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萬從木與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

2017-03-11 11:36:52劉辰希
大眾文藝 2017年13期
關鍵詞:重慶藝術學校

劉辰希

萬從木與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

劉辰希

位于重慶市上清寺的美專校街得名于由重慶著名美術家、教育家萬從木先生創辦的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萬從木從早年求學到創立學校再到艱難辦學、投身大后方抗日救亡運動,他奮斗的一生是一代美術教育人砥礪奉獻的縮影,而他創辦的私立西南美術專門學校,填補了近代重慶美術教育的空白,為現代重慶藝術教育發展培養了人才、奠定了基礎,其成就值得被世人銘記。

在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附近有一條街道,名為“美專校街”,然而現在這里并沒有“美專校”這樣一所學校的存在,就算是生活在渝中區的本地人對這條街道為什么叫“美專校街”也知之甚少。但曾經在這里的確存在過一所學校,它的全名是“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現在的“美專校街”正是因為修建于這所學校之中而得名。而更不為人所知的是,這所已經消失的“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承載與參與了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直至新中國建立之間的重慶本土美術教育的開啟與發展,在長達近小半個世紀的時間里,這所學校因新藝術運動而生又經歷了抗戰被迫多次遷徙的波折。作為重慶第一所私立美術專科學校,它既是重慶現代美術教育的開端,又與當時全國所有的公立、私立學校一同勾勒了那一代中國教育界人士許下的“教育救國”的宏愿與為之付出努力的圖景,盡管因為時代原因,這所學校未能得以留存,但它的歷史使命與成績不應該被今人所忘卻。同樣不應該被遺忘的,是這所學校的創辦人,重慶本土著名的畫家、教育家萬從木先生。萬從木,別署竹山山人、停云閣主,永川大安場人,因擅畫松樹,人們又稱他“萬松木”,他年少在上海、日本求學到開辦學校的經歷,是從新藝術運動以來,一代中國美術教育家勵精圖治、無私奉獻的縮影。在2011年1月24日播出的一期《尋寶》節目中,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金運昌先生曾這樣評價萬從木:“萬從木最大的功績是,1925年跟別人合作開辦了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他的畫筆墨豪放、老辣,跟當時那些大師們相比呢,也毫不遜色。萬從木的畫畫得挺好,只是被他辦藝術教育的名給埋沒了。”從金運昌先生的評價不難看出萬從木對其美術教育事業做出的巨大奉獻,這種摯誠的專注與執著幾乎伴隨了他的一生。對萬從木與其創辦的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進行研究與梳理,是對整個民國時期,特別是抗戰時期重慶乃至全國的美術教育發展的重要補充。然而,無論是民國美術史研究還是抗戰大后方時期的美術史研究,對他與西南私立美術專科學校的資料都非常稀缺,本文以20世紀20年代至新中國建立初期的藝術教育發展史為背景框架,以萬從木的女兒萬芬志女士的口述歷史為脈絡,及通過對現存的文獻材料與圖片材料進行整理,較為系統的還原與展現萬從木從早年求學到創辦與經營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直至新中國建立、學校關閉之后他的個人經歷與辦校經過。

一、早年求學,中西繪畫技藝的交融

20世紀初的中國正經歷著激烈地社會變革,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帝制政權清政府,從而建立了民主共和體制的中華民國,西方列強的侵略讓落后的中國見識到了科學與技術的力量,也讓古老的傳統文明受到了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百年以來思想文化領域保守陳舊的氣氛急待被銳意創新的有識之士去打破,藝術領域亦是如此。正如薄松年教授所提到的,從1894年甲午戰敗到1919年倡導民主與科學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之間,伴隨西方文化的涌入,以寫實主義繪畫為代表的西洋畫逐漸被中國社會接納并流行,油畫、水彩、素描等全新的藝術創作形式對傳統的中式繪畫造成巨大的沖擊與影響,這讓勇于探索中國藝術的發展之路、有志于開辟全新藝術氣象的青年們走出國門,去往日本與歐洲學習西畫,他們中的大多數歸國后都投身藝術教育,成為推動中國繪畫藝術發展與變革的中堅力量。而萬從木也正是這些青年中的一員。

