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太白林業局 薛聯隆
?
國有林場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陜西省太白林業局 薛聯隆
國有林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承擔著森林資源培育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雙重任務。財務管理作為國有林場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林場的生存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參謀作用。目前,我國國有林場改革處在關鍵時期,加強財務管理,建立科學規范的財務管理體系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對現階段國有林場財務管理存在問題及其形成原因進行分析,探索問題解決出路,以期對當前國有林場財務工作有所幫助。
國有林場 財務管理
1.會計基礎工作不扎實
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也是經濟管理的重要基礎。因此,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對建立規范的會計工作秩序,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林場會計核算不真實,建賬不規范,會計科目使用不當,沒有內部稽核制度,會計賬簿記錄摘要不清,編制的記賬憑證無原始單據或單據不全,經辦人、復核、主管,簽章不全;部分單位沒有建立財產清查制度,長期不進行財產清查,已報廢資產賬面價值依舊存在,購進資產未及時入賬,導致賬實不符,數據失真;部分林場財會人員更換頻繁,財務人員不固定不專業,沒有從業資格證就上崗從業,單位領導隨意指派報賬員,有時由辦公室人員輪流擔任,造成財務人員思想浮動,不安心工作;大部分林場仍然采用手工做賬,電算化率低,財務工作還處于繁忙的算賬、記賬之中,沒有發揮財務管理作用。
2.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國有林場在幾十年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內部管理經驗,但在財務管理制度方面還不健全,存在薄弱環節。部分國有林場財務人員崗位責任不清,有些林場只有會計和出納崗位職責,沒有財務負責人崗位職責,林場場長做為單位財務負責人除簽字外,對其他財務知識一無所知,認為財務方面剩余工作都是財務人員事情,與己無關。有些單位內部控制缺失,資金審批全部實行場長“一支筆”,重大事項的決策沒有形成會議制度,關鍵事項決策和執行沒有很好的分離制約,缺失必要的監督機制;物資采購、林業項目實施缺少管理制度,資產價值確認缺乏明確的標準,有的林場甚至為了檢查和年終考核需要,財務人員按照領導要求,人為調整賬務,使會計資料缺乏真實性。有的單位沒有財產交接制度,特別是在林場領導交接過程中,存在資產交接不清,下任不認前任賬等問題,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3.財會人員短缺
近年來受外界環境和內部客觀因素影響,國有林場財務管理隊伍出現了人才危機。特別是國有森工企業下屬的國有林場,自1998年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企業人員原則上只出不進,近二十年沒有招聘新的員工,單位職工平均年齡近五十歲,以前在職財會人員中年齡大的已退休,工作表現突出的被提拔為單位領導,脫離了財會崗位;還有部分財務人員受外界環境影響,職能發揮受到制約,雖有從業資格證,但不愿意從事財務工作;有的受內部利益機制影響,為了職稱評定容易,而轉行去干林業技術崗位。另外由于從事財務工作必須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才能上崗,而取得從業資格證又必須參加全國考試,門檻比其他崗位高,所以目前堅持在財會崗位上的人員越來越少,已出現了青黃不接現象。
4.資產管理不到位
國有林場是林業部門最基層的資產管理部門,大多還沿用以前的資產管理辦法,對單位的資產采用最初的會計核算辦法。隨著經濟發展和物價上漲,固定資產一直使用賬面原值,長期不變,沒有進行整體評估和清理,賬面價值和市場價值已嚴重不符。大部分林場只針對林場生產、經營、管護業務進行核算,對林場所轄土地、林地、林木等缺乏核算標準和辦法,致使林場這些最有效的資產置于資產報表之外,責任無法落實,缺乏監管機制,有些只反映在圖上、紙上,沒有建立必要的管理、交接制度,導致林場國有資產管理混亂。
