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禎 張佳慧 (湖南工業大學 包裝設計藝術學院 412007)
我國民族特產包裝現狀研究分析
左 禎 張佳慧 (湖南工業大學 包裝設計藝術學院 412007)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國人民越來越重視民族文化,在選擇特產時也越來越看重其包裝設計的文化性與美觀性。我國民族特產種類豐富,但其包裝及銷售現狀卻令人擔憂。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包裝設計尤為稀缺,這需要設計師們的進一步努力,在創作時不僅要展現產品本身,更重要的是民族特色與民族傳統文化的表達。
民族特產;包裝設計;民族文化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性、地域性文化特點。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旅游業受到大力扶持,許多“隱藏”在山區中的民族古村落被旅游者們發掘,越來越多的人到當地研究其文化、欣賞其美景、購買其特產。此時,特產的包裝就顯的尤為重要,一個好的包裝能給當地村民帶來更多的銷售額,并且能夠更好的推廣其產品,擴大其銷售空間。但在本人經過實地考察、網絡調查、書籍研究等前期調研工作后,發現我國大部分民族特產包裝都差強人意、檔次低廉、做工粗糙,嚴重影響了產品的形象,不僅給旅游產業帶來負面影響,更嚴重影響了當地民族文化的傳播與推廣。其中具體問題可將其分為以下五點:
一是包裝過于簡陋、粗糙。在花瑤古寨崇木凼及一些民族古寨的考察過程中,筆者發現當地的特產包裝過于簡陋,甚至連基本的產品信息都沒有,其包裝僅僅只是簡單的容器,如塑料袋、紙袋、紙盒等。商品的運輸和儲存都得不到保障,更談不上設計。隨著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特產市場規模逐漸擴大,這種簡陋的包裝袋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和審美,因此,這種現狀急需被改善。
二是設計形式雷同、無創新點。我國目前的民族特產包裝大多都缺乏創意,存在較為嚴重的抄襲和模仿現象,如黃山燒餅包裝和山西榮欣堂燒餅包裝,是同類產品的兩個不同地區的包裝設計,但其包裝材料、形式以及裝潢都很雷同,不同的地域特產但包裝上的紋樣設計形式卻是類似的,如果去掉文字信息,我們單從包裝上是無法分辨該特產是哪里的。

圖1新疆特產包裝

圖2 新疆特產包裝(優秀案例)
三是地域性傳統文化內涵缺失。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經長期積淀形成的、獨具特色、傳承至今的文化資源或傳統。1它存在于該地域的地理環境、物產資源、歷史淵源、風俗習慣、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等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面之中,并因其強烈的地域性特征而區別于其它地域文化。2目前,在應用民族傳統文化的包裝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濫用民族傳統圖案,導致包裝功能不全,訴求不清。有些設計師在包裝設計中把借鑒和運用民族傳統圖案理解為簡單地復制和拼湊,使得設計在紋樣、色彩等方面缺少民族特征和識別力,僅僅是民族元素的堆積,如新疆特產包裝(如圖1),雖為新疆特產,但是所用的紋樣和字體卻是漢族傳統紋樣和字體,看起來不倫不類,毫無特色。借鑒民族元素,要做到與其契合,借用具有象征意義的民族元素來表達該民族特產的特征和文化,或者把民族傳統的紋樣、文字、服飾特征等藝術元素進行變化、重組、創新,使其既有民族傳統的特征和文化,又有現代設計的神韻和理念。這點在我國也有做的比較好的民族特產包裝設計(如圖2),同樣是新疆特產包裝,但其設計采用了新疆傳統紋樣,字體采用了維吾爾族的文字特征,配色也具有民族識別性,整個包裝設計無處不洋溢著新疆本民族特色,具有強烈的民族識別性,即使不看文字也一看就知道是新疆特產。
四是缺乏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商品包裝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商品的銷售額,包裝是建立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紐帶,具有藝術和商品結合的二重性,所以,包裝設計要符合消費者的審美要求,否則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欲望。3目前國內做的較為成功的有新疆民族特產“樓蘭密語”,其主打圖形是穿著當地服裝的少女,既有地域代表形,又有識別性,已經成為這個品牌產品的標識。包裝是一種商業文化,包裝形式受到了產品銷售模式的影響。當民族特產走入市場時,為了在眾多的商品中突出產品達到吸引消費者的目的,要求其包裝在色彩、材料、紋樣、主打圖形和造型等方面與眾不同,從而起到增加銷售額的作用。
五是商品過度包裝。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者的購買力上升,越來越多的商品存在過度包裝的現象,尤其在禮品包裝方面更為嚴重。例如,愈演愈烈的中秋月餅包裝,為了迎合中國人中秋送月餅的習慣,有些月餅包裝設計的極為奢侈,一套禮盒最少有四層包裝,不僅鋪張浪費,更會造成環境污染。而在特產中,這種現象也開始顯現出來,例如陜西特產“陜西十大怪”,雖然只是普通的小吃,但其包裝卻有4層之多,且第二層的材料為鐵盒,造成了極大的浪費。特產本應該是物美價廉的產品,代表著當地人民的飲食習慣與口味,過度的產品包裝會使其失去本身的意義,進而使顧客望而卻步,影響特產的銷售與推廣。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服裝、紋樣、色彩等,但其特產包裝設計卻不盡如人意,甚至有時候與社會的腳步背道而馳。民族特產要想區別于普通特產,打開更大的銷售市場,其在外包裝上就要有特色、有民族文化、有識別力。這需要設計師們在創作時更加尊重、保留和發揚民族歷史傳統,注重對產品民族文化的修養及底蘊的積累,設計出優秀的民族特產包裝,使得民族特產包裝設計能夠更快的跟上社會的步伐與人們的審美需求,進而在擴大民族特產銷售空間的同時又能發揚其民族文化和內涵。
注釋:
1.李洋.浙江民間美術與地域特色產品包裝設計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5(06):117.
2.付小平,文佳才,姚佩伶.中國近年來土特產包裝設計研究評述 [J].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6):61.
3.張林燕,陳翔,李國芳.我國現代商品包裝存在問題的剖析[J].中國包裝工業,2015(14):43.
左禎(1991- ),女,河南焦作人,現為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15級研究生,主修包裝藝術設計。
張佳慧(1992- ),女,山西太原人,現為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15級研究生,主修包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