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教務管理?即指在學校實施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常規管理手段,它是在原有的教育規章的基礎上,通過使用有效的管理方法,通過相關教務人員運用協調、組織等手段,以高效、高質完成每一個教學任務為最終目的,實現全面、專業、高素質人才的培育。
(一)政策性。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都有可能影響高校教育管理的實施過程,因為教務管理實質即是國家各項政策貫徹實施的過程,它的貫徹實行必須能夠有章可循。各個高校的教學規章,乃至國家的各項政策,都需要高校的教務管理人員進行長期不斷地學習與知識更新,這樣才能在教務管理實施過程中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
(二)有序性。教務管理的整個過程應是規范有序的,是一個多層次發展的動態流程,有很明顯的序列性與周期性。在它發展的每個環節都應遵循一定的計劃和規律,否則就會很難維持教學秩序的正常有序進行。
(三)連續性。教務管理的過程應是連續又循序漸進的,在它的每個階段和環節中,主體的走向應該是大體一致的。盡管在這期間,可能會產生新的問題、新的狀況,但依然可以遵循教務管理的工作計劃表有序開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學管理工作應該一直連續進行,中間不能有斷續、脫節的情況。
(四)復雜性。高校的教務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且所包含的內容非常龐雜。不僅應包含到課程表的編制計劃、校園內外每個考試的組織管理、學籍管理工作、教學質量的常態監督、教材的購買與發放等等。從領導做出決策到決策的貫徹執行以及工作開展中的每一環節,都需要通過參與教務管理人員進行組織管理,他們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一)教務管理的權責不明晰。在高校的各個職能部門內部,教務部門主要負責學校的教學及其各項事務。但是由于教務管理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相關職能部門的權責劃分并不清晰,教務工作本身也很容易同其他職能部門產生沖突,因此就會使得教務管理的權責利劃分不明確,各個職能部門之間不能很好地合作,甚至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使得教務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影響其職能作用的發揮。
(二)激勵機制不健全,相關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在教務管理工作的具體實施階段,很多高校并沒有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相關的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主動性不高,往往是領導布置什么工作才會去做什么工作。而且在實施教務管理的過程中,情況通常復雜多變,對于怎樣提高教務管理的效率效能很少有深刻思考,不利于教務管理效能的有效發揮。
(三)教務管理工作效率效能低下。我國大部分高校都是屬于事業單位,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導致工作效率往往不高,同企業單位相比有較大差距,工作節奏普遍比較慢,導致人浮于事的不良現象產生。而且各個高校有很少能夠對管理人員進行有效地監督與管理,加上激勵機制的匱乏,導致教務管理工作者產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去主動做工作,積極主動性很差。
(四)教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健全的教務管理制度能夠為高校的教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運行提供根本保障。有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在開展工作時才能夠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這樣才能夠在發生突發情況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及時排出問題。然而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教務管理制度依舊不夠健全,導致教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常常在沒有制度約束的情況下進行,不利于教務管理的規范化進行。
(一)進一步明晰各職能部門的責權利劃分。各個職能部門應明確其責任權利范圍,這樣才能避免出現責任互相推諉的現象。為此,應從教務管理工作和宗旨、總目標、計劃的制定、貫徹施行、監督檢查、總結講評等各個環節進行明確的劃分,使得各個職能部門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形成一個有序合理的工作機制。同時應進一步劃分好管理的層次、使得分工合理、目標明確。
(二)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提高工作人員內在工作動力。應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教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于業務能力強、道德素質高的管理人員應及時進行獎勵,并同職位的晉升相掛鉤,這樣才能有效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創造出留住人才、尊重人才的工作環境。同時,對于那些業務能力素質差、人浮于事的管理者,應進行相應的懲罰,且不考慮職位的晉升。各高校也可在平時積極開展教務管理定期評比工作,評選出表現突出、業績能力強的優秀管理者,并同加薪、獎懲相掛鉤,進一步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
除此之外,還應該為教務職工的長期發展做長遠考慮,使他們感受到職業幸福。應在高校內部營造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給予廣大教職員工人文關懷。這就要求高校的管理層積極關注廣大教職員工的職業生存與發展現狀,能夠為他們的職業發展做長遠打算。可以積極鼓勵教職員工進一步進行學習和深造,并將學習考核同職位發展與晉升相掛鉤,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應進一步關注教職員工的職業幸福感,將職業幸福建立在良好的職業發展基礎上,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加強對廣大教務工作者的培養。
