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晟(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淺談游泳初學者蛙泳培訓的教學步驟與方法
□王晟(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自己的物質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重視,由于城市化建筑導致了鍛煉場地的限制。游泳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蛙泳是一種簡單易學的一種泳姿。作者常年進行游泳培訓教學工作,對游泳培訓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與總結。應對現在大量游泳培訓者的需求,對如何盡快讓游泳學員掌握蛙泳技術,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通過多年的實踐表明,大部分參加游泳培訓的人能夠熟練的掌握蛙泳基本技術,并得到了一致好評。主要從人剛在水環境中如何適應心理的恐懼,通過在動作機能形成的基本規律上制定出了適合學習者的學習計劃。從減少恐懼到慢慢熟悉水性,直到能獨立自行游泳為止。給其他的游泳學習者和愛好者提出點建議。
游泳培訓教學蛙泳技術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的健身意識日漸提高,游泳場所的大量新建,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游泳這種新穎的健身方式去鍛煉。但是游泳教學的落后跟不上大量游泳健身人群的需求,筆者總結了蛙泳基礎技術的教學方法和步驟,為了能夠給更多的游泳教練提供參考與經驗交流。
任何體育項目都有一定的危險性,游泳這項運動的危險性要高于其他的體育運動,我國已在2013年5月初,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等五個部門發布公告,公布了《第一批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目錄公告》其中游泳高居榜首,滑雪(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潛水和攀巖三個項目緊隨其后。所以無論是每次游泳課還是每批新游泳學員的上課集中后都要強調游泳安全。
2.1、個人安全
游泳培訓之前要進行體檢,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確認身體適應學習游泳與游泳鍛煉后才能進入游泳館參加游泳培訓和游泳鍛煉。
進入游泳館或者培訓場地后,要注意游泳館內張貼的各種警示牌,告知牌,須知牌。對泳池的水溫,PH,和余氯值有一定了解,尤其注意深水與淺水的位置與分界線,切不可粗心大意,在不會游泳的情況下誤入深水池。聽教練的安排,服從教練的組織與安排。
2.2、教練員的安全
游泳培訓之前教練員要向培訓者敲響安全警鐘,提高游泳學員的安全意識,告知深水區與淺水區域,上課時無論什么原因離開培訓或者回來都要報告教練。并且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游泳學員進行不同的安全教育。
培訓時要有另外的救生員在場,并將所有學員固定在一個區域,時刻注意每一位游泳學員的學習狀態,經常清點人數,培訓結束后要再次強調安全,不可突然離去,要組織好游泳學員帶領其放松并宣布下課。
2.3、游泳池管理的安全體現
(1)衛生。
眾所周知,游泳池池水的衛生質量直接關系人體健康。要嚴格按照《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共場所衛生標準檢驗方法》和《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的要求。常規游泳池水質的監測指標有6項即細菌總數、大腸菌群、pH值、渾濁度、游離性余氯、尿素含量。國家標準規定,游泳池水中尿素含量蛋≤3.5毫克/升,游離性余氯為0.3-0.5毫克/升,細菌總數≤1000個/,PH6. 5-8.5,渾濁度不大于5度或站在游泳池兩岸能看清水深1.5米的池底四、五泳道線。
