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兵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三維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研究
劉 兵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三維設計是藝術設計基礎課程之一,旨在強化學生形體造型和空間造型的意念,培養學生對材料特性的感知力和應用能力,力圖探討如何將材料與三維形體造型相結合的技藝。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運用將設計基礎與專業設計相銜接的啟發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設計基礎的同時“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掌握三維設計基礎知識如何靈活應用于專業設計的方式和方法。這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所在。
三維設計;教學方法
傳統的造型設計大多處于概念性的,主要講授一些設計的原則、方法和思路,而沒有直接的實體視覺感受,而將設計思想轉變為三維實體,則需要煩瑣的制作過程。由于三維設計教學需要豐富的想象力、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及具體的實踐性等,決定著其有特殊的地位,這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及能力方面,是其他任何學科教學不可替代的,起著舉足輕垂的作用。
三維設計課程主要是以立體構成相關知識為主,研究三維形態的基本構成法則及其構成要素,如體積、空間、結構材料等不同形態在構成中的規律與可能性,培養學生對三維構成基本形態要素中的點、線、面、體、材質等的綜合分析運用能力,并理解與把握這些要素在組織結構上的表現能力,最終在形式法則上表現的得心應手。這種立體化的表現形式,在以前任何平面設計手段和經驗中都是不曾被提及的,這讓觀看者的視覺感受變得更加豐富。
立體構成,是研究空間立體造型的學科,它是進行立體設計的專業基礎。由于立體構成是在三維或多維的空間里建造而成,故也稱為在特定空間里物體的體積所占有的空間組成。通過抽象的點、線、面展現出物體在三維或多維的空間形狀,從而組成了不同元素之間的存在方式和規則。立體構成揭示了立體造型的基本規律,闡明了立體設計的基本原理,同時也是通過對材料、形態、空間等問題的探討,來引導造型設計人員擺脫一種慣性思考,站在全新自由的高度去探討任何材料的開發性和可能性,培養造型設計人員對造型的感受力、直觀力、計劃性、發展性和獨創力,從而為現代設計更為廣闊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三維設計基礎的教學目標應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的細分和多元化的現狀來鎖定:1.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維空間意識,了解三維范疇內藝術設計的細分;2.培養學生對材料、材質敏銳的感知能力,學會欣賞材質美,體會材料的特性;3.培養學生三維形體和空間的造型意念及技藝;4.培養學生正確的三維設計審美觀念;5.三維設計基礎在專業設計中的正確運用技藝。
2.1 培養三維體積構建的創造力
三維體積形態的創造是三維設計基礎的核心內容。用同一種材料建構三維造型可以讓學生在充分熟悉材料特質的基礎上,挖掘材料表現的潛能,運用設計想象思維創造大量的具美感的形體。通過量化的創造性訓練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對于三維形體構建的創造力。例如,指定10×10厘米的125克卡紙作為材料,學生設計制作20件以上數量的三維形體造型。軟硬適中的卡紙可塑性較大,學生可以采用折疊、粘貼、切割、鏤刻等方式造型,完成從相對平面的制材構建三維立體造型的創造。從課堂效果來看,對這樣具有挑戰性的設計訓練,學生都能積極構思、努力嘗試,學習興趣濃厚。
2.2 改革與更新教學方法
引入立體構成課程教學,以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為平臺的數字藝術設計手段,正在對立體構成教學產生較大的影響,大大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的速度質量。學生通過利用電腦三維軟件表達描繪自己的創意造型,在電腦中模擬形體的材質、色彩,用以呈現三維形體的光影以及構成的空間,并在虛擬空間發揮創造力,使想象力與形象思維得到極大的解放與拓展。
在傳統的三維設計課堂中,教師所采用都是傳統的方法,基本上遵循“課堂教學—理論傳授—課外作業—專項輔導”的固定模式。很顯然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氛圍下,學生的設計思路受到較多的限制,設計視野也變得越來越狹窄,顯而易見的是,目前這種模式違背了設計課程激發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基本原則,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和學生學習需求的不斷增長,將其融人三維設計課程教學任務中并利用網絡對傳統教學進行補充,有利于開展互動式教學和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得學生在日后進行設計時能夠獲得更多的素材。通過網絡進行輔助教學,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也有明顯的作用。
2.3 引導學生感受材料與材質的美
學生在學習三維設計課程之前,對于材料的設計概念了解得較為局限,不懂如何欣賞材料質感所呈現出的美。如此必須建立材料審美觀,啟發學生用視覺和觸覺去發現材料的質感個性,感知不同材料的審美特性。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以用優秀的設計作品作為案例分析,直觀地說明不同的材料美在三維設計中的應用原理和表現形式。諸如產品外觀的設計、室內空間的裝修設計、建筑外觀的造型設計等。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材料產生觀察的興趣和審美的感覺,這是學習三維范疇內專業設計的重要的第一步。鼓勵學生從身邊的環境中去尋找、搜集、甄別人工材料和自然材料,揣摩不同材料的特質,并運用這一特質重新整合、表現出新的構成狀態。完成“發現材質、感受材質、組織應用材質”的過程。讓學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創造性地去發掘各種材料的視覺、觸覺能量。
三維設計課程是藝術設計門類的必修課程,其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已成為廣大教師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三維造型設計作為一門基礎教學課程,應優化完善教學內容,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不斷加強實踐性教學,培養出具備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和制造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滿足日新月異的社會人才需求。
[1]田培.立體構成數字化教學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2.
[2]陳祖展.立體構成[M].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王雪青[韓]鄭美京.三維設計基礎[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