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邊境口岸建設以來,內蒙古在口岸經濟發展方面已取得很多經驗。在此背景下,二連浩特作為新興發展的口岸城市,在相關研究基礎上利用SWOT分析法對其口岸經濟發展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在口岸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優勢、不足、面臨的機遇和未來發展的方向等,并總結如何構建二連浩特市特色口岸經濟發展道路,對發掘二連浩特市優勢,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及對相關研究口岸經濟發展的地區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SWOT分析 口岸經濟 發展思路
一、引言
在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邊境地區已不是毗鄰兩國間原來限制跨邊境生產要素、商品、服務和資本自由流通的障礙,而是國家間經濟、文化交往接觸面和優先發展的前沿地帶。二連浩特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正北部,和蒙古國扎門烏德市隔界相望,是我國對蒙開放的最大的陸路口岸,也是古老的茶路驛站、更是著名的恐龍之鄉。二連浩特市經濟發展主要特點自2014年獲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以來,既面臨很多機遇,也伴隨著很多挑戰。
二、二連浩特市口岸經濟SWOT分析
(一)優勢
第一,突出的區位優勢。二連浩特市的口岸經濟具有突出的區位優勢,具體體現在其地理位置向南:距呼和浩特410km,距北京720km;向北:市區距中蒙邊境線僅4.5公里,距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714km,距俄羅斯首都莫斯科7623km,是作為對蒙古國開放的最大的陸路口岸,是實施向北開放戰略的重要沿邊城市。
第二,積極的政策優勢。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于2010年同意設立,并在2016年投入運營的二連浩特邊民互市貿易區,這是在中蒙邊境城市設立的首個邊民互市貿易區,為擴大向北開放搭建了重要平臺。
2016年,二連浩特市2項目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推進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和《推進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重點推進項目(2016—2018年)》(簡稱“振興東北三年滾動重點推進項目”),這表明國家對二連浩特市發展的重視度較高,并肯定了二連浩特市對口岸經濟發展中起的重要作用。
2016年,二連浩特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蒙古國籍學生獎學金的實施辦法(試行)》,市教育局成立留學生管理科,更加鼓勵蒙古國學生到二連就讀,積極促進了兩國之間的文化教育的交流,二連浩特對外開放和交流合作水平不斷提高。
第三,鄰國發展環境。作為蒙古國東南部邊境城鎮,扎門烏德與二連浩特相距僅有9公里。2003年,蒙古國議會通過《扎門烏德經濟自由區法律地位法》,規定在此處建立工業、貿易、旅游、休閑一體的自由區,雖然并沒有看到實際的自由區的實施運營,但不難看出,蒙古國也重視扎門烏德的發展,并借此加強對中國的貿易往來。
二連浩特可以借助蒙古國的“普惠制”待遇與扎門烏德甚至其他蒙古國地區協商進行跨境辦廠,進行兩頭加工可以節約成本,來達到擴展貿易市場或擴大貿易規模或種類。
(二)劣勢
概括為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落后:
首先,二連浩特市環境條件較差,資源開發利用較為落后,沒有為口岸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二連浩特地標無河流水系,地下水儲量較為有限,降水量又少,風既頻繁力度又較為強勁,致使當地荒漠化嚴重,所以二連浩特市不宜開采或開發礦產資源。以二連盆地呼仁布其油田礦山為例,其土質松散,保水性能差,沙化明顯,而且由為較落后的開采對當地帶來較嚴重地質環境問題。[1]
其次,產業發展不合理,沒有形成特色、優勢的口岸經濟。根據二連浩特近
5年的數據分析,以加工貿易為例,2011年的鐵精粉的生產僅為58.8萬噸,但生產能力達190萬,2013年其生產85萬噸。在2015年建成200萬噸生產力的鐵精粉項目造成產能過剩。再者,以旅游業為例,旅游產業鏈不完善,各個景點甚至各個相鄰地區的點對點的交通連接線路不夠緊密;片面強調旅客的數量及讓游客消費和購物,而忽略了其內容的豐富創新和服務質量;缺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資金,迎合文化旅游市場需求的綜合能力不足。
再次,基礎設施不完善,難為口岸經濟發展提供保障。一方面,由于二連浩特不完善,阻礙了各個產品或要素的流通速度,增加了相關貿易和運輸成本。而且,如果當地的任何資源都無法轉化為經濟要素,就沒有其經濟和發展可言。另一方面,市內的城市基礎設施條件正逐步改善,但其速度和質量不能達到或滿足生產、社會等各方面發展的要求。比如二連浩特市雖然有空、路交通運輸網絡,但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承載力也有限,沒有規范化管理。
最后,民生和社會事業發展落后,難為口岸經濟發展提供后續動力。民生方面,民生服務意識缺乏,建設發展落后。環境衛生方面,忽略當地特點,選用不宜種植的綠化植物造成當地居民產生過敏或鼻炎等;而且其質量有待提高,如衛生事業方面,一方面由于不重視或不到位,醫療診治水平較低,服務質量有待提高。教育文化事業方面,教育投入、重視程度較低,教學資源緊張,辦學條件有限。
(三)挑戰
主要是側重于與其他周邊口岸城市的發展、競爭關系和國家政府對二連浩特口岸經濟發展的期望。第一,由于大多口岸城市功能定位和發展布局雷同,導致形成惡性的競爭關系。二連浩特市不可避免地也存在這種情況。一方面,可能造成流失顧客或者不計成本地壓低價格,不利于形成合理分工、協同發展的形勢;另一方面,由于對外依賴性較強,尤其受到蒙古國經濟狀況的影響面臨很大挑戰。第二,如國家規劃提出的“3235”發展思路,雖然明確了今后的發展方向和定位,但更是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大責任和挑戰。
