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曼
我國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問題研究
◎張 曼
互聯網的發展對商業銀行企業管理方面影響非常大,依托互聯網開展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是大勢所趨。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時代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利用支付、云計算、搜索引擎和社交網絡等移動互聯網新工具,拓展銀行業務范圍,創新傳統商業銀行的企業運營模式,提高經濟效益。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金融打破了傳統銀行服務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限制,通過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使我國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
商業銀行 互聯網金融 移動互聯網 客戶需求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普及,為網絡應用提供了巨大的用戶群;同時網絡傳輸技術的進步使帶寬、網速得到極大的提升,為各種基于互聯網的應用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網絡通訊技術的進步衍生出云計算、大數據、社交網絡、生物識別等一系列新興的技術,使金融服務突破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等的局限性,出現諸如支付寶、余額寶、眾籌、P2P網貸等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全新互聯網金融模式。為金融服務體系拓展了更廣的發揮空間。在激烈的互聯網金融沖擊下,商業銀行傳統的電子銀行業務模式面臨極大的挑戰,各家商業銀行紛紛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但是受傳統經營模式和諸多條件的限制,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金融受到多種因素制約,以致難以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本文對目前商業銀行發展互聯網業務存在的問題及其制約因素進行了分析,以期促進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發展。
互聯網金融是基于互聯網應用以及金融產品創新所產生的全新交叉領域,而與傳統的以網絡為服務渠道的網絡金融并無太多聯系。按照目前各種互聯網金融形態在支付方式、信息處理、資源配置三大支柱上的差異,將互聯網金融業務劃分為七種主要類型:傳統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形態、第三方支付業務、電子虛擬貨幣、基于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P2P網絡貸款、眾籌融資、金融產品的網上交易和銷售。
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是互聯網時代銀行客戶需求變化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新業態。隨著人們日常生活對網絡應用的增加以及信息采集技術的進步,個人、機構的行為數據將越來越多的被收集和統計,形成有價值的大數據體系。大數據技術將改變現有金融產品的定價方式,如基于個人信用數據及還款能力而形成個性化貸款利率,車險不再只是簡單的計算車價以及過去出險情況,而是更多的參考駕駛員的駕駛習慣,行駛里程及相關道路的出險概率等。另外,2017年中國的互聯網保險呈現爆發式增長,互聯網保險的種類和形式有了質的突破和創新。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是中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2017年9月28日在港交所上市,估值達百億元。互聯網改變了保險業的產品結構和銷售渠道,對銀行保險的沖擊將逐漸增大。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巨大,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勢在必行。業務虛擬化是指互聯網金融服務通常不具有傳統金融機構的物理服務網點,也不提供紙質票據、憑證。所有交易通過網站為載體、互聯網為渠道開展。網絡服務機構通過電子簽名、數字證書等手段確保交易的有效性和不可抵賴性。由此可見,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的開展將逐步擺脫實體網點的限制,通過互聯網的虛擬化形式存在。
(一)對銀行負債業務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較傳統銀行存款具有更多的投資渠道,也產生了更多具有競爭力的互聯網金融產品。
(二)對銀行資產業務的影響
商業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實體,其具備逐利性的本質。一方面,互聯網金融造成銀行負債業務成本的提升,將帶動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價格的升高,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也隨之升高,商業銀行會選擇利率高的貸款以抵消成本的上升,貸款發放具有進一步的選擇性;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多元化的特點將擠壓傳統銀行資產業務的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
(三)對銀行中間業務的影響
1.銀行金融服務類業務主要收入為手續費,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直接體現支付渠道的多元化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從而拉低金融服務類業務的交易成本,造成商業銀行金融服務類業務收入的減少。
2.隨著互聯網支付的發展,陸續出現了無卡快捷支付、二維碼支付、微信轉賬等多種新興的支付方式,這些支付方式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傳統的銀行卡在整個支付環節中的作用被極大地削弱。
3.信息的透明將降低商業銀行在投融資期限、數量匹配上的中介作用,這對商業銀行投資銀行類業務產生不利的影響。
總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有效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信息透明度,從而促進金融市場效率的提升和彌補現有商業銀行服務的不足,但同時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方方面面的業務均會造成沖擊,給商業銀行帶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一)我國商業銀行在開展互聯網金融中存在的問題
1.互聯網金融打破傳統商業銀行的優勢地位。值得提出的是“類余額寶”業務在傳統商業銀行介入后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一方面銀行沒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交易金額上的限制,更加適合大額投資客戶;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憑借其在清算、線下消費、取現等多方面的優勢,實現該類業務的事實清算到賬,直接消費取現等多種服務,從而打通了理財與消費之間的最后一公里。
