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
企業的安全發展事關職工生命財產的安全,事關企業的和諧、穩定。企業工會在安全發展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工會組織是廣大職工群眾利益的堅強維護者,是代表職工利益、聯系企業與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對企業的安全發展、保護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負有重要責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要求在安全發展中要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依法維護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因此,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安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能,規范職工的安全行為是企業工會參與安全管理永遠的主題。
工會組織應在依法維護職工安全生產權方面發揮作用
工會組織在安全發展中的作用,最核心的是依法維護職工“安全生產權”。工會組織的“四大職能”之一就是維護職能,也是工會組織賴以生存的基石。因此,工會組織在維護職工安全生產權時,應拿起法律武器,敢于同違章違法行為作斗爭,切實保障職工權利。
一是要明確工會組織在安全生產中的定位。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工會在參與安全管理和監督時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權利。即:工會對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侵犯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要求糾正;發現生產經營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或者發現事故隱患時,有權提出解決建議,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研究答復;發現危及從業人員生命安全的情況時,有權建議組織人員撤離危險場所,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立即做出處理;工會有權依法參加事故調查,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并要求追求有關人員責任。作為工會組織應緊緊圍繞以上法律賦予的四項權利,履行職權,為保障職工安全,確保企業安全發展盡到自己的應盡責任。
二是要落實好職工在安全生產中的權利。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職工在安全生產中主要有五項權利。即: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社會保險的權利;有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的權利;有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的權利;在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有權停止作業或采取可能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受到事故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有權依照民事法律獲得賠償。要落實和維護好這些權利,工會組織必須從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權”,提高職工依法維權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監督,及早發現各種違規、違章行為,妥善處理解決;設立班組勞動保護監督檢察員,建立企業內部群眾監督反應工作機制,公開監督電話、信箱等三個方面下功夫。
工會組織應在提高職工
安全素質方面發揮作用
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職工在安全生產中在享有安全生產權利的同時,也必須履行遵章守規、服從管理、接受培訓、提高安全技能,及時發現、處理和報告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等法定義務及其法律責任。只有切實提高職工自身安全素質,引導職工履行法定義務,才能及時有效地避免和消除事故隱患,掌握安全生產的主動權。因此,作為“職工之家”的工會組織應利用自身優勢,積極發揮“大學校”作用,把職工教育引導好,在提高職工安全素質上發揮作用。
一是要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強化職工的安全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的安全生產意識,是工會組織在安全發展中應該履行的重要責任。工會是企業內的群眾組織,有健全和直接便利的組織體系,有著組織開展群眾性活動的優良傳統,因而在職工宣傳教育、培養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工會組織可以充分利用班組學習、班組安全培訓等多種形式,在職工中開展安全保護體系的宣傳貫徹,傳播安全知識,弘揚安全文化,提高全體職工的自我保護的意識與水平,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預防和減少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工會組織應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種宣傳工具和有效手段,經常性地向廣大職工進行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等法律法規和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勞動保護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知識和先進經驗的宣傳,充分利用各種手段適時舉辦安全知識競賽、征文和演講等活動,把安全法制、安全知識和安全文化等內容融入到工會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不斷提高廣大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遵章守紀的自覺性,進而提高企業的安全發展水平。
二是要做好安全行為的習慣性督導。督導職工在工作中養成一個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對于保障安全生產是至關重要。可以說企業以往發生的很多事故大都是職工習慣性違章行為造成的,對大多數違章操作的職工而言,他們不是不知道所從事工作的危險性,而是習慣違章成了自然,工作中存在僥幸心理,為了圖省事,忽略了安全規章和操作規程,最終釀成了事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慘后果。工會組織要搞好督導必須制定施工現場不同層次人員的安全職責,將安全的控制力分解到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監督人員這三個層面上,把安全責任細化量化,明確各個層面在安全管理這個閉合的鏈式結構上應該發揮的作用和承擔的責任,形成一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約束行為、相互負責、環環相扣、首尾相接的閉環的安全責任圈。要建立一支活躍在班組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隊伍。在各個生產班組設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是工會抓安全工作的“特派員”“監督哨”,十分必要。工會組織要把那些在工作中安全意識強、技能穩定、有責任心的職工組織到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隊伍中來,并通過集中培訓,不斷強化他們的安全素質,發揮他們的監督和保護作用,及時修正日常操作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帶動更多的職工來遵守安全法規,執行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提高安全素質,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圍。
三是要組織開展各種安全生產競賽活動。通過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生產競賽活動,營造企業安全生產氛圍,推進和實現企業安全發展。要組織職工積極參加企業的安全生產勞動競賽活動,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圍繞企業生產工作的安全競賽,如:“安全月”“安康杯”等活動,讓職工在勞動競賽中受到安全教育,不斷提高安全意識;要結合本單位不同時期的生產特點,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活動,對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要予以采納和推廣,對提出建議的個人或集體應給予獎勵;要利用職工大會、宣傳櫥窗等手段對在安全競賽活動中的優秀職工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照光榮像、上光榮榜,使先進者本人受到鼓舞,更多的職工受到激勵,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工會組織應在積極參與安全生產
監督和管理方面發揮作用
工會組織要本著對企業和職工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群防群治、依法監督”原則,積極參與企業安全生產監督和管理,協助企業行政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一是要建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作制度,強化監督,做到從嚴管理,保證各項制度得到貫徹落實。工會組織要及時調整完善廠(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組織,建立健全各級組織相應的工作制度,明確應履行的職能、包括日常的監督檢查內容和具體工作要求。上一級工會對下級單位在安全制度的貫徹落實、各項安全工作開展情況要進行經常性地檢查、指導與督促,聽取下級單位安全工作匯報或意見和建議。同時要建立工會安全工作綜合評價體系,把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實績納入工會干部年度履職業績考核范疇。
二是充分發揮職代會的民主管理、民主決策作用,建立企業安全生產情況向職代會或職工大會報告制度。工會組織要積極主動地參與企業安全生產勞動保護重大決策、重要規章制度的制定或修改,并提交職代會或職工大會討論、審議通過,把民主決策延伸到群眾性的安全生產活動之中。同時要發揮職代會所屬的專門工作小組的作用,組織職工代表定期對生產作業現場的安全生產、勞動衛生條件、作業環境和安全防護設施進行巡查,確保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三是建立對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監督檢查制度。對重大事故隱患、危險源要有相關控制措施及應急預案,并且要告知廣大職工清楚明了,懂得如何預防。工會各級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組織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重大事故隱患、危險源進行跟蹤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與行政溝通或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并督促行政實施整改,及時消除各類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減少和杜絕各類事故發生。
總之,工會組織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通過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為全面提升職工群眾的安全生產意識,促進企業的安全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