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占奇 (河北畫報社 050000)
新聞攝影在畫刊中的作用
鄭占奇 (河北畫報社 050000)
本文從繪畫的歷史和作用、繪畫轉型以圖片為主、怎樣讓圖片在畫報中起到更好的效果、新媒體條件下對于新聞攝影作用的定位等方面總結了幾點新聞攝影在畫刊中的作用,供大家研究探討。
繪畫;繪畫轉型;新聞攝影;服務大眾
“觀看先于語言。兒童先觀看,后辨認再說話。”英國學者約翰?伯格在他的經典著作《觀看之道》中,開宗明義便點出圖像的重要作用。它既是一個人認識世界的第一步,也是人類文明的第一步。
舉例而言,人類最早的語言是象形文字,它就始于圖畫。是人類把自己看到的事物先圖像化,之后才逐漸演化成文字。而即便在文字記錄終于成熟后,圖畫仍然是最重要的記錄和描述世界的工具。
在我國,繪畫藝術也同樣源遠流長,并且在漫長的繪畫史長河中,衍生出了多個流派,繪畫種類也紛繁多樣,并且形成了三座繪畫高峰:人物畫、山水畫以及花鳥畫。
經過無數畫家的不懈努力,我國繪畫也逐漸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以及民族氣派,并且各有各的相對獨立完整的繪畫美術體系。特別是到了清朝末年,封建體制不斷坍塌,國外的繪畫藝術和理論也開始流進我國,從而極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國繪畫的載體。油畫、水彩畫、漫畫、宣傳畫等相繼發展起來,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各個畫種都展示出新的面貌。
誠如開篇所言,繪畫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組成,傳承了數千年的繪畫藝術,是對于歷史優秀傳統和技能、技法的延續。繪畫藝術往往能夠濃縮一個社會發展時期,定格當時的社會現狀,對于之前的歷史的研究能夠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如《清明上河圖》,詳細記載了中國12世紀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風貌。它比文字更能引發人們的情景感,而每一次,人們看到那些歷史的繪畫時,自己也便置身歷史之中了。
繪畫現在仍在發揮著無窮魅力,但就一種視覺傳達而言,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中之一是,繪畫的創作過程比較耗時間,往往一幅比較好的藝術創作就需要幾天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前述《清明上河圖》據傳就畫了一年左右才最終完成。同時,它也需要更高的技術要求。因此,在之后的發展中,繪畫逐漸讓位于文字,成為小眾的藝術需求。
但技術的進步給圖像藝術帶來了一場新的敘事革命。圖片,尤其是在攝影技術和攝影水平比較先進的今天,越來越占據了更重要的作用。雖然照片替代不了繪畫所具有的時代感和流傳價值,但是其仍具有著快速方便且清晰的特點,在記載社會風貌、傳遞信息方面開始承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圖像影響力逐漸回歸,這時候,畫報的價值也變得愈加重要了。
所謂畫報,就是指主要刊載攝影圖片以及繪畫圖片的刊物。
通常而言,畫報主要就是指近代畫報,而中國近代畫報就是從上海開始發展的,上海既是畫報發源地,同時也是畫報出版最為興盛的地方。
當時由于我國有80%左右的人并不識字,所以利用畫報的以來體現新聞信息以及知識傳播,成為一個必然趨勢。清朝末年《點石齋畫報》的出現,標志了中國近代畫報進入了新時代。
我國畫報既受到了國外畫報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了繡像小說的影響,而后期技術的發展,為畫報發展和成熟起到很大促進作用。其中,尤其是攝影,攝影是畫報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
攝影也是從西方開始發起,后傳入我國,攝影畫報在清晰度的視覺效果以及印刷質量都比石印畫報更加優秀,正是由于這一特點,攝影畫報便很快的發展起來,占據了畫報之中的重要部分。
繪畫和攝影都是可以用來敘事,可以用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攝影出現得較晚,但是其直接喚醒了人們“讀圖”這一視覺習慣,這也導致近代的畫報主要就以攝影為主力。
