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康西 周小儒(通訊作者) (北京化工大學 100000)
淺析故宮建筑色彩的文化精神內涵
咸康西 周小儒(通訊作者) (北京化工大學 100000)
中國古人對于建筑的色彩有其獨特的審美感,這種審美與中國人所崇尚的天人合一,中庸等價值觀念是密不可分的。故宮的設計完美呈現出皇權至上和禮制等級。可以說建筑這一符號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長河中,中國傳統優秀的文化積淀不乏出現過許許多多建筑這一重要角色的身影。而色彩作為建筑的一個重要組成元素,既是能引起視覺上的種種反饋,又具有震撼的渲染力,而且還能讓觀者表現出豐富的情感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本文將以故宮建筑群為例,分析北京故宮中建筑色彩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建筑色彩;故宮;文化內涵
位于北京的紫禁城宮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色彩作為中國古建筑完整表現的重要組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與建筑的屬性、等級、規模等密切相關。色彩在建筑上多采用對比的設計手法,在故宮中出現最多的就是互補色和冷暖色這兩種對比。而互補色意為這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成灰黑色,例如紅綠色對比、黃紫色對比、藍橙色對比。而且觀者自身的視覺感官的不斷變化,使得兩種互為對比的顏色達到均衡的狀態。由此可見,出色的色彩搭配不僅能充分地體現出建筑本身所帶來的視覺體驗及心理體驗,更能充分展現出這一建筑空間所傳遞的信息與感受,具有強烈的視覺感官體驗。
在等級制度劃分森嚴的古代封建社會,色彩在建筑上的使用也不例外,顏色也是由高到低依次為黃、赤、綠、青、藍、黑、灰的順序排。黃色則是皇家貴族專屬的顏色,所以皇室宮宇閣樓等建筑多采用黃色琉璃瓦裝飾屋頂,詮釋著皇權的神圣地位,紅色的使用—般多意為幸福美滿、富貴與莊嚴,所以紅色的宮殿外墻體現了皇家政權的威懾力,龍鳳紋樣主要體現在鋪裝和建筑裝飾上。故宮則以金、黃、紅三色為主,臣子官員的府邸屋頂使用綠瓦,平民百姓的房屋的建筑主導色多以黑、白、灰為主。所以在首都這種環狀包圍的狀態的襯托下,故宮的建筑色彩的多種對比顯得格外突出,氣勢磅礴。
“天玄而地黃”——《易經》,陰陽五行學說中提及到,五行、五色、五方是相輔相成,共為一體的,土居中,是宇宙萬物生長之本源。與此同時,追溯到華夏文明歷史的起點——起源于黃河流域,受到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奔流不息的黃河的深深影響,這使得黃色對于炎黃子孫有著特殊的情感和意義。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賦予了黃色的尊貴地位,因此故宮中大多數宮殿的屋頂選用黃色琉璃瓦來鋪裝,以彰顯其地位的至高性。考古學家發現人類對于紅色的認識早在山頂洞人時期就有所表現,這表明了人類把它當作表達美好意愿的顏色,紅色象征著曙光和滿足,讓人心生愉悅感,所以在民間凡遇喜慶之事也多用紅色來加以表示。另外,根據陰陽五行相生相克,所以殿內門窗和宮墻多采用紅色,它本身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這提醒人們它不是尋常百姓家而是天子之地,喚醒人們的敬畏之感。
