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萍
海南省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淺談當前企業辦中職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周愛萍
海南省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人力資源管理是中等職業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種種原因,與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相比,當前企業辦中等職業學校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才能促進企業辦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
企業辦中職學校 ;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對策
近年來國家加大職業學校的重視力度,企業職業教育的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已占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總量的25.64%。顯然,企業中等職業學校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和新的增長點。但是,與公辦職業學校相比,企業中等職業學校在辦學質量、學校管理及自身建設等方面仍存在明顯的差距。其中,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中等職業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企業辦中等職業學校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才能促進民辦中職學校的發展。
中職學校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中等職業教育事業發展,培養專門的技術技能人才而作用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能力和體力勞動能力并處于勞動中的人們的總稱。中職學校人力資源主要包括教師、管理人員和后勤服務人員。
1、具有較強的稀缺性。中職學校人力資源的結構中雖然包括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員,但其主體是教師。中職學校教師必須經過嚴格的學術訓練,擁有廣博的知識以及良好的科學素養才能勝任,
2、勞動價值具有較強復雜性。中職學校人員的勞動相對于其它行業來說,勞動的復雜程度比較高,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分析,屬于復雜勞動的范疇,其衡量的過程比較復雜。
3、具有較強的主觀能動性。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文化層次較高,在滿足物質生活需要的同時特別注重高層次精神需求,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張揚其個性,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追求其主觀能動性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4、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是理性經濟人,具有趨利避害的本性,人力資源的價值就是在人力資源流動中實現的,由于中等職業學校人力資源具有較強的稀缺性,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所以其流動性更強。
1、中職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是多樣化管理。中職學校人力資源的類型具有多樣性,從不同的崗位來說,既有教學人員、教學輔助人員,還有黨政管理人員以及大量的后勤服務人員。不同人員在學歷層次、知識、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2、中職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能動性管理。在中職學校各種人力資源中,其主體是教師,他們的文化層次普遍較高,他們除了追求物質上的需要以外,也比較更多注重個性的發展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他們創造的勞動成果希望得到社會廣泛的承認。
3、中職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是中職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中職學校所有資源中,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一所好的中等職業學校,不是因為擁有多少高樓,而是由于擁有多少高水平的人力資源。
1、學校內部管理運行機制不健全,人力資源管理不暢。
企業辦中職學校辦學資金來源都是自負盈虧,辦學者由于沒有正常的辦學經費,為了控制成本,學校該設的機構不設,該立的崗位不立,導致教職工的職能不清,工作任務重,工資低,人力資源管理不暢。
2、工作職責設計不合理,工作量大,人員流失較大。
多數企業辦中職學校存在超時或超強度勞動問題,教師工作量太大,既要上課,又兼任管理崗位,還負責到校外招生,無加班工資或是象征地發一些加班工資。
3、處罰嚴重、工作壓力大,未建立健全的人才獎酬激勵機制。
企業辦中職學校在管理狀態上,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缺乏有效管理:另一種則是制度化管理:缺乏制度的職業學校處罰是隨機約,制度健全的職業學校,其制度條款往往是處罰多于獎勵,沒有建立健全的獎酬激勵機制。
4、師資隊伍不穩、結構失調。
公辦學校教師工資持續上漲使企業辦學校的吸引力下降,加上企業辦學校教師受到身份歧視,導致企業辦教師穩定性下降。
針對當前企業辦中等職業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不足,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要求,使我國企業辦中職學校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可采取以下一些對策:
1、采取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使學校內部既定存量和結構的人力資源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和發展,以便服務于學校發展戰略和目標。
2、建立職位界定體系和有針對性地制定薪酬制度。第一,人才的任用必須與其職位標準緊密結合,否則就無法得出任用是否恰當的結論。第二,教職工培訓投入必須與員工的崗位發展要求相結合,使其具有長遠價值。第三,薪酬要與職位銜接要合理。
3、建立起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樹立“人才第一,教師第一的”的思想,使得知識分子的勞動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創造一個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4、建立健全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解決當前中等職業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存在的問題,其中一個關鍵的方面就是要建立起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著力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趨勢下,職業學校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來領導和激勵教師群體,以便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塑造優秀人才。因此,只有做好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完善教師的培訓和激勵機制,有針對性地制定薪酬制度,才能使企業辦職業學校人力資源共享與學校的發展緊密結合,促進學校學習型組織的形成,學校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更加善,最終達到組織目標。
[1]曾建權.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2]王一江、孔繁敏。現代企業中的人力資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3]周占文 主編.《人力資源管理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4]陳剛、吳煥明著.《人力資源管理方法》 廣東經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