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劍秋
〔摘 要〕戲曲劇本創作,構思人物關系時就要慮及人物行當的特點,編劇要熟悉并善于利用它,它可為你想寫的人物找到基本性格和情感方式的歸依,還會激發你想到由不同行當所確立的演員表演特征。
〔關鍵詞〕 行當 戲曲 滇劇
何謂戲曲?清末明初大戲劇家王國維先生曾為戲曲命名,他說:“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經幾百年的沿革變遷、繼承和發展,戲曲程式已相當成熟,成為戲曲最重要和本體性的特色與標識。無程式便無戲曲。無論歌、舞以及與表演有關的唱、唸、做、打等各個方面,包括作為一劇之本的戲曲劇本的創作與形成,無不與戲曲程式緊密相關。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京劇院(現更名為國家京劇院)的著名劇作家范鈞宏先生進一步修正戲曲之概念:“戲曲,以程式化歌舞演故事”,將戲曲程式化的故事與其它歌劇、舞劇、音樂劇中的歌舞作了明確的有本質意義的劃分。
何謂戲曲劇本,范鈞宏先生說:“即是以戲曲程式化思維、方法寫作,適合戲曲程式表演的劇本”。
時代發展了,我們自應與時俱進,戲曲劇本的創作理念也需創新發展。但有一點不會變,即戲曲表演和戲曲劇本創作的基本要求——程式特征不變。盡管,程式表演和戲曲文學之程式特征也在悄悄的變革,但程式主體、程式規范不變。
戲曲舞臺及劇本文學的程式表達,既與生活有關,源于生活,又經高度藝術提煉,受虛擬、夸張、變形、傳神之寫意美學觀、戲劇觀的指導和制約,有著不同于各類外國戲劇的獨特的審美特征。
“行當”是戲曲表演也是戲曲文學創作最基本也是最本質的程式體現。行當的程式畢竟是一種造型的手段,掌握了程式,并不意味著完成了具體角色的創造,演人物與演行當是兩種創作思路與方法。但凡優秀演員,當他們在運用行當的程式來創造具體角色時,總是要根據自己對生活、對角色的理解,對程式進行選擇、加工、提煉,使之與角色相適應,并不是把現成的一套程式,不做去粗存細、去偽存真地揚棄、整合,生搬硬套地拼湊在角色身上,就算完成了角色創造,他們即使扮演的是前人創造的傳統形象,也要經過一番“再創造”的工作,即通過自己的體驗,使這個形象活在自己的身上,還要不斷地根據自己新的體驗來充實、豐富、完善,從而使人物形象獲得新的生命與色彩。在藝術實踐中,還經常遇到某一行當不能概括某一角色性格特點的情況。也就是說,光靠某一個行當的程式,還不能表現這個角色,這時就必須將程式加以發展,才能適應角色創造的要求。
眾所周知,戲曲中人物是分行當的:生、旦、凈、丑等。表演上,人物身份、談吐、舉止、性格,均需顯現所扮人物不同行當程式表演的規范與特征。學戲者從小到大到成名成家,無不隸屬于某一行當,即所謂歸行歸路。成熟者的表演往往會有許多不同于他人乃至超越前人的藝術創造,但也會歸于某一行當的創新,豐富與開拓。
戲曲劇本創作,構思人物關系時就要慮及人物行當的特點,編劇要熟悉并善于利用它,它可為你想寫的人物找到基本性格和情感方式的歸依,還會激發你想到由不同行當所確立的演員表演特征。寫作時會基于這些不同行當的不同特征,聯想到舞臺呈現的豐富多彩和各種可能,確定你寫的是大戲、小戲、文戲、武戲、對戲、群戲、生旦戲、三小戲、唱功戲、做工戲或某一行當的戲。所以,戲曲表演與舞臺呈現的精彩與創新,首先需由編劇想象、規劃、呼喚出來、提供給導演、演員、音樂、武打、舞蹈和舞美設計。作為稱職的編劇,其提供的一劇之本不僅是文本中獨特的立意、情節和唱詞,而且是舞臺藝術的總體規劃,是包括全部舞臺呈現和所能預期的新的舞臺創造的整體構思。
大型傳統滇劇《龍鳳配》(又名“美人計”、“龍鳳呈祥”)的最大特點就是行當齊全,生旦凈丑,各顯其能,唱念做打,斗艷爭奇,整場演出花團錦簇,異彩紛呈,觀眾十分愛看。
自然,先是戲的選材吸引觀眾並為拴住諸多行當來進行合作提供了可能。《龍鳳配》故事源自《三國演義》第五十四、五十五回。劉備久借荊州不還,魯肅多次討要未果,恰劉備甘夫人亡故,周瑜定下美人計,假意將孫權之妹孫尚香許配劉備,騙劉備到東吳招親,屆時再以劉備換回荊州。孔明將計就計,使周瑜岳父喬國老說予孫權之母吳太后,太后決定在甘露寺相看劉備,滿意后決定招劉備為婿。劉備得娶尚香,沉迷于溫柔鄉。保駕同來的趙云用諸葛亮之計騙劉備攜尚香一同回荊州,周瑜派兵追趕,被孫尚香斥退。諸葛亮派張飛接應,打敗周瑜。東吳用了周瑜的美人計,不但沒有換回荊州,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此劇可說是滇劇最負盛名的傳統經典。其中,已故的滇劇著名生角栗成之、趙興仁兩位老先生扮演的喬玄有兩段絲弦一字的唱腔,是戲曲舞臺上膾炙人口的流行唱段。