1899年,萬從木出生于重慶永川大安場,其父萬德軒系前清舉人,但在萬從木一歲時便因病離世,其母在他十一歲時也病逝了,萬從木的幼年可謂孤苦伶仃,全賴萬父萬母生前為人親和,萬家在大安場也算大戶,雖然家道中落,也多有親戚接濟,總算將其拉扯長大。從小經歷坎坷的萬從木聰明懂事且勤奮好學,特別喜愛畫畫,自幼便表現出極高的繪畫天賦。在親友中對萬從木幫助最大的表姐夫王作祥先生,當時是重慶往返上海的河運輪船公司的買辦,家境富裕,對萬從木的繪畫才華也十分欣賞,決心培養他,便出資送小學畢業的萬從木到上海美術專門學校1接受系統的繪畫訓練。1919年,萬從木在王作祥及其他親友的資助下,獲得了去日本西京(京都)美術專門學校學習西畫的機會。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全面學習西方,藝術領域亦不例外,從工部省所屬的美術學校最早引進意大利畫家豐塔內西(Antonio Fontanesi,1818-1882)任教到明治五年頒布普通教育里安排圖畫和手工教育的教學制度改革,日本已完全引入西方美術教育體系,而日本藝術界在山本鼎主張的自由畫運動之后,西方式的近代美術思想逐漸占據主導,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日本成為希望學習西方繪畫技術的中國學子最近能到達的陣地。20世紀初到40年代,一批批前往日本留學習畫的學子在之后成為了知名的藝術家與藝術教育家,其中包括陳師曾、何香凝、李叔同、高劍父、高奇峰等等,而在日本兩年多的習畫經歷也對萬從木的人生軌跡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萬芬志在談到父親的這段經歷時,是這樣描述的:

上海美專、尤其是在日本西京美專讀書這段歷史,對我父親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可以說,是為他日后能夠成為一個美術家、教育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教育救國,創辦私立西南美專

1921年,學成回國的萬從木首先來到了江西景德鎮畫瓷畫。民國初期,由于清政府的垮臺,景德鎮失去了皇家官窯的地位,而在日用瓷方面,市場備受西方涌入的洋瓷擠壓,但匯聚在景德鎮的一幫陶瓷與瓷畫藝術家們結合中西繪畫與上色技藝,創新出雅俗共賞的藝術瓷,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陶瓷藝術家們,將模擬水彩、油畫效果的新粉彩、新彩技術不斷發展完善,與傳統山水、人物、花鳥相結合,創作了一大批享譽海內外的藝術精品。萬從木在景德鎮畫瓷畫的那段時期,是他將中西畫技藝融會貫通的探索階段,受到“珠山八友”與新彩瓷板畫創作的影響,其保留下來的作品多以山水、花卉、動物為主題,顏色明快鮮艷、形象靈動活潑。萬芬志這樣描述父親在景德鎮時期的創作:

父親在景德鎮畫瓷畫的時候,把所學的國畫與西畫融入瓷畫之中,這在當時也算極大的創新,在那兒畫了不少作品,且很受歡迎。現在的永川名人堂,還保留著他當時畫的“春”、“夏”、“秋”“冬”四幅瓷板畫2。

在景德鎮創作一段時間后,出于對事業與家庭的考慮,萬從木回到了家鄉重慶,先后在中法大學、川東師范學校、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陶冶專科學校等十余所學校任教,課余之時,在堅持繪畫創作的同時,還創辦了《世界美術畫報》雜志,向尚且閉塞的的內地介紹世界各地優秀藝術家及其作品。隨著社會變革的加劇,以西學為主的新型現代學校及其教育機制逐漸建立,公立學校已無法滿足社會對于教育發展的需求,在美術領域,私立美術學校3亦隨之出現,到20世紀20年代,隨著新文化運動的發展,留學歐洲、日本的學子相繼回國,在黃炎培、陶行知等人倡導的“教育救國”的口號下,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投身教育,有的在已有的知名高校任教,有的則興辦私立學校傳道授業。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萬從木產生了開辦私立美術專門學校的想法,促使他實現這一想法的因素主要有二:第一,在中法大學等校任教時,與吳玉章4、蕭楚女5等革命進步人士有所接觸,受到“發展教育,改變落后面貌”等先進思想的感染;其二,當時的重慶沒有一所專門教授美術及其他藝術門類的學校,創辦私立美術專門學校可以彌補這一教育空白。在與留學歸國的同學反復討論、反復斟酌之后,萬從木決心創辦學校。