2.三大BAT公司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展迅速。一是螞蟻金服:全牌照互聯網金融的領軍者。如今,以支付寶為核心,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花唄、芝麻信用、螞蟻聚寶、螞蟻達客等創新產品不斷延伸其產品觸角??梢哉f,目前在互聯網金融所有領域,都能看到螞蟻家族的身影。二是騰訊:“開放+連接”的踐行者。如果說阿里做金融是必然,是出于對其電商生態的最重要拼圖,騰訊則更像是順水推舟,按照“開放+連接”拓展日漸增多的業務板塊。現在,微信支付已融入中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三是百度:跨界合作顯亮點。不同于阿里、騰訊的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BAT三巨頭中的百度決定與傳統銀行中信銀行深度“綁定”,成立百信銀行,以合資設立直銷銀行的方式,正式入局銀行業。BAT三巨頭在銀行業的會師被業界高度關注。
(二)我國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存在問題的原因
1.商業銀行企業管理體制束縛。我國銀行長期處于封閉經營的局面,導致各銀行客戶數量和交易量的增長相對穩定且可控,信息系統主要服務于網點使用及本行用戶的網銀使用。另外我國商業銀行經歷了長期改制過程,很多商業銀行核心系統建設長期圍繞著大集中的方向進行,因此銀行核心系統在交易的并發處理能力的設計上普遍不高且高度集中擴展性較差,再加上我國商業銀行核心系統的超期服役現象普遍存在,這些現狀嚴重制約了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還是以跟隨、模仿為主,而模仿對象主要為互聯網企業和國外商業銀行,就我國商業銀行自身來講,創新能力是十分不足的。
2.我國商業銀行管理缺乏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金融是一個互聯網應用與金融行業交叉的新興領域,該領域涉及網絡應用程序開發、軟件工程、商業銀行業務知識以及金融工程、金融創新等多個知識領域?;ヂ摼W金融領域相關人才在現階段的缺失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造成互聯網金融人才缺失的原因仍然是多方面的。一是教育方式及就業方向的原因。一方面我國傳統高等教育一直將計算機科學技術與金融學作為兩個完全沒有交集的教育方向,嚴重缺乏同時具備兩方面知識的師資力量,甚至很多非綜合性大學都不開設同時具備兩個方向的專業,因此造成我國大學生在校期間同時接受兩方面專業教育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另一方面計算機系畢業生除從事金融系統開發工作或者金融系畢業生從事銀行科技部或電子銀行部工作外,在未來的職業成長中也很難實現學科領域的交叉。二是新興行業擴展迅速對相關人才的需求量大。近年來,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得到迅速的擴展,因此無論在系統建設、產品研發以及營銷推廣等領域均有很大的人才需求量,這進一步造成了相關人才缺失的局面。英才網聯旗下金融英才網數據統計顯示,金融互聯網人才需求步入快速增長期。截至2017年3月,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過55%。三是缺乏相關人才評判標準。與眾多傳統行業具有明確的培訓、資格認證體系相比,互聯網金融行業沒有明確的認證體系,對于人才需求的標準也很難界定。金融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無論是傳統金融還是偏向互聯網的金融企業,亟需的是復合型人才,即既要懂互聯網思維,又要懂金融方面的知識;在個性上既要有金融專業的沉穩、理性,又要有互聯網的高效、自由。因此,互聯網金融方面的人才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但評判鑒別尚缺乏客觀標準。
(一)商業銀行需要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突破束縛
目前,我國多家商業銀行已經開展了P2P網貸相關業務,如平安集團旗下陸金所、招商銀行小企業e家等。雖然P2P與銀行之間競合關系尚未顯現,但銀行也并未因此忽視P2P。此外,商業銀行借助大數據分析供應鏈金融方面也有了較大的發展。供應鏈金融關注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之間發生的信息流和現金流,是核心企業對管理和結算業務的需求,是上下游企業對融資的需求。種種情況表明,我國的利率市場化腳步在加快,商業銀行正確面對這一形勢的同時,還應做好提前準備,主動針對利率市場化進行研究。我國商業銀行與其爭先恐后的與基金公司合作開發類余額寶產品,不如真正用心做好利率市場化的功課,以提高自身資金經營能力,這才是我國商業銀行長遠發展的出路。互聯網金融的精髓是平等、開放地給更多投資者享受更加具有競爭力的金融產品,商業銀行在進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應牢牢把握其本質,而并非照貓畫虎的盲目跟風。
(二)重視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商業銀行管理人才
上文已經提到同時具有互聯網系統開發能力以及系統的金融知識的人才是很稀缺的。因此,商業銀行要想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順利發展,應對各領域人才分別選拔、培養。在我國商業銀行信息化建設的這些年,信息科技領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相關人才也有了一定的儲備,但金融領域的IT人才在經過長期的金融氛圍渲染后往往變得謹慎而創新不足,這一點需要商業銀行通過更多的與互聯網金融系統開發商交流,開展針對性的培訓而得到加強。筆者認為,讓懂得信息知識的技術人員掌握金融知識相較于讓金融人員掌握信息技術領域的知識更為現實可行。
可以考慮采取兩條渠道進行。一是委托正規大學和專業培訓機構培訓人才。目前,社會上已經有了一些相關的公共教育和培訓中心,如一些大學已開展了互聯網金融領域在職研究生教育。這些IT人員經過培養更容易滿足互聯網金融領域中低端人才的需求,而互聯網金融領域高端人才,則更應該通過向金融領域精英灌輸互聯網的思維而獲得。二是崗位培訓。對于一些具有網絡專業背景的人員,可考慮由總行開展應知應會的技術培訓。各家銀行網絡金融業務雖然大同小異,但是業務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各有特色。因此,在新業務的推出前或新人員上崗前,可由總行組織行內培訓,這種培訓更具現實性。
互聯網掀起了以計算機應用為標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高潮,金融領域也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朝著普惠化、便捷化的方向進入了全新的時代?;ヂ摼W金融作為全新的金融領域,已展現了其巨大的能量和發展潛力。隨著利率的逐步市場化以及非金融行業在金融領域的滲入,我國商業銀行面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應積極創新并結合商業銀行自身的特點進行相關領域業務的開展。我國商業銀行雖然存在創新能力不足、人才缺失、系統落后等多方面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國商業銀行能夠正確面對自身的問題,在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同時,結合自身的流程再造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競爭力。注重相關系統建設的合理性,把握好互聯網金融的精髓并結合商業銀行自身長期在金融領域經營形成的優勢,互聯網金融必將成為商業銀行收入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作者單位: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責任編輯:張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