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溪+鄧麗云
闊別家鄉
他翻開人生精彩的另一頁
不懼生活的磨礪
他以知識改變命運
他熱愛物理
成為香港城市大學物理系“開荒牛”
20多年嘔心瀝血
他銳意進取,勇攀高峰
為民族振興、人類進步做出了努力
從南開才子到港大博士生拼搏是他證明自己的途徑
四十年代,蕭季駒先生出生在上海,高中畢業後考入南開大學。“六十年代,我考入內地的高校南開大學物理系。這是一所眾所周知的名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1968年,他畢業後被派往農場工作一年半,後又轉入水泥廠工作。在每一個時代里,人們的命運與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然而經過各種考驗,他仍保持著努力向上的心態。
1976年,因父母皆在香港生活,三十而立的蕭季駒博士申請前往香港生活,然而因學歷不被認可,他面臨著重頭再來的境況。即使如此,他從未氣餒和抱怨。“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曾經有一位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寫了一封信給愛因斯坦,表示自己對相對論非常感興趣,是否可以全身心投入其熱愛的物理事業,愛因斯坦回復他,讓他先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為重。我剛來香港時也是這個狀況。”
在內地做過工業和農業的蕭季駒博士,性格堅強,肯做肯幹,而且曾就讀於上海的廣東人學校,能說一口流利的粵語,因而來到香港之後,他迅速進入了一家貿易行工作,做了一段時間、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後,轉入了與自己熱愛的物理事業相關的電子廠,工資翻番,“後來,我再進入某中學實驗室做技術人員,薪水待遇再漲了一半。”穩定的經濟來源,令得蕭季駒博士開始真正考慮事業發展。
作為物理高材生的蕭季駒博士,一直渴望繼續在物理領域發展,為此他特意了解了香港當時的幾所大學,並拜見了香港大學電子工程系系主任,對方的一句話令其印象深刻,“我們學校收到北大和清華的學生統統不及格,你畢業於南開大學,能比得過他們嗎?”他極不信任的語氣,更加激起了蕭季駒博士的學習欲望。經過多番考察,蕭季駒博士經過考核進入香港大學物理系,第一學期後,因學業優良,他獲得了各種獎學金,畢業後留校攻讀碩士、博士。
從南開大學物理系畢業生到香港大學物理系博士生,蕭季駒博士回顧過往,將一切說出來時似乎都是輕描淡寫,而實際上,這是他信念堅定、努力打拼的結果,是他不屈服於命運安排的結果。
他以學習改變命運服務城大二十多載
八十年代初,香港城市大學開始籌建,1984年該校最早期的校舍位於今日旺角的工業貿易署大樓,“那時,香港城市大學名為‘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是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加強專上教育而籌劃的。”建校不到一年,1985年,蕭季駒博士被聘為該校物理系工作。
“任何高等教育,都應扎根於現實社會,不能無的放矢。”作為香港城市大學的“拓荒牛”,蕭季駒博士參與了該校物理系的組建及各物理科研項目等,旨在將科研立足實際,研究出一批對社會生產有幫助的成果。“改革開放以後,香港工業北移,之後地產業一枝獨秀,令得許多高等學校的製造業等專業招不到生,這說明高等教育需要一定的社會基礎。但是,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還有著相對獨立性和適度超前性。”曾經,他在香港考試及評審局擔任了近二十年的“出卷員”,“當年,我參與了中學物理試卷的出題工作,那時有些人反對物理考試大綱過深、提議改淺,我主張反對,因為此問題歸根結底到教育為誰服務的問題上。作為中國人的高校,我們應為中國服務,沿著中國的教育體制服務,這亦有利學生自身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蕭季駒博士認為,無論是教育還是科研,方向都要明確,不能光盲目跟從,亦不能空對空,好的教育應能聯繫實際,落到實處。
推崇嚴謹教學的他,在其中領悟頗深,“物理,一切要從實際出發,例如按照以往所得的實驗的數據嚴格實施都能成功地實驗,這延伸到整個社會上亦是如此,社會需要依法而行,而非按照個人欲望和喜好而去決定自己的行為。因而,大部分學了物理的人,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都有所改變,這是學習物理的好處之一。”
二十多年內,蕭季駒博士在香港城市大學從助理講師到講師,一直做到了物理及材料科學系物理系副教授,研究項目包括固態物理學、激光光譜學等。期間,身為香港城市大學的副教授,他十分關注與內地高校的合作,特別是與母校南開大學在科研項目上的合作,從而在多方面給予協助,為雙方在物理研究方面投入了不少的精力。
退休後,他不離本職,盡享生活
2010年,蕭季駒博士從香港城市大學榮休,開啟全新的生活。
退休後的他,關注點依舊未曾從自己喜愛的物理領域分開,他關心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早年我國因受政治運動的干擾,航天領域的人才面臨斷層斷代,然而經過幾十年的辛苦追趕,我國現已有了很大的進步,隨著神州系列的飛船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們在航天技術的研究已邁入世界領先行列,這都是我國幾輩航天人的嘔心瀝血的成果。但是,如果今後我國能自主研製出航天飛船中的大功率發動機,未來我們的航天事業將會越來越好,真正屹立世界的前列。”
除此之外,蕭季駒博士還欣喜地看到我國高鐵在世界上獲得了矚目的成績,亦時刻關心著我國稀土資源問題,“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是如今世界上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元素廣泛運用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領域,特別是電子元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於我國稀土資源多分佈在偏遠地區,一些不法的中小稀土企業私採亂挖,大量私自出口,造成我國稀土資源急劇下降,在2012年《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指出,‘我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因而,現今保護我國稀土資源至關重要,同時在稀土採選、冶煉、分離等領域的技術亦有待提高,以滿足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當前,蕭季駒博士的生活中亦多了更多休閒的組成部分。在晴好的日子,他喜歡帶上心愛的釣桿去海釣,或者與幾位好友行山遠足、登高望遠,享受每一縷陽光所帶來的溫暖,每一道風景所帶來的美好。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捲云舒。”靜守著這樣的生活,蕭季駒博士逍遙自得,過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