1925年,萬從木與早年同赴上海求學的何聘九、黃伯廉、楊公庹等人合作創辦了重慶第一所以傳授新美術為辦學宗旨的美術學校——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建址于重慶鐵板街(今重慶市渝中區鐵板巷),楊公庹任校長。

三. 六次搬遷,抗戰中的艱難前行

對于萬從木與合辦者們來說,僅有一腔熱血是無法建校辦學的,從一開始,學校就面臨重重困難。建校不久,首任校長楊公庹便因病去世,何聘九也離開學校出任公職,年僅26歲的萬從木接任校長,黃伯廉任訓育主任兼英語老師。據萬芬志女士回憶,建校初期最主要的困難還是來自于經費,私立學校沒有政府補貼,全部經費都需要自籌,而藝術類院校對學校的設施要求更多,除普通校舍教室外,還需要畫室、琴房、練舞房等設施;在教具上,需要專業書籍、畫具、石膏像、樂器等等;人力開資上,除聘請老師、校工外,還需外聘寫生模特等,這一應開銷,都成為學校創辦之初不小的負擔。學校剛剛創立,各方面條件都比較簡陋,加之積貧積弱的中國內陸能負擔兒女學習藝術的家庭并不多,招生十分困難,學費收入微乎其微,而籌款的方式,主要來自開辦畫展賣畫募資與社會捐贈,加之一部分借貸,這也成為了學校之后經營的主要收入來源。在鐵板街運營一段時間后,學校有了一些知名度,萬從木與校方其他合辦人決定擴大學校規模、升級軟硬設施。在萬從木等人的積極奔走下,時任四川省府委員兼財政、民政廳長的甘典夔6將自己位于上清寺的20畝私產捐出作為學校用地。1933年,在多方努力籌措下,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完成第一次搬遷,在上清寺建起了教學大樓、宿舍與食堂,購置了教具,招聘了老師,開設繪畫、音樂、戲劇、陶瓷等專業,隨著學生不斷增多(在校學生人數最多時達300余人)、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大,學校終于走上正軌。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11月,上海淪陷,中華民國政府宣布將首都和所有政府機構遷往陪都重慶,位于上清寺的校舍被國民黨宣傳部征用,學校被迫進行第二次搬遷,遷往巴南區魚洞。然而,自1938年2月開始,日軍對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武漢失守后,日軍在1939年5月更實施了慘無人道的“五三”、“五四”大轟炸,將重慶主城夷為一片廢墟。魚洞雖在市郊,但仍然在轟炸范圍之內,師生早、晚都要躲避空襲,根本無法正常上課,學生大量流失。另一個招生困難的原因是,隨著戰事擴大,北平、上海、武漢、廣州相繼淪陷,大量學校,當然包括藝術類院校內遷大后方,重慶作為戰時首都自然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藝術中心7,各個國立、私立名校的入駐,進一步擠壓了建校短、底子薄、師資弱、影響小的私立西南美專的生源。在這樣的情況下,萬從木與留校的幾位老師、校工商議之后決定第三次搬遷,將學校遷往四川省首府成都。初到成都,經費短缺又加之人地生疏,學校很難在短時間找到校舍,于是便在城南郊區的中興場(今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華陽街道)找了一間廟把大家安置下來,組織師生繼續上課。在堅持一段時間后,學校終于在華西后壩的磨子橋找到一所房舍,于是學校第四次搬遷,之后開始恢復招生,在成都繼續辦學。

1944年,抗日戰爭已接近尾聲,萬從木的私立西南美專卻在成都舉步維艱,為了能繼續辦學,他決定將學校遷回重慶。而這第五次搬遷,在萬芬志女士的記憶中是最為艱難甚至絕望的一次,搬遷時學校租了一艘船運送所有教材教具,船行至岷江中下游的犍為(今樂山市犍為縣)時就觸礁沉沒了,這時的萬從木面臨的是一無所有的境地,但他卻并沒有放棄。

