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偉
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武清區國土資源分局
關于GPS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探討
周 偉
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武清區國土資源分局
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使得當前工程建設項目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當中。將GPS技術在地籍測繪工作中進行應用,給地籍測繪領域帶來了技術性的革命,GPS技術以其自身的優勢在地籍測繪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積極使用GPS技術,積極發揮GPS技術的實時動態測繪優勢,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其在控制測繪中地籍的應用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GPS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
GPS;地籍測繪;應用
GPS技術是當前常常被應用的全球定位系統。近年來,GPS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其原因在于GPS技術自身擁有一定的優點,它能夠實現全天24h定位,同時具有較高的精度與效益,自動化運行能力強等等。與此同時,GPS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在測量工作當中,例如被應用在航空攝影測量工作中、工程變形測量工作中等等。伴隨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對物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企業要想更加穩步的發展,必須要確保其生產的質量,尤其在煤礦企業發展中,作為規劃與開采礦物的基礎,測量技術是保障煤礦產業質量的前提所在,并且該技術在煤礦產業中擁有極高的地位。
地籍測量在測繪行業中可謂是最復雜繁瑣的類型之一,其定義為獲取和表達地籍信息所進行的測繪工作,其基本內容是測定土地及其附著物的權屬、位置、數量質量和利用狀況等。地籍測量數據的采集主要包括地塊的地理坐標數據的采集和地塊屬性數據,而GPS技術對于這兩類數據的采集均能良好地完成。并且相比傳統的測繪方式,GPS則在測量精度、測量效率、費用支出和環境適應性方面更具優勢,因而GPS技術也是目前測繪工作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項定位技術,在地籍測繪的控制測量和數據采集應用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地籍測繪工作量大且復雜,對測量結果的精確性和技術性要求很高,而GPS技術以其定位精確、操作便捷、全球覆蓋、持續高效作業以及良好的環境適應性使地籍測繪中的很多問題都得到了良好的解決。
2.1 定位和測量精度高
GPS采用衛星信號傳輸和載波相位測量原理進行靜態相對定位,測量無需通視,在沒有現成基準控制點的遙遠地區能進行高精度的定位計算,且避免了很多人為操作造成的誤差影響,不受人眼視線的限制,應用RTK測量,精度控制可達到厘米級。
2.2 工作效率高
隨著GPS接收機的不斷改進,以及計算機繪圖和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GPS技術在地籍測繪中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一方面高度的自動化降低了野外測量人員的勞動強度,并且使測繪操作更加簡便,實現了信息數據的自動接收、自動存儲,減少了繁瑣的手工計算和數據記錄,確保了地籍圖的高效繪制,提高了測繪工作效率。
2.3 降低了費用
GPS測量無需控制點間的通視,這樣不僅省去了建造標志物的大量費用,操作過程也不需要很多的人手,從而大大降低了測量成本。全天候作業則是GPS相對于傳統測繪技術最大的優勢所在。GPS測量對環境要求不高,只要可以進行電磁波傳送即可,不易受外界天氣等自然因素的干擾,具有全天候作業的特點。正是基于以上特點,使得GPS技術成為了地籍測繪中最具代表性的現代化測繪技術。
3.1 GPS在地籍控制測量中的應用
在地籍控制測量中應用GPS技術,能夠極大地推動地籍測繪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準確呈現地籍測量控制工作點的靈活性與精度層面。將其與RTK技術有機結合,地籍測繪之間無需通視,打破了傳統地籍測繪中選取測量點的局限性,但精度不會受到影響。在傳統地籍測繪中,采用三角網能夠滿足地籍測繪要求,通視采用相關權健能夠針對性地處理該技術網布的精度甚至地籍測繪的范圍需求,在采集原始地籍數據過程中也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3.2 數據處理
3.3.1 觀測數據的預處理應用。GPS技術進行城鎮地籍控制測量,首先就要對原始觀測數據進行預處理,解算出各基線向量,然后對同步邊觀測數據檢核、重復觀測邊的檢核以及環閉合差的檢核,并且要求三種檢核均應滿足設計書和現行GPS測量規范的精度指標要求。GPS數據預處理是對原始觀測數據進行編輯、加工與整理,分流出各種專用的信息文件,為進一步的平差計算做準備。當觀測任務結束后,必須在測區及時對外業的觀測數據質量進行檢核和評價。
3.2.2 觀測數據的后期處理。預處理完畢,根據預處理所獲得的標準化數據文件,便可進行觀測數據的平差計算。首先進行GPS網的三維無約束平差。然后,利用三維無約束平差后可靠的觀測量,根據實際要求選擇在國家坐標系或城市坐標系下進行二維約束平差。
3.3 GPS測繪技術在土地利用變更調查和動態監測中的應用
GPS技術應用在地籍測繪工作之中,能夠使用實時動態測繪的方法,這種方法又被稱作是RTK,主要是在地面測量點中安置一個GPS接收機,將這個GPS接收機和衛星進行連接,這樣能夠對測量的信息進行及時獲取。GPS衛星在收獲到信息之后,還能夠將信息及時傳送到測量流動站和中心測量站中。通常情況下,測量流動站不僅需要對GPS的衛星信號進行有效接收,同時還需要接收到其他的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全面有效的整合,通過GPS導航的原理,能對各項信息進行有效的對比和分析,從而獲取到流動站的具體位置信息,當這些信息全部進行回傳之后,能夠作為實時動態測繪的重要參數,從而做好相關的測繪工作,實現測繪目標。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GPS定位系統在地籍測量中已被廣泛利用,其具有很多優勢,能夠進一步提高地籍測繪的效率,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王雪松.GPS技術在土地測繪地籍控制測量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2016,18:4.
[2]唐麗.GPS-RTK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展望,2016,19:165.
[3]鄺文興.GPS水準及其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J].同行,2016,11:40.
[4]吳風華.GPS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