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濤
摘要:預算管理作為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一項重要工具,在企業提升戰略管理能力、強化監控與考核、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防范經營管理風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制約預算管理作用發揮的因素持續存在,如何有效發揮預算引領作用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與經營成果仍是需要繼續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預算管理 問題 對策
一、預算管理綜述
(一)預算管理的含義
預算管理指以戰略規劃為引領,在分析研判市場形勢和政策走向的基礎上,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活動和財務結果進行充分、全面的預測和籌劃,并進行控制、監督和考核的管理活動。
它是關于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營、資本、財務等各方面的總體計劃,是企業未來某一特定期間內,以目標利潤的實現為目的,以銷售預測為起點,對生產、成本及現金收支等進行預測,是對企業未來期間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預示。因此,預算管理是企業對未來整體經營規劃的總體安排,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一項重要工具,其應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管理效果、經營成效等。
(二)預算管理的意義
從預算管理的含義可以看出,包括了溝通、協調、計劃、控制、評價、激勵等多重功能,作為一項管理工具在企業應用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筆者認為最根本的意義至少包括提升戰略管理、優化資源配置、防范經營風險三個方面。
(1)提升戰略管理。預算管理以價值實現的形式反映企業經營的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并且進一步將其細化至年度甚至更短時間內的經營目標,即戰略目標通過預算管理得以固化、量化、細化,可行性、可操作性、可實現性有效提升,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得以“落地”,預算的執行與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融為一體。進而通過對預算執行的有效監控,及時發現未能預知的機遇和挑戰,動態地調整戰略規劃,提升戰略管理的應變能力。
(2)優化資源配置。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但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對資源的渴望或各業務部門對期望資源的總和大多情況下是超過企業當前所擁有的資源總和的,有限資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分配最終要通過總體的平衡安排。預算的編制直觀體現了預算期內各項業務活動或各級公司、部門對所需資源的價值反映,最終通過預算的總體平衡,企業將有限的資源進行最佳的安排使用,避免浪費和低效使用。
(3)防范經營風險。預算編制和平衡的過程,實際就是企業對預算期內經營目標實現影響因素(包括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分析、判斷、制定措施的過程。為確保預算目標可行,預算編制過程中企業會提前對預算期內的市場競爭、價格走勢、消費需求等影響預算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進行分析和預判,有針對性地制定機遇把握策略和風險防范措施,以確保預算目標實現、經營風險有效規避。
二、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觀念制約功能發揮
(1)預算是財務的事。預算管理最終以價值形式體現,揭示企業未來期間可能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財務部門作為牽頭部門組織、協調、推進,大多業務部門理解為預算是財務管理行為,是財務掌控資金的計劃和方式,主要是財務部門的事,參與積極性不高,不愿主動或過多參與,預算參數的提供、歸口目標的提出以本部門利益為重,預算目標越寬松越好,本位主義如果目標與公司效益最大化整體目標不完全匹配,也制約預算引領作用的發揮。
(2)效益是財務的事。經營管理行為重執行,但對效益的關注度欠缺,投入產出比例失衡。如經營強調“銷售為王”,只要將產品銷售出去即可,算賬是財務部門的事,而要銷售就要強調讓價、促銷、賒銷,否則客戶可能流失、銷售下滑,但對政策應用效果管理甚少,銷售質量有待提高;管理強調“目的達到就行”,“花錢辦事”但較少考慮“花多少”,主動節約意識欠缺;投資建設“重建不重效”,建設要求高標準、高配置,投資成本高企,低效無效項目、資產長期存在。
(二)引領作用有待提升
(1)目標制定不合理。預算目標制定與企業戰略目標脫節,只服務于當期或短期的經營目標,重視眼前利益,忽視長期利益,脫離企業長期發展目標。預算目標分解下達與歸口部門或各單位實際脫節,或目標制定過高,再努力也難以實現,挫傷目標完成的積極性;或目標制定過低,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可以完成,不能有效發揮個體主觀性,不利于整體目標的最優實現。
(2)執行控制不科學。預算指標確定、下達后,控制不嚴,調整隨意,人為影響因素過多,無法保證目標執行的公允性與公正性,預算權威無法有效樹立。預算執行中未及時、有效對目標完成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或未對預計實現情況進行滾動測算,目標實現過程不能有效把控,預算預警功能未能有效發揮。
(3)目標考核不嚴格。剔除因素對指標完成影響重,強調“考核利潤”,考核結果與賬面實際差異大,不能客觀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成果與管理者的管理效能。剔除因素控制不嚴,標準執行差異化或無標準人為確定,考核流于形式,兌現未嚴格按照考核結果執行,預算的剛性、權威性不能保障。