(四)機遇
首先,區域一體化格局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特征,而且其趨勢在日益加強。二連浩特市與鄰國蒙古國或周邊城市形成的多方位的格局,為今后的繁榮發展帶來機遇。
其次,國家開發戰略。“一帶一路”是國家戰略,是二連浩特口岸經濟加速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之一。上述的“3235”發展思路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加大投入力度爭取發展到位,將會對國家的開發全局帶來正面效應。
最后,使中蒙兩國經濟合作范圍更加廣闊。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轉變,蒙古國越來越依賴中國,與中國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所以兩國之間的合作范圍變得寬廣。
三、發展二連浩特特色口岸經濟思路
(一)加大對環境的投入力度,有效利用資源
一方面,加大對環境的投入力度。首先,強制性保護和積極性保護相結合,要強化生態保護的制度建設,還要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結合當地的環境和口岸特色,打造綠色生態、特色邊境城市名片。另一方面,有效利用資源,突出強調資源的有效利用,避免造成環境破壞和其他利益沖突。
(二)發揮優勢產業,實現特色口岸經濟
結合二連浩特口岸經濟的特點,利用地緣優勢和口岸功能,加之積極爭取“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有理政策做到。
首先,應重視結合旅游產業與文化掛鉤,加強與周邊旅游地區的合作聯系。因為,旅游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產業,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的文化本質特征必然要求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優先發展文化旅游,用先進文化引領旅游可持續發展。[2]突出歷史文化、邊境文化、科技文化(科技普及館)旅游,加大對其的投入力度。比如可以積極爭取電影拍攝地、活動、參展(文化、商品、表演、服裝)、文化節、藝術節、特色的中蒙那達慕大會、恐龍文化節、中蒙俄美食節旅游主題賓館等,迎合當前市場的需求。
其次,在物流和加工貿易方面,極力開發物流業,發展口岸商品物流配送、倉儲包裝等,爭取成為國際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大力發展附加值高且能源消耗低的加工貿易。政府和企業應強化標準化意識、品牌意識,爭取商品及加工貿易不僅要看重價廉,更應該考慮物美,要把眼光放長遠,達到可持續或長期合作發展。邊境合作建設不是最為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在做好前景分析的基礎上把握好質量關,再加以宣傳吸引,后期投資和加強到位,不能建好就可以放著不管,二連浩特市邊境互市貿易區就是很好的例子。相應的,政府家也需要加強管理和監督。
(三)完善基礎設施,保障口岸經濟發展
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要重視經濟社會方面的基礎設施,如道路交通的發展達到突破行政上的區劃限制,借助于跨越空間的經濟開發和行政管理合作,實現兩地甚至多地的經濟協調發展,[3]也要重視和完善生活性基礎設施如保障,如提供最基本的用水、用電到人民居住條件方面的改善來保障特色口岸經濟的實現和發展。
(四)突出重點,發展民生和社會事業
要突出重點,明確工作重點。發展民生和社會事業的重點,其一,應該在教育事業方面作出努力。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教育事業的投資回報率有突出的表現,所以當地應當重視教育事業,投入較大的人力和物力來發展和提高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管理規范的教育機構。其二,是衛生事業。建立健全相關衛生服務體系,提高醫療預防等方面的整體質量,不可單方面重視醫療或者參保等的覆蓋率,要切實考慮當地居民的需要。其三,在其他民生和社會事業方面也要不斷加強和完善,爭取促進當地口岸經濟發展。
四、結語
在內蒙古口岸經濟發展的大好勢頭下,二連浩特市依托其存在的優勢及機遇大力發展特色口岸經濟的同時,還要盡量避免和克服所面臨的劣勢問題與挑戰,爭取在較短時間實現特色口岸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新發展。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師范大學、二連浩特國際學院)
[作者簡介:包文榮(1989—),女,內蒙古師范大學二連浩特國際學院經濟貿易系教師。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內蒙古師范大學科研基金項目(2014RWYB44)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錢開鑄,林葉,譚浩,常鐵森.二連盆地呼仁布其油田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J].能源與節能,2016(2).
[2] 陳景翊,姜春紅,呂珊珊.吉林省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SWOT與對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1).
[3] 付桂軍,齊義軍.“飛地經濟”研究綜述[J].經濟縱橫,2013(12).
[4] 張慶君,周薇.基于SWOT分析法的錦州港發展戰略思考[J].經濟研究,2010.
[5] 宋一凡,郭中小,徐曉民,李占河.二連浩特市水資源與經濟社會和諧度評價[J].水文,2016(2).
[6] 肖文輝,趙明.對二連浩特口岸助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情況的調查[J].北方金融,2016(1).
[7] 劉洋,姜義穎.“一帶一路”戰略下遼寧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