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永超(吉林省體育運動學校吉林長春130022)
優秀射箭運動員應具備的心理能力研究
□曲永超(吉林省體育運動學校吉林長春130022)
射箭比賽的成績可以說是三分技術、七分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運動員在場上的正常發揮有著極大的影響。本文主要研究了一個優秀射箭運動員所要具備的心理能力,希望能夠通過訓練來提高他們的心理控制能力、心理感知和反應能力,以及動作節奏感,從而間接地推動其項目成績的提高。
射箭運動運動員心理素質能力研究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飛提高,我國的體育事業也在蓬勃發展。射箭作為一種間接性對抗性項目,以靜力性和動作單一性為基本特點,這使得射箭運動員的心理素質直接決定了其在比賽中的表現及其競技的成績。因而相比其他項目的運動員來說,他們承受著更加巨大的心理壓力,心理能力的重要性尤為突出。
運動員的競技成就與其對自我心理的控制能力的強弱在某種層面上說成正比關系,這種能力也可稱為心理控制點,是指運動員在競技過程中對自己將要取得的成績(成功或失敗)的認知能力。面對失敗,有的人選擇逃避,而一名優秀的射箭運動員應該是敢于承擔這份責任的,他們不僅能夠正確地面對失敗,并且能在以后的訓練中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完善自己。
心理控制能力的強弱具體表現在射箭運動員在訓練或競技中的動作協調性與穩定性,控制力強的人一般瞄準、撒放的配合度比較高。但心理控制能力是運動員在長年累月的練習磨合下才形成的一種能力,與年齡、訓練年限及自身態度等都息息相關,要想具備較強的心理控制力,運動員就必須要在日常訓練中接受相應的訓練,比如意志訓練和集中注意力訓練。
1.1、意志訓練
射箭項目本身就決定了運動員需要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因為只有在堅強意志力的指引下,運動員才能無所畏懼、越挫越勇、勇往直前,取得優異的成績。射箭項目枯燥的訓練、殘酷的比賽、比賽成績的多變性和不確定性等等,都使得一些年輕運動員難以適應,產生畏難情緒。因而在日常的射箭訓練中,教練員應安排一些意志力的訓練,讓運動員明確好自己每一次發射的目標,明確每一次比賽的成就動機,反復地加強思想上的引導。尤其是在比賽前,要根據比賽場地的具體條件進行反復的模擬訓練,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強化耐力和技術的穩定性。
1.2、集中注意力訓練
高度的競技專注度對于射箭運動員來說極其重要,這可以使他們在比賽時免受外界的干擾,有效提高比賽成績。因而在日常訓練中我們還要加強對運動員的注意力訓練,使運動員在比賽時心無旁騖。對注意力集中度的訓練主要可以采取意念法,即讓運動員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技術動作和技術要領上,并閉目感知,凝神記憶;還有干擾法,即在訓練時安排各種外在干擾因素,或跺腳或吹口哨,模擬比賽時嘈雜的環境和可能的惡劣天氣狀況,從而使得運動員習慣在有干擾的環境中進行實射,在比賽時能夠迅速調整到最佳狀態,將外物雜念的影響降到最低。排除外在的干擾因素,射手自身的心理因素也會影響到他們比賽的成績。比如,在比賽的壓力、家庭的責任、訓練過程中的不愉快等等,消極情緒的堆積使得射手心理負擔過重,自己難以調整過來。這時如果恰好遇上比賽,射手的注意力就很難集中起來,其比賽的成績自然而然也會受到負面影響。為了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教練員就要在平常的訓練中時時注意運動員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況,及時地對他們進行疏導,能幫的地方盡量幫忙,使他們在射箭的過程思想不跑偏。
射箭運動需要運動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最高的運動成績,要求運動員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最快的反應,因而對運動員在短時間內的負荷能力要求較高。
從運動生理學角度來講,大腦皮層需要在極緊張的狀態下才會快速達到興奮的狀態,從而使得其做出反應并傳達到相應神經中樞的傳輸時間從一般水平的6秒快速轉換到3秒甚至更短,致使各神經肌肉能夠協調配合,動作技術更為迅速和準確,形成自動化過程。所以,在射箭項目的技術訓練中,我們應將培養運動員的心理反應能力和感知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2.1、“舉弓、瞄準、發射”一體式訓練
射箭運動員所必須具備的運動素質和心理素質,而我們訓練的最終目標也是這三者的高度自動化和效率化。這不僅需要運動員的心理感知和身體感受表現一致,能夠迅速且有效地完成各種專項技術動作,這就是所謂的心理感知能力。一名優秀的射箭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完成動作的速度和節奏,撒放力量的大小等來提高自己的命中率,因而我們在訓練時要將心理感知能力與人體的感知能力相結合,促使運動員根據靜力平衡的特點做出相應的運動強度反應,根據運動員的自身特點設定相應的心理技能訓練。以提高運動員的感知能力,促使運動員形成較強的對于舉、瞄、射的感知能力和反應能力。
2.2、條件反射的進階訓練
技能自動化與動力定型是優秀運動員的最佳表現,這需要運動員具有超強的心理反應能力和長期高強度高密度的訓練。在日常訓練中我們可增加念動訓練和冥想訓練,即讓運動員在比較放松的狀態下(可通過播放舒緩的音樂、調暗光線、語言引導等方式)進行積極的有意識的想象和回憶:想象自己正在訓練或是比賽,回憶自己當時在整個射箭過程中的所有細微環節,包括正確動作和失誤,以期重復喚起運動員的心理反應、身體神經和肌肉的感知等。這利用了大腦的模擬技術,這樣的冥想可以引起運動員相應神經肌肉的反射,幫助運動員加強肌肉的動力定型并達到訓練心理反應的目的,把運動技能訓練成條件反射或潛意識行為。
此項訓練可以在正常訓練期間任意時間進行,每次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為佳。