回到重慶,萬從木通過朋友與熟人的幫忙,在南岸區找到幾間房屋,把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老師與學生安置下來,繼續上課。那時經費十分困難,為了節流,萬從木除了邀請以前的同學來義務上課,自己盡量也多講課;為了開源,他在課余時間就大量作畫出售,晚上常常熬夜工作,甚至因為勞累過度而導致過短暫失明。就這樣,萬從木幾乎用一己之力將學校撐了下來。

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政府于年末遷回南京,于是把戰時占用的上清寺私立西南美專原用地歸還給了學校,歷經第六次搬遷,也是最后一次搬遷,美專校終于回到了上清寺原址。然而,之前修建的校舍早已在大轟炸中夷為平地,國民黨宣傳部修建的一些戰時簡易平房雖勉強可以使用,但基礎設施與教材教具的匱乏卻成為了重新招生辦學的難題。剛剛抗戰結束的重慶,社會名流仍還云集于此,文化氛圍也十分濃厚,此時就有人慕名到萬從木家里向他求教學畫。據萬芬志女士回憶,除了與他們姊妹關系極好的京劇名伶厲慧蘭8在家學畫之外,學畫者中當屬時任中央銀行副理的翁敏人對學校的幫助最大。翁敏人見萬從木辦學艱難,主動將中央銀行閑置不用的如桌椅、柜子等大型家具無償捐贈給學校使用,另外,更與萬從木舉辦“師徒聯合畫展”,將售賣畫作的費用全部捐給學校,正是在他的鼎力相助之下,學校又興旺起來。

四、德藝雙馨,新中國建立后的萬從木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西南美專被進駐重慶的軍政委員會接管,當時許多老師、同學已投身革命,學校已停止辦課;1951年,萬從木在鎮壓反革命運動中被錯判入獄,同年,西南美專與蜀中藝術專科學校合并為重慶藝術專科學校;1952年,萬從木提前釋放出獄并被安排于印刷公司及印制廠工作直到退休,同年4月,重慶藝專全體教職工和三年制學生并入西南師范學院,五年制學生并入成都藝專,之后,成都藝專美術科與西南人民藝術學院合并為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并于1959年改名為“四川美術學院”;1971年,萬從木病逝于重慶,享年72歲;1984年,萬從木冤案平反;2004年,萬從木入選“重慶歷史名人”。

萬從木的一生,是一代藝術教育工作者為我國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砥礪奉獻的縮影,熟悉、了解萬從木的人都對他的品格與才能給予了較高的、公正的評價,總體可歸結為“四愛”:

第一是“愛祖國”,萬從木是一位堅定的愛國者。首先,從日本留學回國的他毅然決然投身教育,在創辦私立西南美專后又克服千難萬阻要把學校辦下去,正是心懷“教育救國”的偉大理想,為我國藝術之發展培養人才的決心在支持著他。在抗戰爆發后,萬從木帶領學生投身于大后的抗日救亡運動之中,1938年5月,重慶抗敵后援會繪畫組委會舉辦“抗敵繪畫展覽”,萬從木用中國化形式創作的漫畫《抗戰到底》、《各盡其責》、《共同打到日本》等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振奮人心。《時事新報》在1938年5月26日刊登的《抗敵畫展》一文中寫道:“本市五月抗敵宣傳大會繪畫組自前(二十四日)起至月底假木牌坊英年會會址舉行抗敵畫展,其收集油畫、水彩畫等一百五十六件,皆為名家作品,如余文治之《共鳴》寓意深奧,余文甫之《收尸》、《群力》,及萬從木之中國畫《民族英雄》,均為不可多得之作,其他以國畫手法所作之漫畫更別具風味,另一創格云。”重慶市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凌承緯這樣評價道:“萬從木用中國畫的手法創作抗戰題材的漫畫是抗戰時期中國畫家的創舉……,這樣的作品不但開拓了觀眾的眼界,也給其他藝術家以啟示,在此后大后方的一些報刊上,我們看到一些著名的中國畫家包括林風眠、李可染等人也紛紛采用中國畫的方式創作抗戰題材的漫畫作品。新中國成立后,應重慶市博物館約稿,萬從木繪制了一幅反映1927年重慶“三?三一”慘案的大型壁畫,其作品也深刻體現了他對人民群眾苦難的同情。

