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茹,谷敏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100053)
高職院校實行德育學分制的可行性分析
——以北京衛生職業學院為例
崔俊茹,谷敏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100053)
分析德育學分制的內涵及發展現狀,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從政策、制度、前期工作、人員能力、活動平臺幾個方面分析高職院校實行德育學分制的可行性,為德育學分制工作的開展理順思路。
高職學生;德育學分制;可行性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堅持“促進學生學習和全面發展”理念,不斷完善學生工作,使學生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筆者從德育學分制的內涵及發展現狀入手,綜合分析學院實行德育學分制的可行性。
學分制源于德國柏林大學的選修制,成熟于美國的哈佛大學,學分制以取得學分的多少作為學生某一時段學習量的指標,以其高度的適應性和靈活性而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焦點[1]。隨著學分制的推廣應用,德育學分制作為加強學生德育工作的有力措施應運而生。德育學分制是指將學分制應用于對學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實踐能力、行為表現等方面的評價中,對學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主要內容進行細化,量化為不同學分,強化學生日常行為養成教育。德育學分制注重德育評價的過程性、發展性和實效性,強化養成教育,以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在校表現,促進其全面發展。
德育學分制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在落實學校德育目標、規范學生日常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但由于兩方面原因,該制度在高職院校的推廣和落實仍不盡如人意。一是德育學分制并沒有被廣泛認知和應用。推行德育學分制的院校大多為南方較為發達城市的高職院校,據筆者多年來的了解,即使是北京的骨干示范高職院校,也沒有明確的德育學分制方面的實踐,只有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考核等方面的管理規定,而這只是德育學分制的一部分考核內容,考核范圍較為局限。二是推行德育學分制的部分高職院校,在考核內容、手段及結果應用上存在不同認識和理解,各有特點,各有所長,但缺乏融通,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測評內容不全面、有的測評手段較為單一、有的結果應用有局限等,從而阻礙了德育學分制的發展和完善。
2.1 政策有依據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蓖瑫r,還明確指出:“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和人才評價制度,根據培養目標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學、多樣的評價標準?!苯逃俊蛾P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边@為高職院校素質教育指明了方向和目標,為高職德育學分制的實施提供了政策依據。
2.2 制度有保障
學院自成立以來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完善了學生日常管理制度,制定《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請假管理規定》《控煙管理規定》等制度四十余項,涉及綜合管理、學籍管理、考試管理、獎懲管理、扶困助學、實習管理、住宿管理7個方面,涵蓋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為德育學分制的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得學生學分來源有據可查。
2.3 工作有基礎
學院組織機構健全,各部門、各院系職責明確?,F行的《高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根據醫藥衛生行業崗位的工作性質,確定了綜合素質養成體系的核心目標是“一個中心(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兩大基點(人文修養與職業素養)”,按照全面性、多元性、導向性、客觀性、漸進性原則,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綜合素質培養、教育和評價。圍繞”一個中心、兩大基點”,將綜合素質養成教育分解為9個板塊內容,通過8條教育途徑,分4個階段落實到各項教育工作中,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4級標準,結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特點,各院系在工作中按照4級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上課考勤系統的應用,使任課教師能夠及時記錄學生課堂表現,提高了任課教師的參與度,增強了評價的過程性和實效性。前期工作的積淀,為德育學分制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2.4 人員有能力
學院實行兼職輔導員制度,輔導員由任課教師或科室人員兼任,每位輔導員只帶一個班,有利于對學生情況的了解,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細化、更深入。學院每年定期對輔導員開展培訓,組織經驗交流會,提高輔導員工作能力。
高職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已基本形成,能夠比較客觀地對事物進行評價。從班級、系、學院3個層面對學生干部進行培訓,提高其溝通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在班級成立評價小組,定期對評價結果進行公示,形成周記錄、月小結、學期公示的常態化管理模式,突出評價的過程性、發展性和實效性。
2.5 活動有平臺
學院每年組織學生運動會、文化藝術節、心理健康教育等大型活動,并將文明修身、學風建設作為日?;顒迂灤┯趯W生學習、生活全過程。學生運動會、文化藝術節為學生展示才華提供了平臺,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能促使學生了解心理健康常識,心情愉悅,積極向上,促進校園的和諧與穩定;文明修身活動中,專題講座、成人禮、主題班會、志愿者服務、參觀博物館等活動,能使學生知禮、明禮、守禮、用禮,做文明有禮的新青年;在學風建設活動中,以強化學習紀律為切入點,各院系結合各自特點開展學習競賽、技能訓練、學習經驗交流及講座等活動,在全院范圍內開展“衛院榜樣”評選和宣傳活動,營造良好學風、院風。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鍛煉了能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參與積極性,增強了主人翁意識。
綜上所述,德育學分制能夠更加全面、客觀地對學生日常行為表現、道德狀況、身心發展、專業技能等進行評價,增強評價的過程性、發展性和實效性,對強化學生養成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國家政策的支持、學院制度的完善、前期工作的開展、師生的密切配合,為德育學分制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表明實施德育學分制是可行的。但在實施過程中,要廣泛聽取師生、家長意見,立足學院實際,不斷細化實施方案,確保德育學分制實施效果,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為學生管理提供有效途徑。
[1]夏春明,范圣法.國內高校學分制績點度量模式的比較與研究[J].江蘇高教,2014(2):84-87.
G424.71
A
1671-1246(2017)13-0024-02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委2017年支持課題(BJSZ2017ZC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