三、加強預算管理的對策探討
(一)轉變經營管理觀念
(1)企業整體要強化全員預算意識。在預算管理過程中,財務部門牽頭,更多擔負的是組織、匯總職責,執行主要在業務部門,預算管理并不能簡單界定為財務行為。從預算管理的功能看,它是企業對未來整體經營規劃的總體安排與具體落實,是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力的重要管理工具,其管理的目的決定了其功能的全面有效發揮不可能僅僅是企業哪一個個體(包括部門、個人等)就能做到,而是企業與企業所有個體的共同性行為,即預算管理功能的有效發揮只有通過企業的整體運作,各部門、各單位、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實現,預算管理的基礎與關鍵在于全員參與、全員遵循、全員應用。
(2)業務部門要強化主動創效意識。就企業運營與管理而言,業務部門的設立都應是因事(需)而設,其設立的目的在于企業運營管理中事務的得當處理,實現經營管理的最優化,保障企業的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從此意義考慮,部門工作的開展、職責的履行就是為了給企業創效,履行職責要強調價值創造。要強化效益意識,效益是企業一切經營管理行為的起點與終點,是企業生存、部門存在、員工發展的基礎,倡導價值導向;要牢樹投入產出意識,管理要有效果、投資要有回報,職責的履行與公司整體、增收創效有機統一。
(3)財務部門要強化提升服務意識。在企業推行全員預算,既強調業務在執行層面的主動,也要強調財務在管理層面的支持,業務在不斷發展轉型,財務要配合發展轉型,預算工作與時俱進。財務要在方法上提供幫助,與業務部門相比,財務部門、人員對預算管理內容與理念認識更透徹、方法應用更廣泛、工作經驗更豐富,要積極在預算編制、分解等方法應用與標準制定上對業務部門提供指導、幫助改進;要在運作上提供支持,將傳統的財務分析向企業整體的經營分析轉變,透過財務數據深入剖析業務經營領域的實質問題,聚焦業務經營和項目投資等重點事項,為業務部門提升業務運作質量、提高預算執行水平提供支持。
(二)堅持預算引領發展
(1)科學制定預算目標。企業年度預算目標的制定,要以長期戰略目標實現為指導,結合當前的市場、資源、價格等因素科學制定,并進一步細化至各季、各月,目標細化落實。總體目標的分解,要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原則層層落實,分解過程中要將公司預算目標和各單位的實際盡可能結合,提高目標制定的合理性和可執行性。如銷售目標的制定,要突出銷售規模的有效增長、銷售結構的持續改善;成本費用的安排,要突出降本增效,強化節約意識,量入為出;利潤指標的核定,要突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可建立利潤倒逼機制,以利潤實現為基礎倒排銷售、費用等關鍵指標。
(2)強化預算執行管控。突出預算約束,預算目標一經確定,企業各部門、各單位都應嚴格執行,原則上不做調整;在發生影響預算執行的特殊事項確需調整時,應經公司預算管理決策機構審批同意后執行,慎做考核調整,維護預算目標執行的剛性、公允性。強化跟蹤分析,定期開展預算執行分析,結合價格、市場、資源等形勢變化對目標預計實現情況進行滾動測算,暢通財務與業務的溝通渠道、信息互通,及時總結經營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尤其對執行偏差較大項目要重點、透徹分析,找出偏差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強化對預算目標實現的整體把控。
(3)從嚴考核從硬兌現。考核放松、兌現執行不嚴,將嚴重影響預算工作的權威性。推進賬面實現考核,減少考核剔除因素,強調預算目標的硬實現,維護預算剛性,縮小考核利潤與賬面利潤的差距,企業經營成果的好壞、各單位貢獻的大小、管理者管理效能的高低在于賬面實現而不在考核剔除后的完成。嚴控考核剔除項目,統一剔除標準,減少考核爭議,非影響預算執行重大因素慎做剔除,保障考核結果的公平性。嚴格考核結果兌現,薪酬分配等要嚴格按照考核結果執行,目標完成最好者與最低者之間的薪酬分配等要有差別,打破“大鍋飯”模式,在企業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
(三)創新管控保障執行
集團企業中,傳統的以上級公司為主的“壓任務”、以預算完成率為主的“分薪酬”等管控方法的應用,起到了預算引領的作用,但受制于編制基礎的固有不足、預算制定中的博弈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預算管理功效的最優發揮,如任務下壓完成預算目標的逐級傳導但并不能保證各級目標的最優,以預算完成率為基礎的薪酬兌現也不能保證多勞多得的公平,因此在預算管理中需要不斷的研究、探索新的管控模式、保障機制以促進預算管理功效的更好發揮。
(1)利用薪酬分配促進預算目標的合理傳遞。比如在制定單位利潤薪酬掛鉤標準時,實行預算內和預算外兩個標準且預算內高于預算外,各單位在制定目標時為實現薪酬兌現的最大化會積極做高目標;同時制定實際完成低于預算目標時的扣減標準(應高于預算內兌現標準),保障預算目標的準確性。通過薪酬分配方式調整提高預算編制準確性、可執行性,調動各單位主動完成甚至超越目標的積極性,目標任務的傳遞逐步由“被動壓”向“主動要”轉變;公司整體有效把控預算實現,預算預警、引領功效得以更好發揮。
(2)優化考核方式促進預算目標的最佳實現。預算不夠找政策剔除、盯著預算目標完成等思想制約著企業經營成果的最佳實現。此類問題應可以通過考核方式的調整得以改進,比如預算外事項費用的增加,可采取增加支出但不做完全考核剔除等方式,調動各單位主動控制甚至消滅預算外因素的積極性;預算完成超過目標部分可以順延至次年使用,保障超越目標、指標最優實現的積極性;同比費用的節約、利潤的增長,以考核獎勵加計本期完成、薪酬分配標準高于預算內等突出增長貢獻,繼而促進企業的長效發展。
四、結語
預算管理是企業對未來整體經營規劃的總體安排,幫助管理者對企業進行計劃管理、協調控制和業績評價,是促進企業經營決策科學化的重要工具。企業各級管理者、全體員工都要充分認識到預算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更要通過預算管理的有效運用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競爭力,實現企業的持續、有效、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中石油新疆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