第二是“愛藝術”,萬從木的一生幾乎未停止過繪畫創作,雖然因歷史原因,有大量作品已遺失或損毀,但從尚存的作品中,仍能看出其不凡的繪畫造詣。萬從木在繪畫題材上涉獵廣泛,山水、人物、花鳥均有涉及,如今保存較為完整的,主要是以其在1949年創作的《十八描法》為主的部分冊頁以及數幅水墨山水人物畫。《十八描法》是對我國傳統工筆技法的創新與展現,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他對中國繪畫傳統的深入研究與思考,1957年,他還為《十八描法》加寫了一段題記:“六法懂來氣韻通,曹衣吳帶如當風,此中妙用還須記,運筆傳神今古通。”此外,2016年10月30日,萬從木的一幅《蓬萊仙島圖》紙本立軸在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成就,該作品色彩明快,人物鮮活,景色壯麗,可見其深厚繪畫功底,正如已故著名畫家、四川美術學院繪畫教育奠基人葉正昌教授所評價萬從木山水畫作時所說:“其畫筆墨淋漓,氣勢磅礴,于自然中求變化,潑放中見神韻,不為陳規舊法所拘,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凌承緯也認為萬從木的山水畫作品“其筆法之蒼勁,形式之獨到,造型之樸訥,令人過目不忘。”可惜的是,國畫家一般在五十歲之后才進入藝術創作的黃金階段,然而建國后,萬從木因冤案錯判入獄及之后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內的數次運動影響,一方面,其創作能力大受影響,鮮有精品問世;另一個方面,文革期間大量作品遺失、損毀,其中不乏絕世佳作,家人保留的作品一部分題跋被破壞,一部分僅為閑時潤筆小作,難以全面、充分的研究與論證萬從木的藝術成就。

第三是“愛學生”,萬從木從建校辦學以來,就將培養學生成才視為畢生事業。據萬芬志女士回憶,其父非常重視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與實踐能力。萬從木不但將自己從日本帶回的珍貴書籍供學生借閱,還在課余組織學生前往重慶近郊的南溫泉、北溫泉等地寫生采風,其指導耐心,講課風趣,很受學生歡迎。另外,萬從木在學校經費已入不敷出的情況下,還對家庭貧困的學生減免學費,學校數次搬遷,他不愿關掉學校,也是不愿看到留下的學生輟學。在解放戰爭時期,萬從木還多次保護過進步學生以及在學校任職掩護身份的地下黨工作者。私立西南美專雖然辦學時間并不長,但也為國家培養了一批藝術人才,如重慶市國畫院副院長楊洪坤、中央樂團女高音歌唱家劉淑芬等等,都有在西南美專上學的經歷。

第四是“愛生活”,萬從木是一個樂觀善良、積極向上的人。在學校幾經波折,難以為繼之時,萬從木從未想過要放棄,在萬芬志女士的印象里,父親很少愁眉苦臉,唉聲嘆氣,面對一切都是充滿信心,她舉例說:

剛搬回上清寺校址不久的一天,父親買回許多寫生用的靜物,一見我母親便手舞足蹈,稱今天運氣好,向錢莊借了錢,可以順利度過難關。母親不悅,質問難道借的錢不用還,而父親則笑嘻嘻地說,問題總能解決,慢慢來就是。總之,父親就是這樣樂觀向上的性格,這種苦中作樂的精神,也正是他能克服萬難、堅持辦學的內因。

重慶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重慶市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李長明這樣評價萬從木:“最讓重慶不能忘記的是萬從木的為人品質,他畢生追求進步、追求光明……追求美、創造美、傳遞美,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總之,萬從木用他的一生描繪了作為一位畫家、藝術教育家應有的時代風貌與對國家、事業與藝術的深情厚愛,他的藝術才華得到了同業者中肯的贊譽,他在教書育人上的執著耕耘,他創辦的私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為重慶近代的藝術教育填補了空白、奠定了基礎。雖然,現今的美專校街上已經沒有了美專校,但它曾經所承載的對美的追求與探索,早已融入了這座城市的血脈之中,由一代代藝術工作者薪火相傳。