(三)進一步提升教務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教務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是有效發揮其應有職能的關鍵所在。管理效率的提升主要是管理方式方法的合理選擇與有效運用。在教務管理的整個環節中,不能只是對教務管理進行簡單的操作,而應該適時適地發揮對廣大教職員工以及對各項事務的管理藝術。按照教學規律,應進一步對時間進行科學合理地支配,按照事務的輕重緩急,抓住重點進行計劃得當、步驟有序、組織嚴密的管理工作,從而提升管理效率。
首先,應制定完備的教務管理工作流程。所謂工作的程序化,就是指將管理工作當成一個獨立又相互聯系的有序的管理系統,使得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都能夠緊密相連、高效運行。其次,應進一步明確教務管理工作的思路,強化人員的效率觀念。教務管理工作應貼近現代化,工作節奏應進一步加快,避免人浮于事的現象。提倡有計劃地開展工作,避免盲目開展;提倡工作開展的超前性,防止工作拖拉、散漫進行;提倡按照事務的輕重緩急,進行合理有序的工作,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進一步健全教務管理制度。健全的教務管理制度能夠為高校的教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運行提供根本保障。教務管理工作的常態化有序運行,需要有制度作為基礎進行有效地約束。教務管理制度能夠有序建立的關鍵即是對標準、規范的科學確定及對相應規章的有效執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教務管理工作應努力追逐的目標。進一步健全教務管理的制度,就應該緊緊圍繞管理的最終目標,明確工作開展的各個環節,最后制定好一套完善可行的管理方案。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區分好教務管理工作的職責劃分與覆蓋范圍,同時又能進一步提升教務管理的工作透明性,方便廣大師生對教務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監督,從而進一步規范教務管理工作的進行。同時,由于教務管理的各個工作階段都是不斷變化的,因此應根據不同的工作階段,隨時對不合理的部分進行適時的完善。
(五)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提升教務管理效能。當前,我國各個高校都普遍擁有屬于自己的教務系統,這個系統中包含著廣大師生的基本情況信息、教學計劃、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安排、教學資源、成績記錄、學籍管理、教材管理等等方面,因此可以看出,高校的教務系統是整個教務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務管理工作各個環節的有序開展,教學任務能否真正有效落實,所反饋的教務信息能否真實準確,都依托這個系統平臺進行。把教務系統的管理工作進行合理有效分解,有計劃地對各個環節進行快速完善,才能保證教務管理工作者能夠高效開展工作。
同時,教務系統本身也應是適用于廣大師生的系統。每名師生都應能夠通過登錄教務系統尋找到同自身相關的真實信息,這樣一來,教務系統才能夠扮演好“橋梁”的角色,使得教務管理者同廣大師生之間進行有效及時的溝通。教務管理工作者應及時運用教務系統,將有關信息通知給廣大師生,同時廣大學生也能夠通過教務系統向管理者反饋教學質量信息,老師可以通過教務系統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并傳達給教務工作者。如此一來,教務管理工作者才能夠通過教務系統,實現與廣大師生的雙向溝通,這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及時提出改革方案,改善教學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種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起來的教務管理系統本身能夠極大地激發教務管理的活力和創造力,使得教學行政工作的開展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辦公室、教室中,而可以不再受環境、時間的限制,實現實時的網絡化溝通,不但能夠使得反饋更迅速有效,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務管理的效能。
規范、有序、高效的教務管理是我國各高校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有效提升教育水平,培育全方位人才的重要支撐與保障。教務管理工作在廣大高校的教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起著“橋梁”的作用,對于高校行政管理者同廣大師生之間具有信息溝通與解決問題的關鍵意義。良好的教務管理才能夠進一步促進高校教務管理的只能提升,保障高校內部各個信息溝通的暢通無阻。因此,應在理清我國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的現狀基礎上,針對所查找的問題進行及時地排除。進一步明晰各職能部門的責權利、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提升教務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健全教務管理制度、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提升教務管理效能,保證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有序運行,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打好堅實基礎。
[1]劉爽.論民辦高校教務管理工作規范化建設[J].藝術科技,2014,27(06):318.
[2]林強文.淺談高校教務管理工作規范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03):231-232.
[3]王一華,姜麗清.教育體制改革下高校教務管理模式探析[J].當代教育科學,2012,(2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