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彬姀 (天津美術學院 300000)
設計教學實踐中設計思維缺失的原因分析
馬彬姀 (天津美術學院 300000)
在當今的發展過程中,設計已經成為文明和文化的重要部分。設計思維過程異常復雜,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經過復雜的辯證關系構成的思維方式。在藝術設計創作活動中,既有作者的心理定勢和生活體驗形成的思維認識內容,又有表象、直覺、記憶、個性和情感等心理內容,還包括無意識中藝術靈感的頓悟,是想象與聯想、靈感與直覺、理智與情感之間彼此滲透、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設計思維。設計思維在設計實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學多設計作品的設計過程中缺失高效有設計感的設計思維,導致最終作品沒有達到最終的使用目的,本文就圍繞設計教育中設計思維缺失的原因做簡要分析。
設計思維;教育實踐;缺失原因
近年來,藝術設計相關專業在全國各高校紛紛開設,并參照與借鑒了包豪斯等國外先進的設計思想和理念,培養了大批設計人才。隨著國務院對《中國制造2025》通知的下發,制造業的崛起勢在必行,而其中對藝術設計類人才的需求也必然日益膨脹。但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質量與國外的優秀設計院校相比,整體水平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培養出的學生設計思維能力不足,創新水平較低。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育理念與方法陳舊
我國藝術設計教育開設的時間較短,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設計教育不過是20世紀末的事情,當時主要是依托美術類院校和專業開設的,教學體系也基本上延用純美術教育和傳統工藝美術教育方法,但藝術設計與美術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美術更多強調的是創作者個人情感的表現,至于外界如何看待和理解關注較少,而藝術設計除了強調個人情感,其價值取向和審美還需接受外界的評判,針對的是大眾和客戶,因此由工藝美術等專業轉變而來的藝術設計專業設置缺乏科學性,很多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多為美術專業的延伸,教育理念與方法相對陳舊,無法真正培養出具有設計思維與創新能力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
(二)教學設施落后
根據對陜西、江蘇、武漢、廣西等省十幾所有藝術設計類專業的高校進行調研,發現除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美院、廣西藝術學院等藝術設計類院校的實踐條件較好外,其他綜合類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大多教學條件較差,與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學費較高的現實不匹配,與其他專業相比對實驗設備的投入較少,實驗實訓環境較為簡陋,專業書籍缺乏。作為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專業,失去了實驗室條件的支持,實踐教學質量難以保障,學生的設計思維與創新能力也無法有效培養。
(三)師資隊伍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國藝術設計專業教育開展的較晚,現有師資隊伍參差不齊,部分擔任設計專業教學的教師為以前工藝美術等專業的教師改行過來,缺乏相對系統的藝術設計訓練,對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規律與思維方法把握不夠,甚至有的教師授課強調虛無縹緲的藝術感覺,而非教授正確的思維與方法,在成績評定方面隨意性較大,使得學風散漫,學生主動學習與創新的能力不足;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專業研究生進入教育行業,但他們大多理論知識豐富,實際項目經驗缺乏,在教學經驗、產學研結合方面還比較欠缺,師資整體水平的不足也導致培養具有設計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學生難度較大。
(四)生源質量較差
近年出現了藝考熱,除因社會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旺盛外,更多的是因為藝術設計類高考對文化課門檻相對較低。入校的部分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和設計思維能力,但對專業的選擇沒有建立在自身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基礎之上;還有一部分專業學生是從理工科考入藝術設計專業,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形象思維能力較弱,藝術表現技法相對較差。生源類型和質量的不同要求我們在藝術設計教學實踐中應針對不同的生源情況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模式,尋找切實可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進而為社會輸送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設計人才。
(五)課程設置不合理
由于藝術設計專業多為之前的美術或工藝美術專業轉化而來,導致如今的藝術設計教育多以形象思維為主,強調美感的訓練與表現,借鑒的如包豪斯等國外設計院校的三大構成等設計基礎課程,側重點依然是美術方向的教學思想,對理性思維的設計創新能力培養不足,諸如包豪斯等國外設計院校的工廠學徒的培養方式基本舍棄。以包豪斯為例,學生在學完基礎課程、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必須接著進入工廠學習兩年后方可畢業,學校強調學生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實踐創新能力,充分地將藝術知識和科學技術緊密的交匯融合,認識到藝術設計具有跨學科交叉融合的本質特征,培養出了一大批藝術設計大師。
因此,建設合理動態的、適應地方經濟發展、與時俱進的課程體制勢在必行,應根據就業的方向和專業的發展變化對課程設置進行科學合理的變革。
(六)產學研融合較為欠缺
藝術設計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設計思維的培養不光是靠理論知識的傳授,還需要實踐項目的訓練來提高創新能力,這就需要實踐教學實驗室與實習實訓基地的支撐。但目前藝術設計專業的現狀是缺乏設計開發力量,缺乏與社會聯系緊密的實踐教學基地,企業與學校之間難以開展真正的產學研融合。
在以上分析了六個原因導致優秀的藝術思維缺失,在當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設計思維普遍較弱的情況下,藝術設計教學實踐中設計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需立足于現實,通過改善教學實踐條件、建立合理的師資團隊、更為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等方式,逐步提升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具有創新能力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
[1]王崢.別把設計當藝術——談藝術與設計的關系[J].美術大觀,2010(04).
[2]張立中.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改革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6(16).
[3]魯開陽.淺析新形勢下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J].文學教育(下),2016(09).
[4]黃永健.我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理念的比較與思考[J].現代裝飾(理論),2016(03).
馬彬姀(1992- ),女,回族,新疆烏魯木齊人,在讀研究生,研究生,單位:天津美術學院,研究方向:設計形態形式語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