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博
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物資分公司
特高壓物資供應計劃管控及供應商生產進度監控
馮 博
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物資分公司
電力物資是電力企業重要的資源,從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實行有效的物資全供應鏈管理,能合理快速推進業務環節專業化、資源配置集約化。在管理的過程中,需不斷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全面部署物力集約化管理工作,物資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一定程度上仍需結合電力企業物資管理的現狀,提出有效意見及建議,合理優化物資管理流程,全面提升企業服務水平,保證電力企業穩定的經營。
特高壓物;物資供應計劃;管控
特高壓及跨區電網工程投資金額大﹑涉及環節多,工程建設對電網發展及國民經濟意義重大。物資供應是工程建設的重要一環,規范﹑高效開展物資合同簽訂﹑履約及結算工作是物資供應管理的基本要求。
1.1 物資計劃“三全”管理工作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物資計劃“三全”管理要求與現實工作機制存在不足之處。當前公司編制年度投資計劃,工作重點是對投資總量和結構的管控,對物資需求狀況還不明晰,且存在年度需求計劃編制的時間要求早于綜合投資計劃的時間。
1.2 管理鏈條長計劃反復修改
物資集約化實現系統縱向貫通,所有集中規模招標的采購計劃通過數據交換平臺,經過多個系統和多級審批方可進入招標環節。在ERP系統中申報計劃,采購計劃信息來源復雜,如工程項目名稱取自項目管理部門,任何信息出現偏差,都影響到計劃申報。
1.3 物料編碼要求高選擇難度大
物料編碼選擇要完全依據技術規范書中設備參數,由于編碼與技術規范書對參數描述存在差異,及時準確找到兩者對應關系顯得很困難。物料編碼物料特征項多,包含參數多,信息量大,編碼含義專業性強。很多物料描述的含義需要對照編碼規則進行解讀。
1.4 考核內容多責任大
考核計劃管理工作的主要指標有物資計劃報送準確率和執行準確率。物資計劃報送準確率包含編碼選擇﹑項目名稱﹑交貨地點﹑交貨時間﹑采購策略以及技術規范書多個方面的要求。在目前的考核體系中,該項指標處于物資管理工作的源頭,采購計劃申報時壓力大。
2.1 加強鐵塔物資合同前端管控
為提升特高壓鐵塔物資供應管理能力,應強化物資合同前端管控,主動介入,提前熟悉工程建設網絡計劃和跟蹤項目前期建設進度,提前掌握招投標﹑中標﹑流標﹑合同簽訂等信息,提前與項目管理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參建單位建立有效溝通機制。合同簽訂環節,對各參建單位和供應商提前提出物資管理要求,將物資管理要求納入項目管理全過程;生產加工前期,考慮到鐵塔材質特殊而國內鋼廠產能不足等因素,物資管理部門應主動加強對供應商備料的管控。
2.2 創新鐵塔供應計劃制定模式
原有鐵塔物資管理模式要求供應商按供應計劃交貨,交貨時間不晚于合同交貨期。供應計劃一般由項目管理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三方根據工程網絡計劃共同制定,因在制定供應計劃時未考慮供應商實際生產能力,經常出現供應商無法按供應計劃交貨或鐵塔產成現場無法接貨等現象。為加強供應計劃合理性,在錫山特高壓輸電工程物資管理中,冀北公司主動組織項目管理單位﹑物資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鐵塔供應商等五方共同參與供應計劃制定,并強調供應計劃剛性執行。在供應計劃制定會召開前,冀北公司提前協調施工單位結合跨越線路的停電計劃﹑跨越鐵路和高速公路的封網計劃按塔位重要程度來逐基排定鐵塔需求計劃,組織供應商根據施工單位需求計劃和自身實際產能來逐基排定供應計劃,以做到“普通塔位有供應﹑重要塔位有保障﹑特殊塔位有管控”,在宏觀上保證“兩個現場”無縫銜接。
3.1 深化物資質量監督和供應商管理
完善供應商評價體系。優化細化供應商評價標準,構建全方位評價指標體系和量化模型,實施供應商分級和差異化管理。根據省公司安排進行國招﹑省招供應商績效評價工作,重點加強供應商績效信息的有效性﹑及時性與準確性管控;各項目部門﹑縣公司要提供相關工作聯系單等文件開展相關協調工作,并將其作為評價供應商績效水平的支撐文件,省招﹑國招供應商績效評價要求監察部門﹑項目管理部門參加績效評價會議,評審過程需嚴格保密,確保績效評價客觀真實。滾動復核供應商資質能力,保證供應商數據信息的完整準確。
深化供應商管理成果應用。推進供應商資質能力核實信息的結構化應用工作,加強與招標采購的有效對接。綜合評價供應商投標﹑履約及產品質量情況,加大對資質業績造假﹑產品以次充好等不良行為的處理力度。
3.2 強化物資全過程風險防控
健全風險防控體系。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將年度招標采購計劃﹑供應商資質業績核實等信息納入公開范圍。統一規范供應商接待管理,嚴防與供應商接觸過程中的各類風險。加強采購評審場所建設,實現全程監控。進一步細化非招標方式采購工作流程,提升評審過程的規范性。
強化物資監督檢查。深入研究供應鏈全過程風險辨識,將風險管控與監督向采購策略與評審規則的制定﹑供應履約等業務延伸,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各類資源,暢通投訴渠道。高度重視物資領域的輿情和信訪投訴情況,及時處理應對,防止問題發酵放大,有效防范各類業務風險。
嚴格專家管理。優化調整評標專家庫,明確異地專家抽取和使用規則,嚴控專家出席次數,加大履責評價力度,督促公正履職。拓展專家管理范圍,全面加強供應商資質能力核實﹑關鍵點見證等專家管理。強化各單位專家管理的考核評價,落實主體責任。
電力公司應在現有物資集約化管理基礎上持續進行轉型升級,向物力集約化管理的新高度邁進,進一步提高電力服務水平,提升物力資源的戰略地位,挖掘物力資源的經濟價值,建設成具有國家電網特色的創新管理體系。
[1]楊寧,亓銳.基于保障供應的電力物資供應體系研究[J].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6):72-74.
[2]熊鵬,賀燕超.如何建立有效的物資供應體系[J].物流科技,2005 (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