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前 (甘肅政法學院藝術學院 730070)
探析敦煌城市形象設計中飛天元素的創新運用
向世前 (甘肅政法學院藝術學院 730070)
在敦煌壁畫藝術中,最為經典的藝術形象就是敦煌飛天,以其獨特的藝術之美成為敦煌壁畫中的標志性形象。如今,敦煌飛天形象以其獨立的藝術特色、神秘的宗教色彩和多元的表現形式成為敦煌城市形象設計的創意來源代表,其中的元素被廣泛應用于設計中,再結合現代的藝術手法的渲染實現對敦煌這座城市的更好詮釋,使敦煌飛天能以一種不一樣的姿態來被世人銘記,展現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敦煌飛天;飛動美感;敦煌城市形象; 創新運用
敦煌飛天早先由印度傳入中國,帶有一定的印度色彩,雖有印度的影響,但演變至今卻更具中國本土元素,飛天由最初傳入時的粗重畫法變成現在的靈動輕盈,運用流暢的線條使其變得更加優美靈動,最終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敦煌飛天形象。直至今日仍激勵著我們不斷地深入探究,為敦煌飛天在時代的發展中注入新鮮的血液。
(一)“和諧”的形式美
敦煌壁畫中飛天形象最多,而且都形態各異,但是不管是雙飛還是群飛,表現在畫面中的是一種有法度可言的和諧形式美,就像一臺歌舞晚會,他們各司其職但是不缺少互動,有的持樂歌舞,有的散花散香,有的靜坐蓮花臺,這一靜一動的結合至此達到了圓滿的和諧。飛天實現整體和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是線條,線是整個畫面得以表達的基礎,古代藝術家們通過實現線與線的和諧,從而達到這種視覺上的整體和諧,足以體現古代藝術家們高超的繪畫水平和獨具匠心的對于和諧的表達。
(二)“韻律”的自由美
飛天的“韻律”主要通過虛實不一、輕重各異、或疾或澀、曲直交錯的線條來使畫面充滿節奏和韻律。飛天形象中不同個體的身體扭轉、相互呼應、飛動構成了“韻律”的美感,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從壁畫中可以看出,在千余年前人們崇尚歌舞,有人說“舞蹈本質上就是音樂”,還有人說“節奏是舞蹈最重要的性質”,那么在飛天中那些揮動長巾、翩然起舞的形象就是“韻律”感的最好寫照。
(三)“意境”的超越美
“意境”是中國審美的一個重要的范疇,是由“以形寫神”發展來的美學境界。飛天形象演變是基于長著翅膀的仙人來的,但是飛天中并沒有用翅膀來表現騰飛的感覺,而是運用“u”型的體態和衣帶飛舞的意境來表現,使敦煌飛天充滿神秘感。
(一)“飛天”的城市地位
飛天是敦煌市的象征性標志,在敦煌莫高窟現有的四百九十二個洞窟中,飛天造型幾乎窟窟可見。人們稱敦煌為“飛天的故鄉”,小到一個路燈都運用了飛天的形象,可見飛天元素運用之廣泛。在現代的創作藝術中,敦煌飛天這種集民族性、多元性、宗教性和時代性為一體的藝術形式是她能順應時代的重要條件,敦煌市也隨著這種時代的創新而不斷的煥發新生命。
(二)“飛天”的城市特點
敦煌是以飛天形象展示給世人的一座城市,飛天作為敦煌這座城市的特色賦予了敦煌市獨特的個性和魅力,成為這座城市的靈魂,也成為敦煌市形象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
飛天這種集民族性、多元性、宗教性和時代性為一體的藝術存在,完美的詮釋了敦煌市這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4]。敦煌作為一座旅游城市,以“展示魅力敦煌,建設藝術之都”為目標口號,而城市形象創意正好符合了這一訴求。敦煌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古至今都在吸引著世人來探訪研究,而飛天所承載的千余年來的歷史積淀和人們寄予她的美好愿望也成為人們對敦煌這座城市深刻認識的媒介,后世的創新創意也將為這座城市進行更加深入人心的定位。
(一)“飛天”在敦煌城市形象創意中的思考
在今天,人們對敦煌飛天深入探究,更是將其應用于現代的圖形圖案設計、平面設計、標志設計等方面,從各個角度來發掘她的美,那敦煌飛天是如何應用于城市形象中的就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從城市形象設計這個點來說,應用設計系統包括文化辦公用品、禮品包裝用品、戶外宣傳用品和公共設施標示用品等都可以提取飛天元素來進行設計。在設計中,以飛天在視覺上的“圓美之態”“流轉之氣”“韻感之美”為基礎,以飛天形象為主線,飛天元素為輔助進行創新設計。敦煌飛天主要是由色彩和線條來表現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從而打動人們,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所以將“線”跟“色”用現代的手法來進行塑造,為這一古老的靈魂注入新的生命。
(二)“飛天”在敦煌城市形象設計中的創新
1.“線”的創新
對于敦煌城市形象的創新設計來說,怎樣將敦煌飛天體現出時代特色,怎樣把敦煌飛天的特色融合到設計中來是一個重要的設計課題。
我們看到的敦煌飛天從視覺上來看是和諧優美的構圖、靈動輕巧的飛天姿勢、再加上豐富的色彩和韻感,而這些之所以能呈現在人們的面前,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基礎要素“線”。一副畫面的構成源于點線面的結合,在設計中“線”是經常被用來當作創新創意的素材,它可以將復雜的圖像簡單化,并且將原本枯燥平淡的元素變得生動有趣。在敦煌元素中每個畫面都表現出嫻熟及復雜的畫工,人們在瞻仰的同時也復制了這種復雜的畫工,例如佛陀頭像,這種具象的表現形式復古而細致,主要通過點線面加上黑白灰來構成畫面,雖然精美,但是難免繁雜。在敦煌飛天的創新設計中,可以著重表現“線”的構成,將原本繁雜的線條進行簡化,既保留了原型的神態,又簡潔明了,同時體現了一定的現代感,以嶄新的姿態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2.“色”的表達
色彩的美感能提供給人精神和心理上的享受,從古至今人們喜愛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美好的事物上,就像“飛天”中所呈現的正是一個擺脫一切憂愁和苦惱的色彩斑斕的世界,一派祥和,歌舞曼妙。凝重的灰藍,熾熱的赭紅,明快的赭黃……匯成一條色流,讓駐足觀看者眼花繚亂,所以我們從這座城市看到的更多的是她所承載的那段美好的歷史,以及傳遞給人們的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而“色”就是要帶著這份靜謐和美好來為敦煌飛天注入新的靈魂。最重要的是將“線”和“色”組合作為一個視覺元素來運用,無形中就可以創造一種風格,這樣就很容易讓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實現敦煌飛天新生命的創意。那思維禪定的瞬間,那融入慈悲的微笑,那在色彩與線條之間流動的樂章,帶領我們穿越了久遠的歷史長河,重現昔日永恒的時光。
敦煌飛天在不同時代展現出的不同風貌,這么多年來被運用于藝術的各個領域,可見其生命力強大,也可見后世人們對于這座大寶庫的青睞。敦煌飛天這種復合多元性的藝術形式既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藝術的精髓又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創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人們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創新。
[1]鄭汝中.《敦煌解讀:飛翔的精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賈濤.《中國畫論論綱》.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3]易存國.《敦煌藝術美學:以壁畫藝術為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石葦湘.《敦煌歷史與莫高窟藝術研究》.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鄭汝中,臺建群主編.《中國飛天藝術》.安徽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