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一帆 李 瀧
湖北鐵道運輸職業學院
地鐵車輛檢修模式探討
龍一帆 李 瀧
湖北鐵道運輸職業學院
在我國地鐵車輛的檢修過程中,多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一是以預防為主的修理模式;另一種是在地鐵車輛發生問題之后對其展開檢修的模式。隨著車輛與車輛檢修技術的不斷進步,以上兩種檢修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今車輛檢修的要求,常常會出現過修或者是欠修等問題。為了使保障車輛檢修的有效實施,現深入探討地鐵車輛的檢修模式。
檢修模式;地鐵車輛;研究
地鐵作為城市軌道交通重要部分,因其運行環境的特殊性,一旦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不僅會產生重大經濟損失,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安全事故。因此必須要提高對地鐵車輛有效運行的重視,分析存在的各類故障,確定其發生原因,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檢修,及時消除存在的運行隱患,提高車輛運行安全性與可靠性。
以檢修的共性為基準,檢修模式可以按照檢修承修方﹑檢修體制來分類[1]。
1.1 按檢修承修方劃分。聯合檢修:地鐵公司中的員工與其他專門負責檢修的公司共同合作,一起對地鐵車輛實行檢修與維護;自主檢修:在運營公司中,由員工自發地﹑主動地對車輛展開的檢修;完全委外檢修:指對于車輛的檢修與維護交給地鐵公司之外的其他專業檢修公司來負責。
1.2 按檢修體制劃分。狀態檢修:運用高科技的手段,對設備的工作情況實施離線或者是在線的檢測,對檢測結果實施分析行為,診斷設備的故障,以此確定檢修的方法和時間,使得事后的檢修變成以預防為主的檢修方式;計劃預防檢修:充分考慮到車輛設備的壽命周期﹑檢修周期﹑運行特點,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劃分出合理的檢修周期與等級,制定嚴謹的檢修規章制度,防止設備發生故障問題;故障檢修:在車輛設備發生問題不能工作的情況下,對其展開檢修,使其恢復正常工作;改善性檢修:在車輛設備的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缺陷,導致車輛發生故障,通過技術改革,在源頭上消除故障,避免車輛的慣性故障。
2.1 現象分類。按照故障現象進行分類,常見故障主要包括振動﹑磨損﹑斷裂﹑尺寸不符﹑噪聲﹑變形過量等。
2.2 性質分類。以故障性質進行分類,可以分為破壞性故障﹑不規則性故障與劣化性故障。第一,破壞性故障。即機械系統突然喪失規定功能,常見如齒輪箱中齒輪斷齒,或者司機室門把手斷裂等。第二,不規則性故障。即系統穩定性差,導致地鐵車輛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常見如車門系統中EDCU運行不穩定而出現車門開關實際狀態與顯示不符,或者車輛顳部LCD顯示器黑屏等。第三,劣化性故障。即車輛系統局部功能弱化,需要根據不同設備運行原理與結構特點進行分析,并結合故障特征確定原因。
2.3 范圍分類。按照故障影響范圍進行分類,可分為局部故障和系統故障。第一,局部故障。常見如車門系統中上下導軌與導論間間隙過大,影響車門正常開啟,以及制動管路局部漏氣等,影響車輛正常運行。第二,系統故障。常見如受電弓碳滑板磨損嚴重無法受流,而影響車輛運行效率。或者是空氣彈簧膠囊破裂,造成二系緩沖裝置失效,車輛運行時必須降速。
2.4 危害分類。地鐵車輛運行環境比較特殊,受外界因素影響比較大,同時一旦出現故障將會產生較大的損失。但是不同危害結果,可以將故障分為輕微故障﹑嚴重故障以及危害性故障等,需要根據不同類型故障采取措施處理,將故障影響范圍縮小,減少故障損失。
3.1 故障診斷技術。在所有故障診斷技術中,FMEA(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診斷方法具有較高的效益,按照確定診斷目標﹑故障類型以及故障危害順序進行檢測。第一,確定診斷目標。地鐵車輛系統性較高,其常見運行故障也比較復雜,檢修人員很難可以在短時間內確定故障位置以及原因。因此第一步需要先確定故障目標,結合故障表現形式與車輛運行狀態,初步確定故障影響范圍和程度,作為故障診斷方案制定的依據。第二,明確診斷故障類型。FMEA系統內有專業診斷框架,檢修人員根據FMEA系統便可以確定故障類型。第三,分析故障危害。對于不同的故障類型,其對車輛運行產生的影響程序不同,需要利用FMEA診斷系統確定出故障危害級別,便于選擇合適的檢修技術,縮短檢修所需時間,提高對地鐵車輛系統的保護效果,高效率的完成故障檢修作業。
3.2 合理檢修方案。為降低地鐵車輛故障發生概率,除了要在故障發生后利用診斷技術確定其發生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好檢修維護作業,及時發現存在的各種隱患,并采取措施處理,提高車輛系統運行安全性與可靠性。現在很多城市地鐵車輛選擇用全效檢修模式,將原本制定好的檢修計劃進行拆分,然后將各個獨立檢修模塊分配到全效檢修模式內,并安排專門小組對模塊運行狀態進行監督,收集各項信息,并根據其來總結并調整每個拆分模塊的檢修計劃,確保地鐵車輛可以正常運行。與其他檢修方案相比,全效檢修模式具有更大的應用優勢,其在實際作業中靈活性高,且劃分的各個子模塊均由相應的檢修小組負責,通過相互配合協調作業,形成具有拓展性的檢修模式。
3.3 故障檢修技術。在地鐵車輛運行出現故障后,對應班組需要及時確定故障發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有效檢修,將故障影響范圍降到最低,減少故障損失。應結合故障表現形式,分析地鐵車輛故障狀態,并選擇合適的診斷技術,確定故障發生位置與原因,以此為依據確定所需檢修方案。確定故障所在子模塊,劃分檢修范圍,基于各模塊間緊密聯系,要確保檢修內容分配的嚴謹性,降低檢修模塊復雜程度,提高檢修作業實施高效性。
在地鐵車輛的檢修過程當中,要高度重視故障資料的采集﹑分析與處理,對設備的運作情況做到清晰的掌握,做出科學的﹑合理的檢修策略,做出合理的檢修間隔﹑項目和工期的安排,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企業的檢修成本,使設備的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對于故障車輛制定有針對性的檢修方案,提高檢修工作的經濟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1]牛超.基于地鐵車輛檢修模式的研究[J].2015,5(13)12-13.
[2]余海濤.地鐵車輛檢修模式探討[J].工業c,2016(7):00127-00127.
[3]許秀鋒.基于以可靠性為中心的地鐵車輛檢修[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2,15(5):124-125.
[4]唐金鶴.地鐵車輛牽引系統故障診斷技術和系統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5,S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