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洋 韓 麗
中國水利水電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中水山莊基礎工程分局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探析
陸 洋 韓 麗
中國水利水電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中水山莊基礎工程分局
基礎處理施工作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和基礎環節。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結構的特殊性,對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要嚴格控制基礎處理施工技術,才能保證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確保該項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文中以闡述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為主線,并提出了幾點施工技術控制措施,以供參考。以期通過本文的探析,能規范基礎施工的建設標準,避免該項工程出現質量缺陷等問題。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
在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有很多重要的施工環節,其中最基本的施工環節就是地基施工以及基礎處理施工,在整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我們的施工單位要有效的對上述部位施工進行細化以及重視,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在性能上以及承載力上有一定的施工保障。現階段我國的現場施工正在不斷的研發新的施工技術,通過新技術的施工應用來有效的提升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的基礎處理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效率。
1.1 地基穩定性
對于整個工程而言,地基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地基的穩定會影響到整個工程質量及安全,在不能保證穩定的情況下,整個施工過程將會在一個不安全的地基上進行作業,存在一定的危險系數。即使問題沒有立刻的凸顯出來,一旦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縮減整個工程的使用年限。
1.2 地基滲漏
在施工中保證地基的穩定之后,要注意控制滲漏情況。出現滲漏情況會給水利水電工程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說,在實際施工中如果地基的孔隙很大,這樣就非常容易出現地基滲漏的情況,不僅會給水利水電工程造成一定的破壞,還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施工技術人員須對地基的情況及時﹑準確的去了解和掌握,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方案的進行補救,控制好地基的滲漏情況。
1.3 基礎沉降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基礎沉降也是需要控制的問題。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地質條件。出現基礎沉降是很正常的,這也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但是要在很大程度上利用技術手段降低基礎沉降,使沉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過度的沉降,不僅會影響到工程的質量,而且嚴重者會讓工程的整個結構發生變化,出現安全問題。在進行施工時要對基礎沉降進行科學合理的考慮分析,制定合理的處理方案,從而有效的降低基礎沉降。
2.1 錨固技術
錨固技術作為常用的加固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應用主要是為了提高整體的結構性能。目前,相關人員已經認可了將錨固技術使用于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基礎處理施工中。水利水電工程屬于大型工程項目,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比較大,為了在復雜的外部環境因素中建設高質量的水利水電工程更要做好基礎施工工作,減少環境因素影響,在保證工程的穩固性的同時提高基礎處理工程的施工效率。
2.2 預應力管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預應力管樁在水利水電工程中也有了較大的的發展。管樁在進行沉降過程中常用的技術方法有靜壓法﹑射水法和震動法。預應力管樁有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即為先張法預應力管樁和后張法預應力管樁,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過程中,兩者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在對管樁沉降過程中常用技術方法的選擇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選擇恰當的施工技術方法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基礎的建設效率。
2.3 土木合成材料加固施工法
在水利工程基礎施工過程中,我們還經常應用土木合成材料加固的施工方法進行基礎的施工。這種方法的施工原理就是將施工載荷在基礎上進行平均分配。在施工中基礎有可能會出現塑性剪切施工力,會對工程的基礎產生一定的破壞,因此我們應用土木合成材料進行剪切力的平均分配。經過實際的應用,我們得出,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減小塑性剪切力的破壞能力,能夠最大限度的限制塑性剪切力的有效擴張。進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工程施工基礎的載荷承載能力。
2.4 硅化加固施工法
在水利水電基礎施工過程中,硅化加固施工方法最主要的原理就是電滲原理。通過電滲原理的應用,我們能夠有效的利用網狀的注漿管來進行電動硅化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通過循環往復的施工來將硅酸鈉以及氯化鈣溶液進行軟土基礎注入。在溶液注入的過程中溶液之間會產生相應的化學反應,通過相應的化學反應生成膠凝物質,通過膠凝物質的作用能后有效的提升軟土基礎的連接性能以及強度,能夠有效增大基礎加固半徑。這種方法在實際的施工中有一定的應用缺陷,就是對能源的消耗過大,因此這種施工方法在選擇過程中應該極為慎重。
3.1 完善機制,加強施工管理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行業標準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以此來加強基礎施工的管理。另外,在施工建設中,還需要結合施工現狀,及相關數據,及時排查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及安全隱患,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進一步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質量。
3.2 創新技術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各行各業提供了諸多技術保障。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施工建設過程中,使用的設備要以先進的技術進行定期檢修,并且要不斷改進設備的使用性能,這就提出了創新技術的理念。所以施工單位要定期對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專業理論水平和技術操作水平,同時要求他們要熟練掌握各個設備的使用方法和新材料的使用情況,從而進一步提升基礎施工的建設效率。
3.3 提倡使用GPS定位系統
GPS定位系統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施工中,能夠大大提高該項目的建設效率和質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工程投資。GPS定位系統主要利用衛星的連接,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施工進行信息搜集,并與地面定位技術進行對比,以此來為施工提供技術保障,精確相關測量等。
水利水電工程不僅是國家的重要建筑項目之一,還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相關,所以在施工時有必要加強基礎施工工藝水平的研究與提升,以保障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順暢進行。
[1]于博,李鳳鳴.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探析[J].科技與企業,2014(21):114.
[2]張巍霞,吳靜.淺談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