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璇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0)
淺析專科醫學生就業與創業職業心理教育
肖璇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0)
醫學生;就業與創業;職業心理
職業心理素質是職業素質的一種,是指能夠順利完成所從事的職業而必備的心理素養,包括社會行業對從業者心理素質要求和用人單位對從業者基本的心理素質要求。高等醫學院校就業與創業教育是提高醫學生就業與創業素質,培養醫學生就業創業所需的能力、知識及心理品質的教育。當前醫學生就業競爭激烈,所有高校都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倡自主創業,以創業促就業,符合國家所提倡的大眾創業的要求。但醫學生在就業與創業過程中表現出職業心理素質普遍不高的問題,因此要加強職業心理教育。
目前醫學高等院校中相關職業心理教育開展十分緩慢,基本還停留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職業規劃等層面上,沒有形成獨立而又完善的課程模塊。在教學中,教師大部分均為教育行政人員和輔導員,缺乏行業工作經歷和就業創業實際經驗,沒有將就業創業和職業心理教育相結合。當然高校也會聘請創業人士舉辦創業教育講座,但受到一些組織協調和資金支持的限制,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1]。
在醫學院校中,一些想創業的醫學生由于沒有相關的職業心理準備和職業意識,所以造成了創業層次低、成功率低的問題,這與醫學生專業的特殊性和創業意識淡薄有關。主要表現為: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大專類醫學院校的學生畢業后要到醫療機構工作1年才能夠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因此,在醫學這個領域參與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極少。加之大部分醫學生的就業目標不明確,面對眾多的就業單位,醫學生顯得非常迷茫,在求職過程中缺乏明確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定位,總是抱怨在求職過程中找不到自己合適的崗位[2]。有極少部分醫學生畢業后放棄醫學,自己投資經商進行創業,但大部分以失敗告終,原因大致有年輕、對創業過于理想、光有熱情而缺乏經驗、不善于人際交往等。
從職業心理教育層面上,醫學類畢業生自主創業面臨的困難是醫療類市場經驗嚴重不足。大專畢業生根本不了解醫療市場需求以及醫療經營法律法規,無法分析市場的未來發展,最終導致失敗。另外,醫學生進入社會后缺乏對現實人生、人際關系的了解和認識,缺少奉獻精神[3]。這些都是職業心理不成熟的表現。
2.1 構建醫學生就業創業職業心理教育模塊
要想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學校要抓住醫學生的心理成長及職業定位特點,構建職業心理教育模塊。為了更好地滿足醫學生職業心理教育的需求,應建立多樣化的職業心理教育模式,在教育過程中選擇最佳的教育方式,以達到最好的職業心理教育效果[4]。在醫學生入校之初就做好相關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醫學生根據社會環境需求與自身的特點確立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并在以后的教育過程中不斷修正完善。通過構建完善的職業心理教育課程體系,讓醫學生更好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為畢業后就業和創業打好基礎。
2.2 通過社會實踐提高職業心理的適應力
社會實踐可以讓醫學生直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職業心理教育工作不能夠只依賴學校自己唱“獨角戲”,學生終究是要走向社會的[5]。通過社會實踐,可以鍛煉醫學生的有效溝通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醫學生對職業的向往與追求,而這些能力和素質是大學生職業素質的重要方面。醫學生必須在社會實踐中深刻體驗才能更好地去就業和創業[6]。
2.3 開展就業與創業職業心理培訓活動
醫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缺乏技巧和求職技能低下充分表明其職業心理不成熟。因此,學校要開展職業心理培訓來幫助醫學生提高職業認知和自信心。積極的職業心理教育主張以人的積極力量和美德為教育主題,強調職業心理教育要讓醫學生創造高質量的個人生活、職業生活以及社會生活[7]。學校可以邀請行業專家來做報告,或是邀請知名單位的負責人為醫學生講解如何在社會中快速成長等,這些報告會要從一年級就開始舉辦,不斷進行,有利于提高醫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
綜上所述,要想做好專科醫學生的就業與創業工作,就要把職業心理教育以模塊化的形式引入醫學教育體系。從醫學生入校之初就開始抓,從職業定位、職業規劃、職業發展等各個方面對醫學生做好引導和教育工作,這才是醫學生職業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一系列的職業心理教育,就會提升醫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從而能夠以創業帶動就業,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1]陳金生.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15):53-55.
[2]鞏麗,田兆富.加強大學生就業中的職業心理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5(12):79-81.
[3]楊旭,趙明君,劉春靈.現代醫學模式背景下醫學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1):12-13.
[4]韋朝忠.高職學生就業壓力下的心理健康塑造機制[J].教育與職業,2014(29):88-90.
[5]張勇志.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積極心理教育整合的思考[J].教育評論,2015(3):68-70.
[6]溫金梅.和諧社會視野下學校體驗式心理教育體系的建構[J].教學與管理,2014(12):81-83.
[7]陸寧,王振,朱仙桃.積極心理教育方法的建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9):60-63.
G40-03
A
1671-1246(2017)04-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