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彬
濟南鐵路局設計所
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布局規劃研究
陳 彬
濟南鐵路局設計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鐵路貨物運量增長幅度較大。但近幾年隨著煤炭、礦產等大宗貨物運量的減少,集裝裝箱運輸這種高附加值的運輸方式對于增加鐵路運營收入就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滿足急劇增長的集裝箱運輸需求,集裝箱辦理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集裝箱辦理站的作業規劃布局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其格局規劃不僅影響貨物流通效率,還關系到貨物運輸成本控制,因此,提高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規劃水平,可有效提升鐵路運輸網絡運作效率,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
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布局規劃
1.1 集裝箱物流中心基本功能
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是指根據地方物流發展環境,在建設過程中與當地物流園區規劃緊密結合的一種集裝箱專辦站。物流中心至少有鐵路、公路兩種以上運輸方式,通過各種運輸方式的緊密銜接配合,提高地方物流水平和效率。物流中心根據市場需求,實現集裝箱、快運、特貨等業務的有機結合,提供干線中長距離運輸和區域貨物集散、儲存、包裝與流通加工、中轉換裝、多式聯運、信息服務等物流服務功能。
1.2 提供現代物流服務
現代物流是指將信息、運輸、倉儲、庫存、裝卸搬運以及包裝等物流活動綜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務是盡可能降低物流的總成本,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是現代物流體系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除應具備傳統物流體系中基本功能以外還需要增加其他個性化服務,諸如:“門到門”服務;為貨主提供實時貨運信息查詢、咨詢服務;集裝箱以及貨物實時定位服務等。
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開展的現代物流服務,需以物流設施設備為基礎:設備設施要有較高的自動化水平、要建立綜合的計算機網絡平臺、較好的信息管理系統支持、專業的鐵路運輸和現代物流管理人員等。
2.1 集裝箱物流中心規劃影響運行效率
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與傳統的集裝箱辦理站不同,在設計、功能、運輸組織方式和管理方式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是鐵路集裝箱運輸網絡中的重要環節,對整個網絡的運行效率有直接影響。集裝箱在站內有序、高效、通暢的流通也是鐵路物流中心高效運行的集中體現,而集裝箱的高效流通則是以龍門吊、正面吊、集裝箱運輸卡車、叉車、箱場、道路等的合理規劃和配置為基礎的。
2.2 集裝箱物流中心規劃影響經濟效益
從投資角度看,集裝箱運輸不僅是一種高效的運輸形式,更是一種資金密集型實體,其建設需要的成本投入較大,主要表現在占地面積大和大型設備多兩個方面,若不對集裝箱物流中心進行科學規劃,勢必會加大成本投入,降低鐵路運輸部門的經濟效益。
3.1 近距離原則
中心站內集裝箱流動的距離最短,以最少的水平運輸和搬運量,使集裝箱以最快的速度通過中心站進行中轉換裝,滿足貨主的要求。
3.2 滿足集裝箱作業流程要求原則
集裝箱作業有固定的流程要求,中心站布局要有利于集裝箱作業流程,有利于各作業區協調配合,使中心站的整體效率最高,成本最小。
3.3 系統優化原則
集裝箱裝卸搬運量大的作業區應靠近布局,而集裝箱裝卸搬運量小的作業區可布置的遠一些,同時盡量避免集裝箱作業迂回和倒流。布局優化時要考慮各作業區內的機械化、高效化、箱中心站的整體化和系統化,使中心站的整體效率最高。
4.1 需求預測
物流需求包括貨運需求、倉儲需求、配送需求等等。其中運輸是物流活動中極其重要的環節,對其進行需求預測的意義在于保證貨運供給能力與需求之間相對平衡的依據,使物流中心活動保持較高的效率和效益。在一定時期內,當貨運能力供給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時,將對需求產生抑制作用;當貨運能力供給超過這種需求時,則造成供給浪費。因此,貨運需求是貨運能力供給的基礎。
4.2 基礎建設規劃
4.2.1 主裝卸作業區格局規劃。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主裝卸區由裝卸線、主箱場組成,裝卸線用于集裝箱專列的停放、裝卸作業,一般設置兩條;主箱場要滿足列車到、發和集裝箱車取、送作業的需要。主箱場常用裝卸方式為龍門吊和正面吊兩種,使用龍門吊裝卸需設置懸臂,汽車通道設在跨內靠走行軌一側較為適宜;若不設汽車通道,裝卸線可在跨內居中設置。跨度內汽車通道寬度至少為7.0m;主箱場箱位邊緣到裝卸線中心距離至少為2.5m;箱位端部邊緣到龍門吊走行軌端的距離不小于龍門吊寬度與箱位長度各半之差再加2.0m;若采用正面吊,則縱向作業通道邊緣到裝卸線中心的距離為2.5m;每一裝卸作業區兩側可設置兩排箱位,箱位端部邊緣到兩端道路邊緣的距離不少于10.0m。
4.2.2 輔助箱場設置。主裝卸區以外的箱場統稱為輔助箱場,主要用于存儲不同性質的集裝箱,如待修區、冷藏區、專用區、清洗區、備用區以及空箱區等。集裝箱可按照功能、尺寸進行堆列排放,并對各個箱位的行號、列號、層號、堆號進行標志,便于查找。
4.3 運作管理
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運作管理的目標是提高各流程節點作業效率、降低作業成本。中心站運作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流程優化、卡車路徑優化以及箱位分配。其中,流程優化是從戰略角度,對屮心站集裝箱到達、發送、中轉以及整體作業流程進行審查,找出薄弱環節并予以改進。集裝箱卡車的搬運工作貫穿于整個中心站的作業過程,是集裝箱進出中心站的載體,同時也是實現集裝箱在主裝卸區與后方堆場之間流轉的重要工具。集裝箱箱位用以堆存待轉運、發送或交付的集裝箱,由于箱位在站內所處位置不同,因而使得各裝卸機械和運輸設備的走行距離不同。通常,為保證作業效率,選取距離較近的箱位用以堆存集裝箱,但實際操作中,集裝箱的種類以及提取時間均有所不同,為在集裝箱提取過程中減少翻箱或倒箱次數,需要對箱位進行合理分配。
總之,合理設計物流中心的布局方案,在降低建設成本的同時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保障鐵路物流中心的自身發展成為當前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因此還需進一步加強研究。
[1]韓琨.鐵路物流中心功能區布局方法分析[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3,05:35-39.
[2]冉雄英.北京鐵路樞紐物流中心規劃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3,0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