(2)救生。
救生員:為了加強對我國救生工作的宏觀管理,適應國際救生事業發展的需要,1998年8月,中國游泳協會救生委員會(次年更名為中國救生協會)正式成立,制訂了《中國泳協救生員培訓基地的有關規定》、《救生員管理辦法》、《救生委員會培訓中心管理辦法》,統一規范救生員培訓考核制度,編寫救生教材,組織分級培訓和考核。被錄用的救生員必須通過救生員等級考試。
2.4、熟悉水性與消除怕水心理
熟悉水性是學習游泳的第一步,因為人類的生活環境不是在水中,在水中我們會感覺到不一樣的生理感受,水的溫度、水的阻力、水的壓力、水的浮力,都會給人們帶來行動上的不便。為了更好的在水中適應水的各種生理和物理變化并且能夠在水里完成相應的動作,所以學習游泳的第一步就是熟悉水性。
教練員組織好學員,依次入水,初入水中后會感覺各種不適應。比如:水溫、行動不便、感覺到明顯的水壓,會給學員帶來緊張或者恐懼感。這時候教練員首先應帶領大家適應水溫,因為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7℃,而泳池的水溫一般保持在27-29℃,感覺水溫偏涼是正常的。這時候然大家相互撩水,打水仗的形式快速適應水溫,融入課堂。
適應水溫后組織好游泳學員在水中由淺向深行走,以適應水的阻力。當水深逐漸加深時會感覺胸悶,這時告訴學員這是正常情況,不要因此而感到恐懼。
(1)憋氣與呼吸。
憋氣:人類在水中是無法正常呼吸的,所以在水中為了保持正常的生理技能完成規定動作,應保持憋氣。憋氣對于大多數人群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兒童或者少數成人控制不好鼻子,一進入水中就習慣性吸水。這時先在岸上模仿水中憋氣,教練員根據不同的學員采用不同的監督方法,熟練運用教師語言指揮學員們吸氣與憋氣。憋氣過程嚴格要求,達到目標鼓勵表揚的心理教學方法來排除怕水心理。
呼吸:人在水中是無法向在陸地上一樣正常呼吸的,但是盡管如此依然要教會學員們如何呼吸。這里的呼吸是指在水中呼氣,水上吐氣。主要是為了模仿與練習從水到空氣中如何不會嗆水的能力。
(2)漂浮與站立。
漂浮與站立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在水中能順利站穩的一種能力。很多不會游泳的人,在齊腰的水中因為不熟悉水性而栽入水中,加上自身慌亂無法順利站起來,導致嗆水或者有生命危險。所以在學習游泳前我們首先要教會學員們如何在水中正確并平穩的站立。首先雙手扶池壁,然后低頭憋氣同時雙腳蹬池底,雙腿雙臂伸直,使整個身體都放松飄在水面上。然后屈膝團身,雙手同時下壓池壁,使軀體從俯臥狀到直立并站起。當手扶池壁做到充分放松并且很容易成功后,可以以同樣的方法手扶打水板練習漂浮與站立。同樣順利完成后,可以在水中練習徒手漂浮與站立。
(3)蹬壁漂浮。
練習蹬壁漂浮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在水中保持身體的平穩性,因為我們接下來就要學習蛙泳動作,如果連任何動作都不做都無法保持水中的平衡,加上動作更無法保持身體的平衡。
首先根據池水的深淺可以采用一只腳踩池底,另一只腳蹬池壁(池水過淺可以雙膝跪在池底,池水過深可以單手抓池壁,轉身蹬壁),雙臂伸直雙手上下疊在一起,并夾在耳朵后面。先低頭憋如水中眼看池底,然后雙腳同時蹬池壁和池底,然后雙腳雙臂伸直并攏,保持身體平穩,待到沒有前進后,采用上一步驟所學內容,屈腿團身,站立水中,反復練習。
2.5、蛙泳技術的教學步驟與方法
當完成了熟悉水性與排除怕水心理后,熟練掌握蹬壁漂浮后,方可進行蛙泳技術的教學。
(1)蛙泳腿的教學步驟與方法。
任何泳姿的學習都是先從腿部學起,尤其是蛙泳教學。因為蛙泳這種泳姿的主要前進動能,也是控制方向的主要動作。
蛙泳腿的動作很簡單,可以簡略的分為四部進行。
收腿:小腿向后折疊靠近大腿;
翻腳:雙腳外翻至大腿外側,腳尖朝向兩邊,腳心朝上;
蹬腿:雙腳向后同時向兩邊蹬水,注意蹬水時依然保持翻腳動作;
夾水:雙腿并攏伸直。
簡稱收、翻、蹬、夾。口訣:邊收邊分慢收腿,雙腳外翻對準水,向后用力蹬夾水,伸直并攏飄一會。在筆者常年的教學工作總結中認為,蛙泳腿的教學重點是收腿和翻腳,難點是收、翻、蹬、夾,四部的協調配合的節奏。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教練員要組織好學員跟著教練員的口令統一完成,并熟練個步驟。注意教練員的口令要與蛙泳腿技術節奏相同。
