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星翰
【摘要】 隨著校園網的用戶群體的特殊性,以及使用設備的差異性,使得校園網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所以本文通過對當前高校校園網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了解其特征和安全問,然后提出建立適合校園網的安全體系。
【關鍵詞]】 應對策略 校園網 安全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得我國的信息化建設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高校的校園網建設工作也在不斷的發展,校園網作為高校服務學生、對外溝通的重要橋梁,對高校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保證高校校園網的安全,加強對校園網的管理十分有必要。
一、校園網的特征
1、速度快、規模大。高校的校園網主要使用的是以太網技術,在一般情況下校園網的寬帶超過10Mbps,并且校園網的使用者—學生群體密集并且同時使用的規模較大,所以使得網絡安全問題較為嚴重。
2、用戶群體的活躍性。高校學生是校園網使用最頻繁的用戶,很多學生通過在學校的學習,對于新的計算機網絡即時興趣較大,并且在探索試驗的過程中可能會對校園網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校園網的安全挑戰分析
2.1校園外部安全問題
1.計算機病毒對于網絡的破壞。一般情況下,計算機病毒主要是對計算機系統的程序代碼進行破壞,而這些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就是網絡。當用戶在訪問Internet的過程中,有可能會感染病毒,而用戶在相互交流郵件、聊天軟件的使用等過程中就可能使得病毒蔓延,使得整個網絡崩潰。
2.黑客攻擊。黑客對于網絡的攻擊和信息竊取對于校園網的穩定來說,危害性是十分巨大的。很多學校的教務信息和計算機中心都是黑客攻擊的目標,同時黑客有可能會使用欺騙、系統漏洞攻擊等方式對校園網用戶的身份信息、網絡支付信息竊取,從而使得用戶受到損失。
3.垃圾郵件。電子郵件在人們生活中十分重要,是教師與學生學習指導、學習資料傳送等交流的重要手段。在這些郵件的傳送過程中,也比較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有其是一致木馬病毒會隨著郵件的轉發大量的感染,使得整個網絡受到損害。
2.2校園內部安全問題
1.軟硬件設備繁雜。在校園網絡中,其中有教師、學生以及學校的工作人員聯網的電腦眾多。在現在的大學中,基本上人手一臺電腦,不論是臺式、筆記本、平板或者手機的網絡上使用非常頻繁,并且這些設備的硬件、配置都存在較大的區別,軟件也不盡相同,這些也是校園網的隱患。
2.系統漏洞多。系統漏洞在校園網中是普遍存在的,一些沒有升級的漏洞問題,可能會被黑客以及病毒等攻擊和破壞。校園網的漏洞問題主要是因為操作系統的繁雜、并且瀏覽一些不正規的網站也可能會導致病毒傳播,從而造成系統漏洞產生,對網絡安全產生威脅。
3.維護管理力度欠缺。學生和教師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的水平高低不同,并且校園網絡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網絡信息如果不進行維護,就可能會導致病的傳播和黑客的攻擊。另外當前很多教師的講課的課件都是使用U盤來存儲和傳輸的,使得病毒的傳播的可能性增加。目前高校的維護管理力度十分欠缺,很容易被黑客攻擊和導致病毒傳播。
三、完善高校校園網安全的策略
1、加強校園網的安全制度管理。就目前校園網的管理模式來看,管理制度欠缺是最基本的問題之一,所以在實際實行的過程中應該規范教師、學生使用校園網。另外對于問題較為明顯的設備繁雜問題,需要將各種服務器、交換機等進行統一管理,對于一些重要的網絡安全管理要落實到人,嚴格按照管理條例進行管理。同時對于一些突發性的校園網絡安全問,建立應急管理預案,及時處理網絡安全問。
2、加強校園網的技術安全管理。目前,在相關專家和技術人員不斷開發下,網絡安全技術種類繁多,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有殺毒技術、防火墻技術、加密技術、入侵檢測等技術,針對校園網的安全性來說,應該采取以下技術來改善校園網的安全性:①VLAN技術。②內容過濾技術。③防火墻技術。④入侵檢測技術。⑤漏洞掃面。⑥誘捕及跟蹤。這樣管理人員能夠進行及時的網絡安全管理。
3、校園網用戶的網絡使用教育。在校園網的安事故中,大多是由于用戶的網絡安全意識淡薄所造成的,其中很多操作不規范是校園網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對于網絡用戶的網絡使用規范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讓校園網的用戶們了解基本網絡安全知識,在使用校園網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的注意力。
結束語:總體來看,校園網的安全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其安全管理過程中需要多種技術相互補充和相互支持。同時對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需要不斷的探索和提升,才能夠應對來自不同方式的網絡安全威脅。所以本文根據當前校園網普遍存在的安全性問題清理,提出相關安全保障措施,從而建立一套對校園網絡安全有保障的體系。
參 考 文 獻
[1]楊品林. 高校校園網的信息安全策略研究[J]. 信息安全與技術,2015,04:31-33.
[2]張新剛,田燕. 數字化校園信息安全立體防御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10:114-119.
[3]陳正權. 云時代校園無線網的挑戰和對策研究[J]. 安陽工學院學報,2012,06: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