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航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永州 425000)
在天然藥物化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探討
駱航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永州 425000)
就教師在天然藥物化學課程中進行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時,如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把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起來提出自己的看法。
天然藥物化學;綜合能力;教學方法
隨著醫藥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日益提高,新時代的藥學人才除了掌握全面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術外,還應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因此,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受到各高等學校的重視。天然藥物化學作為藥學專業的重要課程,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把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綜合能力,也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天然藥物化學是運用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天然藥物中有效成分的一門學科[1]。通過學習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及天然藥物有效成分提取、分離、精制、鑒定等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等,以滿足學生在天然藥物生產、檢驗、經營、研發等崗位工作的需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來看,筆者認為培養目標要做到以觀察能力為先導,思維能力為核心,實驗操作能力為基礎,探究能力為綜合表現形式[2]。其中觀察能力是獲得感性認識的保證,為進一步獲得關于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的理性的化學認識提供基礎和前提條件[3]。具有敏銳觀察力的人可以從看似沒有聯系的事物中找到聯系的規律或因果關系,從而獲得有價值的科學發現。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天然藥物的發現無一不與發現者敏銳的觀察力有關;思維能力是指通過已經掌握的天然化學知識理論對有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是指天然藥物化學的研究方法以實驗為基礎,只有通過實驗探索、研究,才能學好本學科;探究能力是指獨立探究新知識的能力,從本質上看,天然藥物化學中的探究能力就是研究性課題的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圍繞某個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因此,科學探究能力是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綜合表現形式。
2.1 理論教學
2.1.1 以項目為驅動,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思考、探究問題的能力,就需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比如黃酮這一章,傳統教學應該是先介紹黃酮結構與分類,進而介紹理化性質,然后介紹提取分離的方法等。調整后該章節嘗試以項目為驅動設計教學情景:某制藥廠中藥提取車間的生產小組接到一個任務,要在一個月內從槐米中提取蘆丁,生產小組需要負責摸索其工藝流程。包括:分析槐米的成分、制作提取分離流程圖、從槐米中提取分離蘆丁并水解得到槲皮素、鑒定蘆丁與槲皮素。這種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應用天然藥物化學知識與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
2.1.2 結合創新藥物研發實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教學內容上注重基礎知識與先進技術和當代科技發展的銜接,及時將天然藥物化學領域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技術融入教學當中;同時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對天然藥物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結合創新藥物研究開發的各個關鍵環節定期舉辦講座,將天然藥物化學課程與創新藥物研究緊密相連,如舉辦天然藥物及中藥研究開發中提取制備工藝、中間產物的質量控制標準、產品穩定性、產品藥效學毒理學中天然藥物化學知識與技能的應用等專題講座,將實際應用與理論知識有機結合,使學生印象深刻[4]。
2.1.3 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要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勤學好問的習慣,教師就要營造良好的氛圍,鼓勵學生提問和討論。思維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總是由問題引起的,是同解決問題形影相隨的。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設計并提出具有啟發性、科學性、可探索性的問題,例如黃酮類化合物為什么具有酸性?如何利用酸性的差異來實現分離呢?教師通過開展問題式教學,圍繞問題讓學生發散思維,從而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學中要突出重點,改變傳統的單向知識傳授的“教學型”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并大膽嘗試解決問題式、課堂討論式、師生對話式、讀書報告式等啟發式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互動教學的特點[5],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進行充分思考,通過采取壓縮講課學時而講課內容不減的方法,將一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學。
2.1.4 精選習題和練習,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天然藥物化學教學也要重視習題的練習。天然藥物化學中的習題思維性較強,如各類天然藥物化學成分分離中各類色譜分離行為判斷、各類成分酸堿性的比較等習題,需要學生具備邏輯思維及知識遷移的能力才能解決。教師應編制靈活性、判斷性、思考性、綜合性強的習題,從平時練習到考查考試,訓練學生審題和迅速而正確地解答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理解知識,并靈活運用知識,在運用知識的實踐中培養綜合能力。
2.2 實驗教學
天然藥物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實驗課比重大,傳統天然藥物化學的實驗內容主要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調整后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在保留部分傳統驗證性實驗的同時增加了設計性的綜合實驗。此外,教師強調對各種實驗現象的分析和判斷,注意講授實驗設計的方法和原理,課后還可以配備相應的思考題。
考核是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手段也是評價學生能力的手段。為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期末成績由理論筆試和實驗考評組成。實驗考評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法,實施由平時課堂表現、實驗知識筆試以及實驗技能的考核3個部分組成的考評方式。其中實驗技能的考核由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天然藥物化學實驗知識及技能,自行設計一個實驗方法并親自動手實踐進行驗證。
個人能力的大小固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后天的教育和培養也是形成綜合能力的重要過程。特別是在國際競爭和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傳授學科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型醫藥人才而努力。
[1]朱玲,王彩芳,湯寧,等.天然藥物化學實踐教學改革[J].藥學教育,2007,23(4):43-45.
[2]陸園,馮瑞琴.大學新生化學教學方法探討[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4):81-82.
[3]秦鳳.高中化學學科能力表現標準開發[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2.
[4]許明錄,許光日,湯波.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2):123-124.
[5]范建禮.藥物性化學教學的思考[J].硅谷,2008(2):74.
G420
B
1671-1246(2017)04-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