動作節奏感就是運動員在長期訓練中所自然形成的一種對于自身運動的節奏把握,它包括身體的穩定、動作的完成時間、持續時間、撒放間隔等等,射箭運動員的動作節奏感對運動員在競技中的表現有著重要影響。有效的動作節奏感有利于運動員的舉弓、瞄準、發射的一氣呵成,以及保持動作的穩定從而形成動力定型,提高命中率。
正確的動作節奏感輔助訓練首先應增加運動員較多的日常訓練比賽及交流比賽經驗,因而我們對動作節奏感的培養主要可從這兩個方面來進行。首先是在正式比賽前,要多模擬幾次比賽環境讓隊員們進行訓練,以消除運動員的負面情緒并增加他們對正式比賽的適應性,以達到正常比賽狀態;其次,和老隊員交流比賽經驗,讓他用實際的例子來教導年輕隊員要沉得住氣、懂得掌控場上節奏,以及傳授一些平時訓練中學不到的心理戰術,從心理上壓制對手,以提高運動員的臨場心理素質。最后,是要幫助運動員調整自己的動機水平。因為如果動機水平過高,就會引起機體興奮性過高,使運動員容易注意力分散、情緒不穩定,從而難以控制自己的動作,使得動作的完成質量下降;但是如果動機水平過低,運動員又不能充分調動射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動員所導致的機能潛力發揮不足,就會造成運動水平的降低。射箭運動以精細動作為主,需要較低的動機水平,因而射箭運動員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始終把自己擺在恰當的位置上,并對自己每一支箭的成績能夠正確預計,把控好場上節奏、制定好作戰計劃,并隨時調整,不被他人影響而去盡量對他人造成影響。相信只要我們的運動員能夠正確地對待失誤與成功,保持情緒的穩定和穩定的動作節奏感,就一定能高水平地發揮,取得理想的成績。
在比賽剛開始時,由于精力的高度集中和肌肉的緊繃,射手容易陷入到緊張的情緒之中。而當比賽正在進行時或者臨近結尾時,由于體力消耗、求勝心切、對手影響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又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等問題。以上這些都是在射箭比賽過程中射手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這不僅會制約射手體能、戰術和技術水平等的正常發揮,同時還會影響到射手的知覺、記憶、思維和注意力等等方面,甚至會影響到運動員之后一段時間的訓練計劃,對他們今后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而射箭運動員要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尋找途徑排遣自己的緊張感和負面情緒,即將注意力轉移到與比賽和訓練無關的事情上去,確保其良好的精神狀態。所以射箭運動員除了平常的訓練以外,也應該培養一些個人興趣,在訓練間隙作為娛樂活動怡怡情、放放松,以保持一個持續良好的精神狀態。訓練場地附近也可以放一些書架,書架上放一些報刊、雜志之類的,供隊員們瀏覽。另外,交談也是一種幫助運動員轉移注意力的有效方法。由于賽間運動員的心理波動比較大,教員和他們的談話一定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切忌講大道理,可以用喝茶的時間在一種較為輕松的氛圍下和他們談談自己以往的經歷,平時的愛好,時下的新聞等等,用關心和體諒讓運動員消除緊張感。在射手遇到問題或瓶頸時要和他們一起找出問題所在,幫助他們樹立正確合理的訓練目標,促進個人的良性發展。
他人的話語會對個人起作用,本人的自我暗示在很大程度上對人的作用力會更大。因而賽間的心理調控自然也可以通過運動員的自我對話來完成。只有射手本人才最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狀況,更知道自己所關心的是什么、期待的是什么、擔心的是什么,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只有我們自己真正認識到了負面情緒的嚴重性和影響惡劣性,下定決心要把其驅趕出去,我們才能真正從陰霾中走出來。所以射手自身的心理暗示對于比賽中心理情緒的調控異常重要,有時候只要換個思維就可以窗明幾凈、海闊天空。運動員要經常鼓勵自己、肯定自己,為自己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和射擊目標,切忌好高騖遠。且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不灰心,不氣餒,做到正確地認識自己,循序漸進。
當一個人思想到達一定的高度,就會變得處亂不驚用,這種“恒定的心理”對于射箭項目來說時十分的難能可貴。運動員的每一次的心理調整,都是他們對于個人狀態的高要求和比賽負責任的表現。當射手具備了穩定的心理狀態,他們才能對臨場情況的變化做到應對自如,在射箭場上展現出自己的個人風采,把技術和戰術都發揮得游刃有余。射箭比賽比的不僅是技術,還要比反應、比耐力、比心理素質等。具備良好的心理能力能夠讓運動員在場上神采奕奕、寵辱不驚,這對于一名射箭運動員來說尤其重要。所以,教練員要深刻認識到心理能力對于射箭運動員的重要性,重視對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輔導訓練,積極實施到日常訓練過程中,生理、心理兩手抓,為提高射箭運動成績做出貢獻。
[1]姜乾金.醫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2]金春植.韓國射箭隊選拔及訓練特點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 2014(30).
[3]祝蓓里,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甄玥.優秀射擊運動員瞄準技術穩定性的研究與評價[D].北京體育大學,2011.
[5]吳伊靜.吉林省射擊運動員專項心理能力的構成與評價[D].吉林體育學院,2011.
G804
:A
:1006-8902-(2017)-1-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