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艷紅
赤峰市喀喇沁旗交通運輸局
路基是整個公路路面的支撐結構,是公路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的保證,為了整個公路工程建設的穩定性需要在公路的結構層和面層打下堅固的基礎,路基的質量直接將影響整個公路工程的使用壽命,我國的地形和地質條件極其負責,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工程操作,公路工程操作相對簡單,主要包括挖、運、填來實現對路堤和路塹的建造,支撐整個路面。受地形條件的制約,在山地地形建設山路時無法完成機械設備和施工隊伍供應的運輸,無形中增加了路基施工的難度,影響整體公路工程建設;路基工程的工程量占整個工程的一半以上,所以路基工程的工程建設進度將直接影響整體的工程進度,路基工程建設受限于地質地形條件約束較大,加強質量管理和控制有利于及時對工程建設中的突發情況及時作出處理,方便進行后續的工程建設;路基工程本身的施工時間較長、難度較大、投資金額也較大,進行合理的管理與控制也有利于保持工程建設的有序性。
在道路的施工過程中,某些路面的路基上會出現規則的縱向裂縫,直接裸露在路面面層,我們將這種路基施工質量問題稱之為縱向裂縫在路基施工建設初期需要對填土的寬度進行測量,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因為原有的測量方式和精度不夠,導致在填土在進行到一定高度時才發現寬度不夠,中線發生一定距離的位移,在路基進行鑲邊時不能嚴格按照相應的施工標準和技術規范進行有順序的碾壓和挖臺階,導致土層的密實度不能達到相應的工程建設的強度要求,在工程竣工后在自然條件發生一定變化時會生成縱向裂縫;在路基建設過程中需要對路基的軟基部分進行植被的清除,因為缺乏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實際的清理工作可能不能達到預定的工作目標挖出的淤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淤泥不能運出工程范圍外,直接導致在填土過程中路基的邊緣會發生下沉進而引發水平方向上的裂縫;在進行半挖半填時的路基交界不能按照相應的技術施工規范和相關進行分層碾壓,導致土層的密實度不夠,發生水平方向的裂縫,路基的工程操作相對簡單,主要集中在挖、運、填上,簡單而機械的工作因為受限于自然和技術條件的制約,導致在實際施工中土層的密實度不能達到相應的工程要求因而發生縱向裂縫在路面面層。
瀝青混凝土碾壓時的溫度要控制好,溫度過高會產生裂縫和推移現象,影響使用壽命和平整度;溫度過低混合料壓實不易充分,它只有在一定的溫度條件和壓實方法下,才能取得良好的壓實效果,初壓時采用10-12t雙驅雙振壓路機,錯輪1/2振壓2遍,后由膠輪壓路機復壓,最后用10t雙驅雙振壓路機靜壓收光,每個階段碾壓的溫度控制在初壓120度,復壓110度,終壓105度。
施工接縫如處理不好也影響平整度。施工當天結束時用3m直尺在碾壓好的接頭處檢查平整度,選擇合格的橫斷面,畫上直線,用切割機切出立茬,剔除接縫處表面大粒徑的石料,補上細料,把多余的料棄掉,并清理干凈,第二天接著施工時,熨平板放在已壓好的路面上,在路面和熨平板之間墊上木板,其厚度為松鋪厚度,預熱熨平板的溫度與運來的混合料一致,然后開始布料施工。經過這樣的處理,接頭處的質量能夠得到保證,平整度也較好。
選擇收縮性小的水泥穩定類結構做基層,施工時要考慮到水泥類穩定材料產生裂縫的機理。它產生收縮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即溫縮和干縮,而這兩者又與材料的含水量和塑性指標有關,選擇材料時要對材料的塑性指標進行試驗,材料的塑性指標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方可采購;在施工中可通過采用緩凝減水劑等方法,盡量使水泥類穩定材料達到最佳含水量,保證少出或不出裂縫。
瀝青路面非荷載裂縫是低溫和疲勞裂縫總和,它與瀝青的品質有關,主要是瀝青的溫度敏感性和針入度,國內外多項試驗表明,針入度指標越高,溫度敏感性越低,高粘度瀝青的溫度敏感性較低,在選擇路面材料時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因為裂縫出現后,雨水就會沿裂縫下滲,浸蝕下面的結構層,降低它的強度,從而出現嚴重的路面損壞。
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設施是邊溝、截水溝、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對于公路上的排水溝渠,一般都要求鋪砌防護。普遍采用漿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預制板塊也開始廣泛應用。
路面排水的任務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圍內的降水,減少水從路面滲入,使之不沖刷路基邊坡。路拱橫坡應≥2%。
坡面防護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沖刷、坡面巖土的風化剝落以及與環境的協調。近年來,隨著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公路的邊坡,多采用種草防護邊坡較高時,采用砌石框格種草防護。由于干旱缺水,邊坡種草防護類型的選擇很重要,現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帶,即將草籽、肥料和土均勻拌和裹于土工物內,當草籽發芽也長成草起到固土作用后,無紡布纖維自然腐爛,不會污染環境,效果很好。
防護沿河路基邊坡免受沖刷仍多采用直接防護。傳統的砌石、拋石、鐵絲石籠、擋土墻等有所改進,用高強土工格柵代替鐵絲做石籠,用聚脂或聚胺脂類土工織物混凝土護坡模袋做成的護面板防護受水沖浪擊的邊坡,很能適應土體不均勻沉降。
總之,公路路基施工是一項技術含量高的綜合性工作,施工人員必須提高其質量重視程度,同時根據路段地形地質、施工機具及工程整體安排等條件進行合理設計和組織施工,只要能堅持施工的技術標準,注意加強公路施工的管理,強化路基施工質量的意識,就能提高路基的穩定性與耐久性。
[1]羅喆.提速鐵路長期運營引起的基床土永久變形試驗研究[D].同濟大學,2008.
[2]高成雷,凌建明.舊路拓寬地基差異沉降形成機理及控制對策[J].公路交通科技,2008,(05).
[3]毛洪強,謝洪新.建設安全舒適、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高速公路[J].工程與建設.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