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禹涵
澳連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
論生態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融入
黃禹涵
澳連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
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生產、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舒適,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水污染等環境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對于自身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等的反思,從而促進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快速發展,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也由此獲得了廣泛關注。不斷增強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對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生態理念的概念與特征進行了分析,并且對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設計提出了建議,期望能夠促進生態理念更好地融入環境藝術設計。
生態理念;環境藝術;設計;融入
1.1 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
所謂環境藝術設計,不是一個單獨的概念,它是環境﹑藝術與設計三者的結合體,這三者相互結合又相對獨立,要對環境進行藝術設計,就必須將這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就環境來說,環境并不只指空氣﹑動植物﹑水等客觀因素,它還包括原則﹑理念﹑規范等主觀因素,它是一個巨大的范疇;其次是藝術,藝術并沒有一個標準的概念,但是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從自然出發,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做到這點就可以稱為藝術;最后是設計,設計是指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運用環境的承載力﹑光學﹑力學等因素,對周邊的環境進行設計與開發。
1.2 生態理念的特征
生態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主要指的是人類與外部環境保持一種和諧共存的狀態,其具有高效性﹑多樣性﹑持續性﹑循環性的基本特點。環境藝術設計的前提是保證人類有良好的生活質量,以及與之配套的各類功能能夠有效﹑正常地運作,最終達到資源的合理﹑循環利用。生態理念的應用是環境藝術設計的關鍵步驟。
2.1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注重生態保護與生態恢復
一方面,要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注重生態設計與保護,也就是運用生態學原理來指導環境藝術設計,以此促進生態系統的平衡,維持物種的多樣性,保證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與此同時,設計師還要利用生態設計手段,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人為干擾和破壞,自覺保護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保障環境生態系統的持續﹑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要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注重生態恢復與促進,也就是利用生態系統自身的恢復能力實現生態恢復與改善。設計師要探索用生態的方式,深入思考如何運用環境藝術設計的方法和手段,對被不斷增加的廢棄物占領﹑被生產生活破壞的場所進行生態修復。
2.2 使用天然的材料
需要運用各類天然的材質,天然的材質不僅能夠提高整個設計的質量,還能夠與生態理念進行完美的融合。在進行材料的選擇時,要盡量選擇一些天然無污染的材料,并了解每一種材質的實際使用效果和屬性,針對材料的特殊屬性來進行有效的加工,充分利用各項材質,既實現有效的設計,又能夠將設計與環境保護進行有效的融合,促進天然材料的高效應用。為此首先需要了解材料的內在構造和屬性,分析材料的制作以及加工,真正的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將環保生活以及設計進行有效的融合。
2.3 與天然環境相適應
尊重自然準則也是環境藝術設計應用生態理念的一大重點內容,通過在藝術設計中尊重自然﹑讓自然生態環境發揮出其自身的自我修復與調節能力。以此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為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提升其自然生態環境的自我平衡能力與可持續發展成效。因此在實際設計﹑實踐中應本著促進自然發展優先于人為干預的思路,在做環境藝術設計時減少對生態系統的過多保護性規劃,盡可能讓自然生態環境通過自我進行修復與調整。設計之中遇到各類復雜的環境問題時,也可以在天然的環境基礎之上進行美感的藝術創造。保障現有的設計既能體現出一定的個性魅力,還能夠真正的利用各種天然環境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設計氛圍。
2.4 重視環保設計
環保是當今日漸被人重視的主題,重視環保的最終目的就是改善環境和節約資源。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環保設計是應用生態理念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它要求設計師充分了解當下環境,考慮低碳生活與能源消耗量等問題,節約資源﹑改善環境,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使節能與環保成為衡量環境藝術設計的標準。
2.5 堅持以人為本
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就是為人服務。所以,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將人作為設計的主體部分,再綜合考慮其他各方面的需求,由此確保環境藝術設計能夠向舒適﹑安逸的方向發展。環境藝術設計應該關注殘疾人﹑老人﹑兒童﹑孕婦等特殊群體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方便。
2.6 注重生態開發與能源利用
能源循環﹑物質再利用應該貫穿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始終,設計師要盡可能開發﹑利用各種再生性資源,實現對設計對象資源﹑材料的循環利用﹑功能拓展。首先,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建材廢棄物的再利用和自然循環系統的構建。如:在德萊塞特爾設計的柏林波茨坦廣場中,地塊內的建筑都設置了專門的雨水收集系統,廣場的水景用水﹑衛生潔具的沖洗﹑植物的澆灌等用水都來自于收集的雨水,成為資源開發﹑廢物利用的典范;其次,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要重視發展可持續的處理技術,尊重自然發展過程,強化場地的自我維持。再次,要重視能源的高效利用,包括控制化石燃料類能源的使用量,提高住宅的隔熱性能,充分利用太陽能蓄熱,利用垃圾焚燒余熱的能源系統,等等,都是高效利用能源的探索和嘗試。
總而言之,伴隨人們生態環保意識的發展提升與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提高,相應的生態理念也成為環境藝術設計的一大趨勢與指導性思想。這就需要藝術設計者通過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體現生態理念,以此提升其設計的生態保護作用,實現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維護與發展,并促進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之間的和諧共處。
[1]李奇.論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問題[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01:30-31.
[2]王博.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理念的有效融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02:149-150.
[3]余斯婷.試論如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J].藝術科技,2014,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