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
跨境電商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王麗麗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社會逐步發展,也帶動了跨境電商的發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職院校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新人才,唯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所需。基于此,本文探討了跨境電商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跨境電商;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跨境電商這一行業發展極其迅速,但是相關的專業人才十分欠缺,無法滿足當今的社會發展所需,而且國際貿易專業的教育模式還有較多問題存在其中,所以十分有必要改革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
當前,高職國際貿易專業所設置的課程體系并不完善。在實際教育中,外貿函電教學和商務談判教學等傳統的教學內容為教學側重點,但是在跨境電商背景下,對人才提出的要求更高,要求人才不僅要掌握基礎知識以及相應操作技能,還要求人才了解處理圖片的技能以及網絡推廣技術和網絡營銷技術等實踐的內容[1]。與此同時,人才在實際學習中還應具備長遠性的目光,可準確地判定國際市場動態以及市場需求。另外,其還需了解不同國家多種文化形態以及消費者的喜好。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以往所設置的課程體系已無法將適應人才培養的需求,也無法再發揮應有的教育作用,所以高職院校需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結合市場的崗位需求以及人才需求,改革并完善當前的課程體系[2]。
國際貿易專業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院校并沒有給學生提供較多的實踐鍛煉的機會。這幾年,不管是進出口規則還是外貿市場規則都出現了較大變化,但由于軟件數據未及時更新,致使學生的實際操作同商務環境脫節,對學生提升實踐操作能力極其不利[3]。與此同時,在展開校外實訓時,由于專業原因,難以找到對接學生專業的實訓企業,或者學生僅在實訓中做些輔助工作,并不能參與到核心的企業工作中去。此外,在實際的跨境電商操作中,沒有對應軟件在教學模擬中適用,即便條件充足的院校可讓學生操作于跨境電商平臺,但因學生沒有貨源優勢,沒有資金經驗,難以保障接單率,極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致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4]。
在創新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時,首先需做的即不斷優化以及完善現有的核心專業課程體系,從實際的培養人才的現狀來看,很多學生知識接受能力較強[5],掌握了較多的外貿知識,但是并不了解同跨境電商相關的操作內容。為了將這一問題解決,在實際優化教育體系時,還需多增加一些內容,包括操作跨境電商平臺的內容和跨境網絡的營銷知識以及契合于社會需求、行業發展的國際物流操作的專業內容。在具體實施教育中,教師需要求學生將相應搜索引擎應用、推廣規則掌握,使其在具體操作中可對國際物流以及網絡營銷工具進行選擇,并基于此,選用合理物流形式來配送相應內容。此外,為了讓學生基于跨境電商背景下更好地對實際的商品物流銜接問題進行處理,了解相應在線推廣行為,要在原有課程體系中增加對應基礎內容。比方說在《國際貨運代理實務》教學時,可增設國際快遞以及小包郵遞等基礎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除了可讓學生掌握應具備的專業技能,還可讓其在跨境電商的平臺上更高效地展開國際貿易業務[6]。
在實際設置課程時可對立體化方式進行應用,有機結合信息化環境的網絡資源和相應傳統課程的基礎資源。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應用網絡方法以及其他方式可構建教學知識,讓其以一體化課程教學形式呈現出來。比方說,在理論的平臺操作課程中可對網絡進行利用,要求學生于網上展開自主學習[7]。而為了提升學生職業素養,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職業技能,需增加實驗課程比重以及實訓課程比重[8],為學生今后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在培養專業人才時,由于跨境電商行業對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專業基礎知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在展開教育時,高校應滿足社會發展所需,豐富教學內容,展開專業人才的相關教育。實際改革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同地方經濟發展特點相結合,并且要不斷地在院校中引入相應企業的實際貨源以及具體項目。這樣學生就可通過跨境電商的基礎平臺,借助企業賬號信號展開代理活動,在發展當中助于企業展開相應的線上下銷售。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借助操作就可將實際的推廣產品活動完成,并可使外貿基礎的商品運營條件得以完善。與此同時,校企合作需在培養人才的整個過程中貫徹始終,可在校內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院校和企業一起對學生實施技能培養,或者校企雙方共同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制定,對人才培養的進程和規格以及目標進行培養;一起對教材以及課程進行開發;對學生的畢業實習以及頂崗實習進行指導,在第一實踐反饋和交流,進行過程的跟蹤管理;一起對質量考核的標準以及評價方式進行制定,并評價培養人才質量以及教學整體效果,讓企業文化以及學校文化共同熏陶學生。此外,還可對實際外貿職場環境進行搭建,確保實踐教學一體化的做、學、做得以實現。通過這樣的方式,可有效地保障專業教學的效果以及人才培養的效果。
還有,在實際應用當中也可將外貿工作室建立起來,在此基礎上可鼓勵學生創建運營團隊,并在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中積累經驗,掌握更多相關的實踐知識。或者可讓學生在一些外貿平臺上進行自主創業,這樣不僅可使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及實踐操作能力提升,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外貿創業的基礎能力以及就業競爭力。而且在進行實踐中,學生可從中得到一些報酬薪資,可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創業積極性以及學習積極性。
