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宏偉
河南省安陽市河道管理處
眾所周之,一輛汽車在定型生產的時候耗油多少是汽車研發與設計者要考慮的問題,但也與當今汽車技術的發展水平息息相關。
(1)為了減少汽車阻力,各汽車生產廠商都在研發質量輕又不影響安全性能的車身。有資料表明,整車質量減輕10%,燃油消耗可減少8.5%[1]。減輕整車質量的方法主要是大量采用工程塑料,鋁、鎂合金,陶瓷,有機玻璃和各種輕質材料,以及用高強度低合金鋼代替笨重的鋼鐵構件[2]。
(2)汽車的阻力大小還取決于汽車在行駛中的空氣阻力系數。減小空氣阻力主要是通過減少汽車的迎風面積和減小空氣阻力系數來實現.一般而言,迎風面積取決于汽車的體積,空氣阻力取決于車身的造型。汽車的外形呈流線型,空氣阻力系數就小,汽車也就省油.目前許多轎車的空氣阻力系數在0.28~0.3左右,對減少燃油消耗起到很大作用[1]。通常,車身高度超過1.5米,其空氣阻力系數就比較大,與同類型低車身汽車相比,行駛速度降低,而燃油消耗量卻增大。總之,空間、速度、燃油消耗量之間是矛盾的關系,只能求得一個平衡點,不可能盡善盡美。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利用先進技術生產的發動機能達到更高的節油目標,如利用增壓技術。常采用的增壓技術有渦流增壓和機械增壓.渦流廢氣增壓技術能提高進氣壓力和重量密度,發動機不需要做重大改變就可大幅度提高功率,一般可達30% ~50%,燃油消耗可降低5% ~10%[1]。汽油直噴技術消除了節氣門所帶來的泵氣損失,燃油氣化吸熱,會使燃燒時溫度下降,從而提高充氣效率,保證采用更大的壓縮比而不產生早燃、爆震等現象.采用缸內直噴技術的汽車,節油達20%左右。
為實現加速制動并更加節約油耗的目的,首先要做到減輕車身自重。現代材料學的發展已經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卓絕的貢獻,比如,除了車身的承重部位為保證強度必須使用鋼材外,更輕的工程塑料已經被應與與其他部份,這種材料的應用就可以大幅度的減輕車身自重。現在更有比較科學先進的廠商,譬如寶時捷,甚至已經整體全面地使用一體成型的鋁制車身。這種材料的車身只相當于鋼制車身重量的半數,但仍能保證其堅韌的強度,從而提高了加速制動的速度與效率,同時必定在降低油耗方面具備強大的優勢。
汽車極速的日益提高催生了汽車的風阻系數方面的研究與探討,而且這項研究所受關注程度也不斷提高。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給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生機與活力,相關汽車設計人員可以通過CAD技術在電腦中對汽車完成三維設計,保證車體外形完全符合當下最先進的空氣動力學。現在大多數的汽車都采用流線型設計,因為這種設計能最大限度降低汽車的風阻,從而使汽車行進更加快速更加降低油耗,同時保持車廂內的安靜與舒適。
數年來發動機的技術得到不斷的改進與完善,時至今日已經步入相對成熟的階段。當代最先進的V型發動機配合以渦輪增壓,動力在同等油耗下實現明顯增加,甚至可以通過車載電腦來控制發動機運轉,同樣可以實現發動機運轉的正常平穩性與經濟性。在當今,日本的汽車公司在以上這個領域一直占據主導領先地位,尤其在發動機的經濟性方面的實踐與探究方面,日本汽車公司的優勢更加彰顯。
2.4.1 盡量減輕車輛總體重量
車內以及后備箱內盡量少放甚至不放置任何不實用或不常用的物品和工具等,因為任何附加的無實用性的負載都會導致油耗的增加。有相關統計數據證明:1千克的附加負載會增加1%油耗。
2.4.2 不要過分改裝車輛
一些酷愛汽車的人士熱衷于對汽車的裝飾與改裝,比如安裝導板、防雨罩,尾翼等使車身增加霸氣并加以保護,但這恰恰破壞其整體的流線設計,加大了風阻;也有部分愛車的人為使車身更加絢麗,安裝大量的燈飾,結果造成電力消耗的增加,相應的油耗必定增加。
2.4.3 不能隨意降低用油標號
高壓縮比的車具備相對較高的動力和能效,但最基本的前提保障便是選用適配的燃料,所以高壓縮比的發動機必須選用高標號汽油。提高駕車的經濟性與節能性,降低運行成本及油耗要在駕駛習慣、車輛維護等方面做改進與提高,絕對不能擅自改變相應標號汽油的選用,因為同等的車型,選用低與自身正常標號的汽油,油耗不僅會增加3%以上,而且會給車輛造成其他多方面不必要的磨損與傷害。
定期對車輛進行維護、保養,爆炸車況良好
車輛保養是保證良好動力性能和運轉靈活性能的主要手段,必須嚴格按照《汽車保養手冊》的有關規定,到相應的服務站進行定期保養維護,尤其是日常的維護,經常科學的保養既能夠提高行車的安全,延長汽車壽命,而且還能節約燃油,科學使用燃油,減少環境污染。定期保養能夠及時查找汽車存在的安全隱患,保證行車安全和良好車況。一般汽車發動機的性能不良的情況下,其耗油量比正常時高出10%左右,并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要定期更換火花塞,并對底盤進行維護,要保證空氣濾清器的干凈,否則一旦出現阻塞的現象,會降低進氣量,造成混合氣體過濃,油燃燒不充分,增加耗油量,根據汽車的特性選擇相應的機油,并定期更換,保證汽車發動機的靈活性運轉。
綜上所述,節油不要局限在某一點或某一方面,駕駛員對駕駛操控技術和車輛運用方法的關注和學習才是節油的真諦。只有對車輛了解,加上正確的使用,才能真正進入節油的境界,為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作出自己的貢獻。
[1]臧桂青.淺析汽車駕駛之節油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9:79.
[2]林書名.淺談汽車駕駛和保養的節油技術[J].福建農機,2011,01:50-51.
[3]蔡昭珣.淺談汽車駕駛技巧與節油技術[J].鄂鋼科技,2013,01:67-69.
[4]楊宗田,吳笑偉.汽車駕駛節油技術的研究[J].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