故宮可謂是最具中國封建等級制度特色的建筑之一,對于白色的使用也是十分的考究。而白色主要體現在漢白玉材質的宮殿基座和欄桿上,并伴有龍形和卷云紋飾雕刻其中。象征著至上無上的思想和美好愿景,加上故宮地面上鋪設的灰色的地磚,據說宮墻的每一塊灰磚上都打著當年的生產年號,例如,最早的磚上面打著“永樂二年”,清代的磚比較常見的是“康熙三十年”。因此集白色的基座、欄桿與地面灰磚為一體,使得故宮整體的色彩體系達到了一個平衡狀態,也為故宮莊嚴而尊貴的社會地位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明清時期禮制體制中,故宮中不僅僅只有黃琉璃瓦的房頂,規格不同其建筑采用的顏色也自然就不一樣了。因此,有一些建筑用的是綠瓦或黑瓦。“青”之意取自于“五色學說”,寓意著一年四季中萬物復蘇的初春,所以故宮里以綠色琉璃瓦來表示春意盎然、風和日麗。作為藏書樓的文淵閣,也是考慮到陰陽五行中,黑色是水的象征,意在克火,所以在建造時工匠們選擇了黑色與綠色搭配的形式,希望以此與水聯系在一起的黑色能夠保護文淵閣免受災難。皇子們居住的南三所,皇室子孫讀書的文華殿,也是使用綠瓦;青色即綠色,有樹木發芽新生之景象的語意,作為寂靜的顏色符號出現在這里也是恰如其分,寄希望于皇室后代子孫能夠在這樣環境中生活成長。不難看出,綠色也代表了蓬勃發展的年輕人。也正是這一設計暗含了古代皇家貴族寄希望于后輩人才能夠像春天里的綠植一樣生機盎然,不斷成長以繼承皇家的崇高思想。但隨著黑色琉璃瓦的等級特色已不再那么突出,黑色便起到配合整體色調的作用。
故宮每座宮殿的內外檐都裝飾著彩畫,它作為故宮宮殿建筑不可缺少的色彩裝飾元素在明清時期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劃分。彩畫大致分為以下三種:和璽彩畫、旋子彩畫、蘇式彩畫,這三種彩畫結構由枋心、找頭、箍頭三部分構成,區別在于找頭。枋心最中間,畫面最大,位置突出。其中和璽彩畫的等級最高,分布在三大殿以及乾清宮和坤寧宮等宮殿。內容多以形態各異的龍鳳紋樣為主,瀝色粉、貼金箔于龍鳳紋飾之上,形成特有的立體感,從而營造出金碧輝煌之景象。旋子彩畫基本上出現在宮殿、配殿及門樓等建筑。蘇式彩畫則不同于以上兩種彩畫,因畫幅大,場景布置更加自由,內容也豐富多樣,多表現為山水、人物、花鳥及吉祥圖案等。彩畫作為與周圍環境聯系的橋梁,如東西六宮中的彩畫與殿內家具相互襯托,御花園中的彩畫與亭臺樓閣、山水花木相輔相成,形成中國古代宮廷花園中獨樹一幟的建筑特色。
故宮的建筑色彩不僅在宏觀上有著整體性的嚴格把控,對于細微處的處理也十分講究。明清兩代修建紫禁城時,對于前人的優秀成果的傳承下,宮殿樓閣大多為金黃色琉璃瓦和紅色墻面的搭配,使之看上去鮮艷奪目,色彩上形成的對比以助于達到富麗堂皇、氣勢磅礴的景象。這天與瓦的藍黃對比,門窗柱子與彩花的紅綠對比,白臺基與地面深淺顏色對比,這些豐富多樣的色彩對比既表現了皇家的富麗堂皇,又完美的展現了天子至尊的情景。
紫禁城是中華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符號,故宮則是北京絢麗色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包含了中國幾千年的政治體制、意識形態、人文科技等積累的結晶,在闡述故宮建筑色彩的同時,我們可以了解民族的偉大精神,民族的靈魂——中國傳統文化。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淀作為我們民族的驕傲,我們有責任要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讓它能千秋萬代永遠保存下去。
[1]周宇 田筱源.北京皇家園林色彩表現特點初探 [J].藝海,2013(4).
[2]王樂.淺析北京故宮建筑色彩的情感表達[J].青春歲月, 2013(18).
咸康西(1993.04- ),男,漢族,山東省棗莊市人,研究生在讀,北京化工大學,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