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哲斌西華師范大學
游泳教學訓練中運用心理訓練的實效性探析
牛哲斌
西華師范大學
現代人對身體素質的教育要求越來越高,游泳項目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游泳教師也開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在游泳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使用到心理控制訓練的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心理障礙,來保證游泳教學的有效性。
游泳;運用心理訓練;方法
心理訓練是指有目的地在心理對運動員進行教育并產生一定程度影響的過程,從而保證運動員處于最好的狀態,達到增強訓練效果的目的。隨著北京奧運會的申辦成功,各國之間的競技體育戰略水平都達到了一定高度,有的時候在比賽中,比的就是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運動員的水平發揮。游泳是一項很鍛煉人的意志力的項目,教師在進行游泳教學時要注意結合游泳項目的特點,使用心理訓練的方式克服學生在游泳學習中的心理障礙。
1.克服對“水”的恐懼感,進行游泳學習,學生就必須要待在游泳池當中,而當人進入水中就會感受到水包圍著自己,從而產生壓力。有些學生因為周圍全是水,什么也抓不住的不安全感,出現心理緊張,呼吸加速等害怕的現象。正因為如此,很多學生往往無法學會邁出這第一步,更別說掌握游泳技術了。因此游泳教師在進行教訓練的時候首先要注意鼓勵鍛煉學生克服對“水”的恐懼感,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例如:放輕松,別把自己想象在水中,而是躺在家中的沙發上。這種類似的心理暗示,并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讓他們盡快適應被水包圍的感覺,充分利用有效的心理訓練,使學生克服恐懼調整心理狀態盡快進入到游泳訓練當中。
2.訓練學生對“水”的感覺。對“水”的感覺是指學生在接觸水時候的感覺、在水中運動的知覺和對水中溫度的感知等綜合而來的感覺。學生在游泳訓練的時候,學生除了通過看、聽的行為來了解游泳動作之外,還要通過與水親密接觸和肌肉運動的方向來體會完成各個游泳動作的要點。培養學生學習控制對水的感覺,才能更有效的學會正確的游泳動作。
3.協調身體和心理力量。學習游泳的時候,學生不僅會耗費大量的體力,還要能夠承受心理壓力。為不讓這種心理壓力影響學生的游泳訓練效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科學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心理控制訓練,調整學生在游泳訓練時的心理狀態,促使學生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時,保證技術水平和身體健康統一協調的發展。
4.循序漸進理解掌握游泳規律[1]。每一種運動項目都會有它的規律和技巧,游泳也不例外,正確理解掌握游泳技術動作才能遵循游泳的規律。教師在進行游泳技術動作的講解和示范的時候,要有目的地剖析和比較每一步技術動作的特點。教師注意從易到難的進行訓練,并進行一些輔助加強練習和對重難點動作的分解練習,每一步的成功都能讓學生增強信心。從而逐步地完成加強訓練學生的技術動作。并對學生進行情境創設,運用心理訓練的方式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游泳動作。
1.放松訓練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的方法,它集中于某種暗示性的詞語,調節呼吸,放松肌肉。學生在游泳訓練時感到身體狀態不佳時,老師可以教學生暫停,然后讓學生放松自己的肌肉,教師證時候加上一些柔緩的放松語言,調整學生呼吸,等到緩過勁來之后再繼續練習。學生也可以做一些可以放松自己的動作,同時通過呼吸調節肌肉運動,得到放松。
2.對技術動作進行回憶訓練。回憶的心理訓練這是是學生自覺地運用思維中形成的動作表象,使用恰當的語言完成動作表象的一種學習方法[2]。在游泳技能培訓的過程中,為了能準確的完成動作,實現行為和大腦相結合的回憶動作訓練。例如,在蝶泳訓練時,老師可提示學生在心里記住口訣“手入水,雙腿進行第一次打腿、劃手、呼吸的空氣,進行第二次打腿”等進行,學生在恰當的語言提示下,支持調節動作表象,方便學生能夠快速的完成技術動作,在對游泳技術動作進行回憶時,使用積極和鼓勵的話,通過語言聯系的動作表象形象才會更加清晰明顯,也能夠得到想要的教學效果。
3.游泳動機訓練。體育動機是指內部力量達到一定強度時,促使人參加體育活動的內驅力。因此,學習動機的培養是指學生將學習轉變為自己的內在需要,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自己加強學習的教育過程。教師在上游泳課時,要安排初次學習的學生加強練習,如:把臉埋入水中,練習憋氣;或者練習在水中吐氣換氣。教練還可以設計一些水上游戲項目,如:水中揀球、水中接力比賽等與水有關的練習,使學生可以從中發現水中項目的樂趣,學生愛上了水,才能夠更好學習游泳。
4.加強學生自信心的培養[3]。保持信心是學生好好學習的基礎,自信心通常都是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的,老師要對學生進行信心培訓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信心。游泳教學中一定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學生才能投入到游泳訓練學習當中并堅持下去,學生有了信心才可以充分調節自身和技術動作相協調,加快掌握技術動作的速度。在游泳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啟發式的教學,通過集體或針對個別學生特點的語言方式來給學生加油打氣,教師的語言要與現實相符,在學生沒有信心的時候,誘導學生對自己最擅長的技術動作進行回憶,并加強練習,只有學生保持著強大的自信心,才會繼續積極學習游泳技術。
在游泳教學中,教師通過心理訓練,克服學生對水的心理障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學習技巧,通過心理訓練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在最良好的狀態下進行游泳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王占臣.心理訓練在兒童游泳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李一玉.運動心理學在游泳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科技,2004,25(2):48-49.
[3]徐麗.心理訓練在游泳教學中的運用[J].貴州體育科技,2009(2):40-41.
牛哲斌(1987-),男,西華師范大學助教,研究方向:游泳教學理論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