建設高素質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說: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肩負著經營管理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責任。把這支隊伍建好、用好、管好,對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對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至關重要。我國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不是西方國家的企業家,也不是我國民營企業的企業家,大家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經營的是國有資產。雖然大家在國有企業工作,但都是黨的干部,黨對大家在政治上的要求是一樣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做到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總書記充分肯定了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地位和作用,國有企業干部都是黨的干部,澄清了長期以來上上下下許多人的錯誤認識。一段時期以來,社會上和企業有一些領導人員在宣傳企業領導干部不是黨的干部,不要和公務員相提并論,公務員才是黨的干部,企業干部就是管理人員,沒有什么級別,導致企業許多干部政治上非常失落,心理上扭曲,自動放低黨的干部標準要求,不履行黨的干部責任、義務,有的利用手中的權力千方百計謀取私利,最終走向腐敗深淵。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增強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黨的號召堅決響應,黨要求的堅決落實,黨提倡的堅決擁護,黨反對的堅決杜絕,把愛黨、憂黨、興黨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各項工作中去。對黨忠誠,是黨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第一要求。如果這一條不過關,其他都不過關。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要堅定信念、任事擔當,聽黨話、跟黨走,能夠經受各種風險和挑戰考驗。
要完善企業領導體制和考核機制
確保黨建工作落地生根
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歸結到一點,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在組織架構上,要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全面推行黨委(黨組)書記、董事長由一人擔任。“進入”就要盡責,“任職”就要履職,“一肩挑”就應該具備兩個職務所要求的條件和能力,不能降格以求。然而,前些年有的人不具備兩個職務所要求的條件和能力,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以后,不做和不會做黨的工作,導致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有的人連一天黨支部書記都沒有做過,竟然擔任很高層級的黨委書記,根本不具備做黨的工作的條件和能力;有的人在介紹職務、發表署名文章、印制名片時不提黨的職務,似乎黨的職務給他丟臉似的;有的人至今也不具備擔任兩個職務的要求,必須調整。有的單位正如總書記了解的那樣,一改革就撤并黨務工作機構、一精簡就分流黨務工作人員;有的把黨務工作崗位當成“退休中轉站”“干部安置所”,黨務部門力量嚴重不足,黨務部門被劃為三類部門,黨務干部待遇是最低的,只有其他同級管理部門干部收入的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嚴重影響黨的工作開展,導致黨的工作無人愿意做,黨的地位下降,應該抓緊徹底糾正,配齊配強黨務工作人員,要像補繳黨費那樣清理補發黨務干部應得收入。在企業決策程序上,明確黨組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必須經黨組織研究討論后,再由董事會或經理層作出決定。國有企業黨委(黨組)是公司治理結構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企業其他治理主體要自覺維護這個核心。這是黨中央對企業的一項制度安排,不能把“參與決策”變成“陪襯決策”,不能以書記個人參與決策代替黨組織集體研究討論。企業黨委(黨組)也要尊重其他治理主體,既維護董事會對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權,又保證黨組織的意圖在重大問題決策中得到體現。黨組書記(兼董事長)主持黨組會研究“三重一大”事項,要充分民主、有效集中,防錯糾錯;主持董事會時,要通過領導黨員落實組織意圖。
要加強黨建工作檢查考核問責
黨和人民把國有資產交給企業領導人員經營管理,是莫大的信任。信任是最大的關懷,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關心不能忘了嚴管。要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黨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引導他們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強黨性修養,從思想深處擰緊螺絲。要突出監督重點,強化對關鍵崗位、重要人員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管理,堅決改變內部無人監督、外部監督不到位的問題。要在國有企業上下各個層面構建嚴密黨建網絡,分別承擔同各自定位相適應的主體責任。做到哪里有職工哪里就有黨員,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黨的組織作用充分發揮。嚴肅組織生活,要在增強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上下功夫,解決隨意化、平淡化、娛樂化、庸俗化問題。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的傳家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黨組織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引導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在事關政治方向和重大原則性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產經營管理、人力資源開發、企業精神培育、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憂,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壓。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是各級黨委的重要政治責任。各級黨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全面從嚴治黨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須臾不可忘記管黨治黨這個最根本的政治責任、應盡之責、分內之事,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論在什么崗位上,都要積極主動做黨建工作,不能認為自己是搞業務的就對黨建工作不上心。黨委(黨組)書記要不忘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專職副書記要專心專責、撲下身子抓,不能只掛名不盡責。紀委書記(紀檢組長)要一心一意干紀檢的事情,認真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責任。企業其他黨員領導干部要“一崗雙責”,積極推動黨建工作落實,形成抓黨的建設的合力。要定期開展政治巡視檢查,把黨的建設考核同企業領導班子綜合考評、經營業績考核銜接起來,同企業領導人員任免、薪酬、獎懲掛起鉤來,對不認真履職、工作失職的要嚴肅問責,促進黨建工作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