因為游泳是一項在水中俯臥狀的運動,所以眼睛和耳朵都無法幫助學習,全部要靠肢體感覺來完成每一步的學習,所以蛙泳腿的練習先從陸上模仿練習開始。在陸上模仿練習時,教練員要注意蛙泳腿的常見錯誤。如:膝蓋在外,腳在內。蹬腿時沒有勾腳,而是崩腳背,等等。期初可以講收腿和翻腳分開練習,讓學員明確何為翻腳,熟練以后可將收翻連起來練習。對于有些一蹬水就繃腳的學員,可以讓他們講蹬腿和夾水分開練習,熟練以后再連起來練習。練習中注意教練口令要與動作節奏相結合。
簡單的過度以后,讓學員在水中先進行無固定支撐練習,拿著打水板蹬壁漂浮后銜接蛙泳腿練習或者徒手蹬壁漂浮再銜接蛙泳腿練習。如果首次入水練習蛙泳腿,個別學員往往不能適應水的阻力浮力,動作不受控制,這個時候教練員可以采用手扶學員腳,一對一掰腳練習,讓學員熟悉動作在水中完成。
在多年教學中,經常發現有些成年人,或者老年人動作看似對,但是卻不走水。那是因為他們在收翻時的大腿之間的角度和蹬夾兩腿之間的角度沒有明顯的變化。應該收翻時兩腿之間的角度要明顯小于蹬夾時兩腿之間的角度,并且蹬水時兩腿盡量蹬大。
蛙泳腿是整個蛙泳教學的重點,所以蛙泳腿的練習課一般占整個游泳課的一大半時間,期間一定要注意對錯誤動作的糾正。
(2)蛙泳手的教學步驟與方法。
蛙泳手的教學和蛙泳腿一樣,先在岸上徒手模仿。上身前傾,手臂伸直,第一步、掌心向外劃至比肩略寬,第二部、以肘關節為軸,掌心向下連同小臂向下劃。第三部、抱手抱肘屈于胸前。第四部、雙臂前伸還原。當學員們熟悉掌握后,將第一步和第二步連起來,第三步和第四步連起來練習。熟悉以后,將手與頭連起來配合呼吸練習。既第一步第二部進行的同時抬頭張嘴吸氣,第三部和第四步進行的同時低頭吐氣(或憋氣),注意教練員的口令要配合實際節奏,不可以過快或過慢。
岸上模仿練習結束并熟練后方可下水,先站在水深至胸部彎腰低頭低頭趴入水中,練習劃手與呼吸配合練習。練習的同時依然要注意練習節奏。
(3)手腿配合的教學步驟與方法。
熟練劃手與呼吸后,便可以配合蛙泳腿在水中練習手腿配合。此處要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學員蛙泳腿還不熟練,先讓學員蹬2次或者3次蛙泳腿,待身體浮出水面后再進行劃手換氣。此時是為了鞏固以前所學的內容,注意強調劃手時,腿不動。蹬腿時,手不劃。當學員能順利掌握換氣技術并能游進25米時,為了更輕松有效的游泳,進一步規范蛙泳動作,下面教授收腿配合技術。這時候緊記口訣,邊念口訣邊單腳站立練習,既:外劃腿不動,收手就收腿,先伸胳膊、后蹬腿。站立學習后在趴在池邊,進行同樣的練習,反復練習待熟練以后下水練習。在水中要反復練習,強化動作的節奏感以建立準確的動力定型,并為將來學習其它游泳姿勢奠定良好的基礎。
游泳課的教學應針對不同的人群,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對不同人群的心理、生理特點,遵循蛙泳技術的各項教學原則制定教學計劃;教師教學前必須認真專研教材內容,明確教材的重點與難點。對待不同的人群,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為了克服和消除學員的心理障礙,可適當延長熟悉水性這一階段的時間,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緊扣由陸上模仿練習到半陸半水練習再至水中練習。在水中的練習中也同樣遵循由固定支承到無固定支撐再至無支撐。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教練要布置課后作業,以督促自我練習,鞏固課堂的學習效果。
[1]體育系通用教材.游泳[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
[2]何淑云,孟濤.淺談少兒初極游泳培訓的步驟與方法[J].四川體育科學,2002.
[3]姚遠.蕪湖市暑期青少年游泳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安徽蕪湖,2016,22.
G861
:A
:1006-8902-2017-(01)-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