注釋:

1.該校原名“蘇州美術專科學校”,于1912年年底由年僅17歲的劉海粟與烏始光、張韋光、汪亞塵等人籌劃創辦的私人美術學校圖畫美術院發展而來,建校十年之后于1921年更名為“上海美術專門學校”。據時間考據,萬從木在上海就讀的應是該校,而非1922年由顏文樑創辦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2.“春”、“夏”、“秋”、“冬”四幅瓷板畫最早由萬從木的三位子女分別所有,后經家庭協商,由萬芬志女士將四幅作品借與永川名人堂(后重慶市永川區博物館)代為保管與展出。

3.1911年,周湘(1871-1933)于上海創立上海油畫院,后改名“中西美術學校”,成為中國第一所私立美術專門學校。

4.吳玉章(1878-1966),跨世紀的革命者,參加了辛亥革命到解放戰爭幾乎全部革命歷程,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長達十七年,于1925年協助冉鈞在重慶創立中法大學四川分校,其間任教員,與萬從木系同事。

5.蕭楚女(1891-1927),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袖之一,參加過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于1923年6月至1924年1月任教于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與萬從木系同事。

6.甘典夔(1888-1962),四川榮昌人,曾任川軍21軍政務處長,四川省府委員兼民政廳長,財政廳長,國民參政員。

7.1938年后,內遷的藝術院校、全國性的美術團體與知名藝術家前后匯聚西南的重慶、貴陽、桂林與昆明等地,此時全國形成了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后方、以延安為中心的解放區與淪陷區這三大藝術區域。

8.厲慧蘭(1924-1990),京劇老生演員,厲家班五虎之一,厲慧良,厲慧敏之妹,出身梨園家庭,父厲彥芝是京劇琴師、教師,母韓鳳奎、姨母韓鳳英都是著名京劇演員。

[1]視頻資料《尋寶(萬從木畫)》,211年1月24日,http://jingji.cntv.cn/20110124/106731.shtml.

[2]薄松年. 中國繪畫史[M].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407-409.

[3]潘耀昌. 中國近現代美術史[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97-199.

[4]熊微. 論近代景德鎮瓷畫裝飾的發展階段[J]. 中國陶瓷,2007(12):94-96.

[5]萬從木. 萬從木畫集[M]. 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3-4.

[6] 蔣艷. 你可能常路過美專校街,但知道它因何得名嗎?[N]. 重慶晨報,2015年5月20日(16).

[7] 萬從木. 萬從木畫集[M]. 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4-5.

[8]潘洵,楊光彥. 論重慶大轟炸[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06):124-129.

[9]母麗幫. 抗戰時期內遷高等藝術院校的美術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3.

[10] 萬從木. 萬從木畫集[M]. 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7-8.

[11] 凌承緯. 戰火硝煙中的畫壇[M]. 重慶:重慶出版社,2013:90-92.

[12]王群生. 重慶歷史名人典[M]. 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34-35.

劉辰希,青年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研究生畢業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社會學專業。

猜你喜歡
重慶藝術學校
重慶客APP
重慶人為什么愛吃花
“逗樂坊”:徜徉相聲里的重慶味
紙的藝術
在這里看重慶
今日重慶(2017年5期)2017-07-05 12:52:25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因藝術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奇妙學校
爆笑街頭藝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无码在线激情片|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日韩午夜伦|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二三|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黄色福利在线| 欧美精品xx|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啪啪啪亚洲无码|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欧美成人二区| 国产精品.com|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www.youjizz.com久久|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性欧美精品xxxx|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日本午夜网站|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热| www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免费|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欧美五月婷婷| 亚洲成网站|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欧美v在线| 国产特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AV老司机AV天堂|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色婷婷啪啪|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啪啪永久免费av|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 久久视精品|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国产精品女主播|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性欧美在线|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亚洲免费播放|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91青青草视频| 爱做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国产aaaaa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