這是一曲經典的老生戲,又是一出經典的行當齊全、流派薈萃的合作大戲。劇中喬玄和劉備屬于戲曲中的老生行當,老生又稱“須生”、“正生”、“胡子生”,這類型一般都是富有正義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人物形象以掛“髯口”為主。按照表演藝術特點的不同,老生又分為安工老生、衰派老生和靠把老生。安工老生,又稱“唱功老生”、“王帽生”,大部扮演帝王、書生一類人物,以唱功為主,在舞臺上安詳穩重,動作較少,故稱“安工”。劉備就屬于安工老生表演類型。衰派老生,又稱為“做功老生”。“做工老生”,大都扮演衰老或精神狀態衰頹的人物,以做功為主,故稱“衰派”。喬玄這一人物就屬于戲曲老生行當中的衰派老生。無論是哪類老生,都是以唱為主,加以各種身段的表演形式,并進一步完善行當內的人物刻畫。又比如劇中趙云這一人物,屬于戲曲中的武生行當,武生扮演擅長武藝高強的青壯年男子,劇中的趙云是一個武藝高強,剛正不阿,忠心護主的賢士良臣。
孫權,一代帝王,詭計多端,他的表現手法采用了戲曲中的凈行,“凈”又稱為“花臉”、“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質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點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妝勾畫臉譜,演唱時運用寬音和假音,表演動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氣度和聲勢。凈行分為正凈、副凈和武凈三類。 孫權就屬于正凈和副凈兩者兼顧的綜合體,他是工架與唱功并重的凈行演員。
滇劇的丑行與其他劇種丑行的表現有所不同,比如劇中賈化這一人物,他既有滑稽的唱腔,又有逗趣的表演,滿身的斧鉞鉤叉,他用滑稽的表演和幽默的語言逗得滿場觀眾忍俊不禁。這就是滇劇丑行的魅力。
戲的后半段,觀眾還有一個十分期待的看點在“洞房”。孫尚香一段戲喜上眉梢、美不勝收的滇劇梆子頭“絲弦一字”:“昔日梁鴻配孟光,今朝仙女會襄王……”充分發揮滇劇聲腔清越、委婉、豪放、柔美的特點,其唱腔充分體現了孫尚香結縭劉備時的濃情蜜意。還在“別宮”時展示了的母女情深和“回荊州”時識大體、盡妻責的巾幗風范。就是這個孫尚香,吸引了滇劇前輩和后世諸多旦角紛紛加盟,后來成了滇劇名旦角異彩紛呈的代表作。這就是滇劇《龍鳳配》風靡滇劇劇壇的第二大原因。
這出戲不僅盡顯了生、旦兩行和諸多流派的風光,而且在配角上也力呈角色鋒芒。編劇懂得,戲的表演角色人不能只看一個,加一個名旦也不夠。“一棵菜”不僅指配角、龍套都要齊整,還需薈萃更多行當、名家的表演,以求盡可能豐美的舞臺呈現。“甘露寺”相親一場,吳國太問劉備身世,喬玄暫不作答,引出劉備唱成套絲弦二流,利用孫權插話和有意貶低,與之針鋒相對,一一批駁,這里用大段念白,凸顯了老生念白的清晰和美韻。
《龍鳳配》的成功還在它的通俗生動,百姓視角。喬玄的主唱“勸千歲”一段,是全劇宣敘的主題,事關國家命運。這出戲是一部大快人心的喜劇,不只是劉備代表正統,還表現在算計人者心術不正,自然失算;被算計者不畏兇險,終于化險為夷,得其所得;“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千古名言的精彩演繹;再將“聰明反被聰明誤”、“得人心者得天下”其中國老百姓的道德文化心理演繹得淋漓盡致。
我們要努力彰顯劇種的特點,也要充分發揮行當和程式等創作思維的長處。一是要按照行當創造的典型化原則,同時也要重視人物性格的同中之異和異中之同;二是要努力發掘行當所表現人物的獨特的方法和方式。當然也必須認識到,行當是前人創作經驗的積累,是今人創造人物的手段,自然有一套程式,可以發揚光大,而不能任意枉為。作為一個戲曲演員,必須學習行當的表演方法,也要通過行當來塑造人物。因此說“要演人物,不要演行當”,以及演某些新的人物要突破行當等,都是正確的、合理的要求。各劇種百花齊放,各行當異彩紛呈,各流派爭奇斗艷,這就是戲曲藝術的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