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維 (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鎮政府 315430)
新形勢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發展趨勢與特點
姚 維 (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鎮政府 315430)
作為農村群眾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指的是農村群眾圍繞自身精神文化需求而開展的文化行為,它承載著農村群眾文化的價值和功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已經成為農村群眾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通過闡述新形勢下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在分析目前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對進一步發展和引導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現狀;特點;趨勢;對策
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是在農村人民群眾群體中產生和發展的文化和娛樂活動。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不斷進步,農村文化發展也呈現百花齊放的勢態。在新形勢下支持、引導和管理好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充分利用和開發好這一文化資源,不斷創新其內容和表現形式,是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文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發展態勢良好,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我國農村義務教育逐漸普及,農村群眾的思想文化審美標準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品質要求更高。可以說,當今我國農村文化發展已經進入全盛階段。當今在我國農村,電視和互聯網等高科技媒體已經逐步普及,文化大院、大舞臺、圖書館、活動室星羅棋布,文化下鄉和演出下鄉等各種活動不斷開展,書法、繪畫、讀書、舞蹈、戲曲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當前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就其自身的特點來說,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時間上的閑暇性
時間上的閑暇性,指的是農村群眾一般都選擇在生產勞動以外的時間來開展文化活動。只有在業余可支配的時間內,農村群眾才能有條件來開展文化活動,也才能有精力根據自身需求來進行文化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工作,進而通過文化活動來滿足農村群眾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空間上的廣泛性
空間上的廣泛性,具體是指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形式眾多,而且其意義也極為廣泛。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并不拘泥于一時一地,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地域各有其特點,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更體現出形式多樣的發展特點,作為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愈來愈多的被廣大農村群眾所接受。正是因為存在其廣泛性,也使得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三)內容上的豐富性
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內容上的豐富性集中體現在兩點:首先,它不僅是指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種類非常繁多;其次,它更指的是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涉及面極其寬泛。在我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差異是很大的,這種差異性也使得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因此而變得豐富多彩。同時,在具體內容構成上更是包羅萬象,不一而足。可以這樣說,內容上的豐富性是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最顯著的特點。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制度化和常態化
近年來,我國政府不斷對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加以規范和引導,各級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服務基礎工作,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并培養農村群眾文化文藝骨干。在農村,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將定點活動與流動活動相結合,探索建立常態化的專題劇場、流動舞臺等活動形式,并在農村建筑工地、農民生活密集區以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經常性展開演出,使群眾文化活動成為農村群眾生活的一部分。
(二)群眾文化活動的特色化與品牌化
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體現了民族民間特色,深入挖掘了農村優秀文化資源,以此為基礎,各地充分發揮自身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優勢,推出了有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如農民體育競賽、民間歌舞會、地方戲曲演唱、故事會等豐富多彩的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在各地不斷展開,使群農村的群眾文化活動具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吸引眾多的農村群眾參與其中。
(三)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化與生活化
新時期以來,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已經走出農村狹小的天地,逐步向著社會化和生活化方向發展,范圍不斷擴大,質量逐步提升,活動效益明顯。農村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熱情不斷高漲,通過開展系列文化活動,讓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成為廣大農村群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加大資金投入,注重人才培養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各級政府應專門針對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構建財政支持模式,為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資金保障。其次,要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在農村發現和提攜文化專業人才,注重農村群眾文化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建立相關機制并堅決落實,以使群眾文化活動不斷補充新鮮血液。
(二)加強組織建設,搭建活動平臺
按照就近、方便原則,強化農村日常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建設,建立活動組織機構,配備精干人員,推動農村文化活動規范有序地展開。農村文化設施是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施展平臺,所以,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力度一定要加強。除了基礎文化設施外,還要與時俱進,推動建立多功能文化活動館所,達到全面擴大群眾文化活動范圍的目的。
(三)創新活動內容,滿足群眾需要
新形勢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必須與時俱進,做到不斷創新,首先,要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借助重大節日活動,推出符合時代特征的文化節目,以吸引農村群眾的廣泛參與。其次,運用高科技手段開展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借助網絡技術催生新的群眾文化業態,開發農村群眾文化信息服務工具,發展農村文化數字娛樂產業。
(四)擴大活動影響,充分發揮作用
大力提升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影響力,提升農村群眾活動組織者文化素養,充分利用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平臺,在活動中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力求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雙豐收,進而發揮出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應有的作用。在農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做好探索和研究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施加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力,使其作用更好發揮出來。
綜上所述,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與人民群眾的利益休戚相關。在新形勢下,各級政府應結合當地民族文化特色,從各方面對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加以支持,鼓勵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傳承和創新,使其充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保障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規范有序地展開,達到構建和諧社會,共筑中國夢的目的。
[1]陳茜茜.淺論新形勢下農村群眾文化建設[J]. 今日中國論壇,2013(9):141.
[2]傅曉東.新形勢下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思路[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5):276.
[3]徐允仕.淺議新形勢下農村群眾文化建設[J]. 神州,201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