既然攝影已經成為畫報的主力,如何才能提高攝影圖片在畫報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值得每一個畫報從業者深入思考。
若要提高其效果,首先就要對畫報中刊登的圖片進行嚴格的篩選,要嚴格把控好圖片流入這一關卡,不具備特色及價值的圖片堅決不用。
其次,針對畫報的內容對圖片進行抉擇,要保證圖片與畫報的主體是一致的,同時還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不能用一些與主體無關的圖片,降低畫報的檔次。
再者,圖片與文字并重。僅有圖片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對圖片進行必要的文字說明,對于圖片所隱含的深意進行適當的剖析,提高讀者對于其的理解程度。
1.新聞攝影在畫報中如何唱起主角
想實現畫報中的新聞攝影所起到的主角的地位,就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努力。
首先就是新聞攝影要具備主角的意識。有敢于當主角的思想,主動去選擇題材,挖掘攝影的潛力。攝影所具有的特征決定了其有作為畫報主角的能力。
其次,要具備一定的綜合能力。攝影不僅僅指一場技術的比賽,同時更是思想和意識的競爭,是對于社會生活的認識程度、對生活深處的挖掘能力、對新鮮事物的探索能力的一種體現。在進行攝影拍攝的時候,要善于從日常生活中去探索發現更多的鮮活的素材,能夠吸引到大部分人的注意,同時還要貼緊時代,貼近生活。
最后就是攝影工作者要做好艱苦奮斗的準備,對于拍攝現場的實物、瞬間拍攝,可能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處境,需要攝影工作者做好心理準備,敢于迎難而上,吃苦耐勞。正如戰地新聞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所言:“如果你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攝影工作者應該摒棄一切困難,貼近拍攝對象和拍攝場景,將最好的畫面記錄下來。
只有具備了艱苦奮斗的職業修養,對于拍攝過程中的細節之處把控好,提升攝影的綜合能力,有擔當,敢于做起畫報中的主角,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才能實現對于畫報主角的掌控,體現自己的價值和地位。
2.新媒體條件下如何發揮長處,使其更大、更快、更好地服務大眾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新媒體時代,如果此前攝影、攝像的出現,每一次傳播技術的進步,都會助力圖像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到了新媒體時代,我們已經進入讀圖時代。而如何抓住這個機遇,也成為畫報面臨的重要問題。
新媒體具備很多的優勢,想實現其更快、更好、更大的對民眾服務,首先就要搭建好新媒體平臺,提高輿論引導的力量。新媒體的興起,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的興起和發展,新聞傳播的內容以及傳播方式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傳播的過程也明顯表現出了一定的網狀擴散的特點,所以,必須增強新媒體意識,把控好新媒體所具備的特點。對于新媒體的特征也要有充分的了解,學會正確使用新媒體語言,去偽存真,增強社會的凝聚力。
其次,對于新媒體的使用的水平也要有一定的提高。在現在的社會之中,誰能夠掌握信息發布的主動權,誰就能夠把握住先機,從而事半功倍。所以,要迅速發出自己的聲音,在保證速度的同時,也要保證好聲音的準度,要嚴格的要求聲音的準確性,只有公平、公正,才能有效的得到別人的尊重。
總之,技術的進步確實為我們的傳播方式帶來挑戰,但也要看到,技術的終極作用,仍然是令讀圖和觀看這一人類基本訴求重新回歸。而要滿足這一訴求,最核心的仍然是為讀者帶來好的圖片,拍出好的照片,這其中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卻是亙古不變的。
[1]高福剛.在新聞攝影報道中流媒體的應用與實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2]馬倩. 新聞攝影視覺沖擊力研究[D].鄭州大學,2013.
[3]吳剛強. 攝影畫刊在新聞報道中的作用[J]. 新聞傳播,201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