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邵 凱 2.呂 鑫
1.中冶東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2.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現代科技和社會飛速發展,導致現代建筑的施工技術發生了巨大發展與變化,在高層建筑的建設過程中,工程質量應永遠放在首位,而確保工程質量的保障就是施工技術。當今,高層建筑數量越來越多,使用功能更加強大,這些都對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未來應多開發出新的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并且在施工過程中更多的使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方法,這樣既可有效提高建筑整體質量,又可不斷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高層建筑是伴隨著建筑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用地不斷減少而誕生的,因此,高層建筑在地皮使用上是十分節約的,但是,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高層建筑對空間的利用率極高。因此,高層建筑施工避免不了高空作業,以加強施工現場的空間利用率,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多半針對這一特點進行展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普遍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性。并且由于高層建筑一般由鋼筋混凝土構成,因此,在實際施工中工程量較大。由于以上原因,高層建筑施工人員在施工前必須進行系統完善的專業施工培訓,以免由于技術水平不足而發生安全事故,從而影響工程的進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高層建筑中在設計施工使用的電氣技術也在不斷增多,采用合理的電氣施工技術,保障電氣施工環節的工程質量,對實現高層建筑的使用功能、降低高層建筑的火災風險、確保高層建筑的使用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高層建筑的電氣工程主要包括照明系統、變電及配電系統、火災報警系統、通信系統、安保系統、電路布線系統以及防雷接地系統等,電氣設備種類繁多、結構復雜、功能多樣,決定了高層建筑的電氣系統具有電能消耗大、自動化程度高、對供電可靠性需求強等特點,對電氣施工的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高層建筑的電氣施工中,應當采用科學的施工技術,嚴格的按照施工的要求進行布線與設備的安裝,將維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電力設備的電源與民用線路分開,從而降低系統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并做好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保證高層建筑的使用安全。
高層建筑的給排水工程是高層建筑建設施工中的關鍵環節之一,保證高層建筑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質量,能夠為高層建筑創造更加穩定的運行條件,減少給排水設施故障給用戶帶來的損失。因此,在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的建設過程中,應當秉著高效、安全、連續、可靠、暢通的理念,采用先進的技術對管網進行施工。在進行給水管道的布設時,要確保其不穿越重要的電氣設施所在的位置,減少高層建筑的安全隱患,并保證給水管道始終處于排水管道的下方,二者之間的距離不小于 0.15m,防止管道發生滲漏時,排水管道中的污水對給水管道中的清潔水源造成污染。在對給排水管網進行隱蔽鋪設時,要盡可能避免管道穿越建筑的結構層,而應采用穿越地下室或建筑外墻的方式進行鋪設,并在穿越屋面的管道外部加裝防水套管,對墻體進行防水保護。
高層建筑中的鋼結構施工技術,普遍的應用在高層房屋建筑技術當中。鋼結構的施工技術擁有著較多的優點,包含:預制方便、良好的技術指標、較短的施工工期等。在高層房屋建筑中開展鋼結構構件施工的階段,需要關注幾方面的因素:耐熱性能、焊接人員、吊裝以及鋼結構構件自重。在鋼結構的自重方面,一定要細致的分析出混凝土結構中的承載性,超重、自重的問題要合理避免。進行吊裝的階段,在一定程度上在開展操作流程的過程中,要選擇較為優質的天氣狀況中進行,讓施工的危險可以得到消除。此外,鋼結構的構件方面、有關的施工企業開展具體施工流程的階段,以及在防火耐熱處理方面要充分做好。
混凝土強度等級、抗滲等級與坍落度符合設計與施工要求。預拌混凝土中要摻加粉煤灰,改善預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減少預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保證泵送效果。頂板、梁混凝土中摻加早強劑,加速模板周轉,同時樓板混凝土摻加PNC-3 微膨脹劑澆筑,并摻加聚丙稀防裂纖維,防止混凝土收縮裂縫的產生。場內混凝土運輸采用混凝土輸送泵來完成垂直和水平運輸。混凝土送到澆筑地點后,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現離析或分層現象,應對混凝土拌和物進行二次攪拌,同時應檢測其坍落度,所測數據應符合施工方案中對此數據的要求,其允許偏差值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在確保原材料質量合理的基礎上,根據施工環境和施工要求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攪拌機在攪拌過程中要計量上料,以保障混凝土的質量,同時還要分批次的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檢驗,做好混凝土的取樣、運輸、現場施工、養護等工作,施工中要嚴格的對施工工序進行控制和檢查,不能偷工減料,保障施工工藝不存在漏項和質量問題。
混凝土養護能夠有效地促進混凝土質量符合標準,并且防止混凝土內部與外部產生較大溫度差而形成溫度應力,確保混凝土具有較強的抗拉強度。對混凝土進行保溫處理,主要是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因溫度差較大而出現裂縫現象。并且在保溫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混凝土內部與外部的溫度差,并且采取的降溫措施必須與相關的標準與要求相吻合。選擇保濕法養護時,還應使混凝土表面具有一定的濕潤度,避免混凝土表面因脫水而出現干裂現象。
高層建筑如今不僅局限于內部的使用效率,外觀的設計也越來越符合人性化的需求,人們也對建筑結構有了新的認識。只有滿足現代人們的需求,掌握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要點,與以往的實踐經驗有效結合,才能使建筑業有更高層次的發展。
[1]黃干.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淺析[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3[2]崔曉強.超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的關鍵技術和措施[J].建筑機械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