在培養專業人才時,校企深入合作模式的應用以及推廣,不管對企業來講、院校來講還是學生來講都極其有力。對于企業來講,應用這一模式,可使自身銷售渠道得以拓寬,而且還可促進新時代背景下企業的升級轉型,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模式的應用可將人才缺乏、人才難以引進的難題妥善地解決,從而給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而對于院校來講,這一教學模式可促進傳統培養人才教學模式的改革,可拓展教師的專業視野,提升教學水準和教學質量。而對于學生來講,可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綜合能力、專業能力,而且可擁有較多的實踐機會,并在實踐中累積到更多的經驗,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
為了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創業型人才,高校需加大力度引進先進人才,并培訓現有教師,打造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為展開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方面,高校可推薦一些教師掛職于企業,并參與相應的兼職活動,這樣可讓教師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提升其操作實踐能力。另外一方面,高校在建設課程體系的課程中,可請來一些專家到校授課,鼓勵教師參與其中,這樣能夠提升教師基礎的思想認知,還能夠讓教師了解到社會的發展需求,從而結合實際調整教學內容,確保教學的針對性,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將教師缺乏實踐經驗這一問題妥善解決。
在跨境電商背景之下,高校需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在培養人才這一過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構建創業的實踐平臺,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創業,高效融入創業教學以及專業教學。比方說,可創建跨境電商的孵化創業基地和創業工作室以及創業淘寶街等等。第一,創業淘寶街,通過創建創業淘寶街可使學生創業熱情得以調動和激發,提升學生創業的認知,而且創業淘寶街無需對參與門檻進行設置,學生有創業意向便可申請以及加入,而后用到課余的時間展開創業活動。第二,創建電商工作室,當工作室在運作時,要緊密地結合學生專業,并邀請企業專家擔任創業顧問,由院校內教師牽頭組織,對企業項目進行承接,明確各方的責任,分工合作,確保電商工作室順利地運營運作,互助共贏。最后,創建跨境電商的孵化創業基地以及平臺,這對人才提出的要求較高,要想入駐其中,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運營項目的能力,還得通過院校和創業專業多種考核,這一基地重點偏向于高技能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上,可給社會輸送更多復合型的應用型人才。
這幾年,國內的經濟水平獲得了高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對人才所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跨境電商的背景之下,需從優化課程體系,深化校企合作、打造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等方面著手不斷完善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唯有這樣才能夠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化改革,給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為國內的經濟發展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1]吳敬茹,申麗坤,馮建偉等.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建設[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16):141-142.
[2]葉善椿.跨境電商視角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分析——以東莞為例[J].物流科技,2017,40(7):157-159.
[3]王芳.“以賽代考”考核方法在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探索——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1):159-160.
[4]董琴.“理實一體化”模式對人才培養影響及路徑研究——以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2,14(2):11-13.
[5]唐艷紅.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調研分析報告——以湖南工程職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5):68-70.
[6]朱方.安徽外貿發展對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啟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2(3):184-186.
[7]張天華.內容依托教學理論視角下的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探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26(8):124-125.
[8]方巧云.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優化版“先學后工”模式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12,14(9):73-76.
王麗麗,女(1978-),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省級專業帶頭人,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
“跨境電商”背景下高職國貿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Y201636543(必須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