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杰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應采納何種財務管理價值觀成為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長期以來,“盈利至上”是企業的主導價值觀,但隨著企業環境的變化,這種觀念的局限性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本文首先從“盈利至上”的價值觀對比中,提出了“現金為王”的價值取向;其次,結合案例分析了“現金為王”的實踐應用;最后提出了企業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 盈利至上 “現金為王” 會計利潤
企業能否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價值取向,不同的價值取向往往會使企業在財務管理的理念、目標及管理體制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區別和差異,從而產生不同的結果。“盈利至上”和“現金為王”是兩個典型的財務管理理念。
一、“盈利至上”的局限性分析
“盈利至上”是以利潤作為考核、評價企業業績的核心目標,一切以利潤為出發點。在過去計劃經濟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多數國有企業都把追逐利潤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這是由當時的企業環境所決定的。當時,由于政企不分,資產所有者缺位,資產實際是被無償使用的。對企業而言,無論是經營風險還是財務風險的問題并不明顯,因其已由政府或主管部門全部承擔下來,企業只要能實現利潤,便一好百好,無需顧及其他;企業的經營目標及財務管理的目標非常簡單明了,這就是所謂的“盈利至上”理念。
不可否認,這種“盈利至上”的財務管理價值觀,在當時特定的經濟體制下曾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但我國2006年初實施的新公司法,體現了對企業經營自治的尊重,在賦予企業資產經營更寬泛的權利的同時,也意味著企業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而利潤指標只是反映企業某一時期的經營成果,是一項短期的收益性指標,帶有很大的人為主觀評價性,尤其是當利潤被用來作為評價業績的唯一指標時,更容易成為企業操縱與造假的平臺;企業還會為“營造”利潤而無視科學管理程序,置理性和投、融資于不顧,滿足于一時的“賬上富貴”,而實際企業資產已被掏空。所以,“盈利至上”片面追求利潤的價值觀,容易導致企業的短期行為。
二、“現金為王”的合理性分析
(一)利潤與現金凈流量的差異
利潤與現金凈流量都是企業的經營成果,兩者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差異:
首先,計量基礎不同。企業利潤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計量基礎,哪個期間收益,就將收入和支出歸屬于哪個時期,而不考慮在此期間是否有收支款項,從而得出該期間的會計利潤;現金凈流量的計算則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即只要該筆收入與支出是在此期間實際收到或付出現金的,不管它屬于哪個期間,都算作此期間的現金流量。
其次,經濟含義不同。企業會計利潤很大程度上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取得的經濟利益,表明企業在每一會計期間的最終經營成果;企業的現金凈流量能反映企業的經營周轉資金緊缺狀況及支付或償債能力的大小,可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重要的決策信息。
最后,所承載的風險不同。會計利潤中收入的確認依據,會計準則規定,只要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就應確認為收入,從而計入利潤。但利潤的增加并不一定是現金的增加,有可能增加的是應收賬款等債權,這些債權的增加會增加企業的風險;而現金流量是實際發生的現金及其等價物的流入與流出以及兩者的差額,并不會存在信用上的風險。
(二)“現金為王”的內涵
“現金為王”就是以現金流量管理為核心,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現金為王”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不僅是盈利,更重要的是應在管好、經營好企業資產的基礎上實現盈利,即在資產保值基礎上實現增值。而管理好、經營好企業資產最直接的表象是實現企業資產增值;能夠促進企業資產增值的核心內容是如何實現企業資產的有效流動,即資金流的暢通和回報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發展機遇多了,風險也大大增加了。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資產的安全性風險無處不在,如市場匯率、利率的變化,會使企業貨幣性資產發生持有損失;因應收賬款到期不能足額收回,而產生信用風險;因盲目投資而使投資“顆粒無收”;因過度負債可能面臨資不抵債的風險;因存貨陳舊、霉爛或固定資產的閑置而引發資產損失等。凡此種種風險無不體現在現金流的安全性風險上,因為企業資產運營的目的,是使資產在周而復始的運營中,不斷地提升變現能力,最終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運營資產是產生現金流的基礎,現金流是資產運營的效果。
三、實施“現金為王”理念的措施
作為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的一部分,財務現金流管理必須遵循風險管理的相關原則。具體應該注意:
(一)謹慎擴張銷售,防止過度交易造成經營現金流的不足
許多企業經常有著盲目擴張銷售額的經營理念和擴張沖動,錯誤地把企業的發展等同于企業銷售規模的擴大。因而,這可能會造成過度銷售和交易,在交易額劇增的同時,流動資產量隨之增加,庫存周轉和應收賬款回款速度放慢;甚至還會造成庫存和應收款的增長幅度超過銷售額的增長幅度,從而導致流動性不足和營運現金流不足的風險。
(二)構建完善的現金流風險預警、排警機制,提高現金流風險管理能力
企業現金流缺口的產生,導致現金流風險的暴露,往往是平時現金流逐漸減少、支出逐漸增多,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偶遇突發事件而引起的。這就要求企業建設有效的現金流風險預警、排警機制。企業的現金流預警體系主要是由一系列指標組成的,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設定相關監控指標的標準值和波動區間,對不同的波動區間設定相應的行動計劃,并制定相應的融資方案、減少投資方案、促銷方案、減少支出方案等應對措施。一旦通過預警機制發現企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現金流缺口,企業則應該通過一系列的排警機制和方法,進行防范風險爆發的前期安排工作。
(作者單位為格盟國際能源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甘璐.企業經營要強化現金至尊理念[J].當代經濟,200(8).
[2] 汪方方.盈利至上——談企業財務管理的價值取向[J].中國印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