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
劉志英
基層林業企業統計改革的思考
○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
劉志英
林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兼有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集第一、二、三產業為一體的基礎產業和社會公益事業。林業統計作為林業部門的一項基礎工作,是林業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通過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來反映林業經濟狀況和特征,進而認識林業經濟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性。河北省林業企業的統計工作改革早已經開始,并在改革統計指標體系、經濟核算體系、統計調查體系以及統計體制等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基層林業企業的統計改革工作進展不大,大部分還在沿襲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統計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及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相差很遠。傳統的統計模式不僅不能發揮統計的整體調控功能, 更難以在企業管理及經營決策中發揮作用。因此,基層林業企業統計工作改革勢在必行。
1.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發揮
計劃經濟時代傳統的統計模式一直沿襲封閉式的統計服務方式,相對單一的統計調查方法,使統計工作在基層林業企業多數人心中就是算算數、報報表,完全失去了統計工作的意義;甚至有些企業的負責人統計意識薄弱,不善于利用統計數據來指導企業的經營決策,導致統計工作難有機會參與經營管理。
2.統計指標體系不完整
市場經濟導致林業企業從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化,企業統計也應由生產型統計轉變為經營管理型統計,即企業統計不僅要全面反映生產,更重要的是反映其經營業績,參與企業管理。統計工作不僅要對企業內部各種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分析整理,更重要的是對企業外部各種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分析整理,即在實行開放性統計的同時,大大拓展企業統計內容。而當前基層林業企業的指標設置,主要表現為重生產統計、實物量統計,輕經營統計、資金統計,是以生產統計為主的傳統模式。統計指標設置多年不變,沒有形成一套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全過程的指標體系。傳統方式的統計內容構架,早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需求。
3.統計方法落后
林業統計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建立并完善一個現代化的林業統計系統,將各種現代的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應用到林業生產數據的統計過程,從而實現林業統計信息處理和管理的現代化。但現行的基層林業企業對統計實用軟件的組織開發、數據庫的建立及網絡技術的應用還相當欠缺。 大部分企業的統計工作仍處于手工和半手工階段。
4.統計秩序不嚴謹
目前基層林業企業統計的調查方法很少采用重點調查、抽樣調查、市場預測等方法,絕大部分還是層層報表, 這就導致統計分析大都是事后報告型, 而統計的預測、決策、監控功能基本沒有發揮。基層林業企業系統內由于缺乏統計專業部門,基本都是獨立上報專業統計數據,缺乏橫向協調,致使上報數據混亂,各部門數字不統一,沒有形成嚴謹的統計工作程序。
5.統計隊伍建設落后
林業統計工作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一個合格的統計人員既要掌握一定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又能進行數據研究分析;既要懂得統計業務,還能熟練操作電腦。但基層林業企業受編制影響,專業的統計人員很少,多數統計人員都是兼職,大多沒有學過統計專業知識,對基本的統計原理、統計制度不夠了解,個別統計人員甚至看不懂統計報表。加之基層林業企業統計繼續教育工作力度不夠,造成統計人員只是傳統的“報表型”人員,而重要的統計分析工作卻完全被忽略。
1.強化統計工作的主體地位
統計數據是反映企業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狀況最主要的信息,是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統計信息是經濟信息的主體,由于它的客觀正確性和權威性,已成為企業領導決策的重要支撐。因此林業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尤其是統計管理人員,必須對統計工作的認識有個飛躍,牢固樹立統計參與企業決策的全新觀念,提高統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使統計信息成為企業具有高度權威性的決策依據。
2.構建科學的林業統計指標體系
林業統計指標體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交叉又相互獨立的林業統計指標組成的一個整體。設置一套科學完整的林業統計指標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既要考慮到林業經濟活動的內在要求,又要涉及到統計科學本身發展的趨勢和國民經濟活動的客觀需要等諸多因素。因此,首先要豐富林業統計指標所涵蓋的內容,把原來單純地反映生產指標轉向全面反映經濟、社會和生態各方面的綜合性指標;其次要完善林業統計指標的計算方法和林業統計核算制度,建立林業經濟和林業企業投入與產出的統計方法;最后還要運用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技術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以此提高對林業統計各指標反映問題的分析水平。
3.加快統計工作現代化建設步伐
基層林業企業領導要樹立經濟發展離不開統計工作的思想,重視統計工作。增加投入,加快林業統計信息化建設步伐,首先要改善硬件條件, 配置適應統計工作的計算機, 從物質條件上給予保障;其次統計人員與計算機軟件開發人員要通力協作,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 進行統計實用軟件的開發以及林業數據庫(林業資源信息數據庫、林業生產資料信息數據庫、林業技術信息數據庫、林產品市場信息數據庫、林業政策法規數據庫和林業機構數據庫等)建設工作,實現數據文件傳輸、遠程終端訪問、數據庫查詢等通訊服務功能,提高統計信息快捷性和暢通性;最后要建立林業企業內部統計信息網絡, 網絡不局限于統計系統內容,使林業企業各個管理部門都能從網上獲取所需的統計信息, 以此提高統計信息的開發利用率及實現統計信息資源的共享。
4.加強統計隊伍建設
統計人員數量的多少和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和決定林業企業統計工作水平的高低。為了實現林業企業統計改革的基本目標,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統計人員隊伍。如何加強統計人員隊伍的自身建設,加強對現有統計人員業務技術的培養及統計人才的引進,以提高及優化統計人員組合,是林業企業統計改革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業統計人員應該是既懂一般經濟統計知識,又懂數理統計還能熟練操縱電腦的復合型人才;應該既能收集整理內部數據,又能收集整理企業外部的數據,并據以分析和預測。首先,林業企業應積極引進專業院校的統計人才或計算機人才,選送一批基礎較好的統計人員進入計算機專業深造, 或選擇一些計算機專業人員學習統計學理論, 這是實現統計工作現代化的必備條件;其次,提高現有統計人員水平,通過對在崗統計員實行優勝劣汰制度,對不符合要求,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取得國家任職資格證書的堅決從崗位上撤換下來, 余下的可通過脫產學習或帶崗培訓的方法接受業務培訓, 大幅提高在崗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和綜合分析能力。
轉變觀念, 加強投入,提高素質是基層林業企業統計改革的關鍵。基層林業企業統計改革除需要企業自身付出巨大努力外, 也需要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基層林業企業統計改革是林業企業統計改革的一部分,主管部門應作出統一規劃和部署, 這樣才能使基層林業企業統計改革盡快取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