5.專項資金管理難度大
國有森工企業下屬的國有林場承擔著區域內國有林的管理任務,在本次國有林場改革中仍屬企業性質,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對森林的管護,單位內部一套人馬,多塊牌子,天保工程財政專項資金依然是企業運轉的基本經費,除四項保險按人核定標準外,人員工資和運轉經費均按照管護面積下達。在實際工作中,林場除正常森林管護、生態建設外,還承擔著產業發展、保護區建設、安全維穩、黨建、扶貧等工作,還要負擔職工遺屬、工傷臨勞人員費用,由于沒有其他資金來源,企業內部所有開支都在天保財政資金列支,這樣勢必違反了項目資金專款專用的規定,超出了天保資金的使用范圍。
另外,國有林場是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的實施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部分林場對項目實施意義理解不透,形成了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兩張皮,財務只管做賬,對項目實施進度、質量未能全程參與,不能做到事中、事后控制和監督;業務部門只注重工程質量和進度,不管預算,導致項目超預算情況時有發生。另外,許多項目由于配套資金無法落實,在實施過程中常常出現壓縮成本,或者用專項資金配套項目支出現象,增加了項目的實施難度。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林場通常是一套人馬從事多種工作,項目發生的管理費用支出很難明晰,在實際工作中,只能以概算作為依據進行控制,核算難度較大。
6.檔案管理不規范
國有林場會計檔案大多數都是自行保管,檔案的保管、移交、銷毀未形成統一制度。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受林場條件限制,財務檔案沒有固定的存放處,由財務人員自行放置,檔案發生霉變、丟失現象時有發生;財會人員在交接過程中,只交清自己經手的財務資料,對以前會計資料未按照要求進行整理歸檔、移交。有的只注重會計賬簿、憑證的保管,對涉及重大經濟事項的合同、調查資料、文件批復未歸檔;實行會計電算化的林場,只注重傳統紙質檔案保管,對電算化會計檔案不重視,在財務軟件升級后,對原有會計軟件、資料未整理歸檔,導致財務數據丟失或無法恢復。
1.財務人員自身問題
國有林場財務人員良莠不齊,大多半路出家,未經過專業培訓,對財務知識沒有系統、全面的學習,對企業會計準則、基礎規范一知半解,平時不注重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只應付眼前的工作;有的財務人員只是簡單的記賬和核算,沒有發揮監督和管理職責;有的財務人員責任心不強,辦理業務過程中按照領導要求做假賬,提供虛假財務報告,失去了會計數據的真實性。
2.領導重視不夠
單位的財務管理機構一般由財務負責人、會計、出納三個人構成,會計、出納是具體從事林場財務工作的專職人員,林場場長大多是國有林場的財務負責人,對本單位財務工作負全面責任,對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主要責任。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林場場長是林業專業出身,未經過系統的經濟管理知識培訓,對國家財經法規了解不夠,只注重林場資源管護、產業發展等日常工作,忽視了對財務工作的領導。有些林場場長看不懂會計報表,認為財務工作只是記賬、算賬,不產生經營效益,只要賬面有錢就是管好了單位財務工作;有的場長對財務人員的合理化建議不予理睬,認為這樣做有失自己身份;有的場長對財務人員工作不支持,在財務人員任用上喜歡用“自己人”,用善于聽自己話的人,對能夠堅持原則,按制度辦事的人,調離崗位不予任用,甚至打擊報復;有的林場財務人員“身兼多職”,本職工作只能抽時間完成,影響了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
3.是林場環境機制問題
國有林場大多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許多財務人員因條件艱苦不愿久留。部分林場由于經費緊張,財務人員缺少必要的辦公條件,出納人員未配備保險柜,庫存現金隨意放置,管理混亂;有的林場財務部門沒有獨立的辦公場所,財務資料和其他部門資料在一個電腦里,保密性不強。部分單位由于對財務工作不重視,領導對國家財經法規不了解,單位內控制度缺失,財務管理混亂,財務人員作為經濟管理的直接參與者,受制于單位內外環境影響,經常處在法律和權利的尷尬地位,職能難以發揮,已成為高風險行業。有些單位紀檢監察部門沒有從防治腐敗根本出發,在進行紀檢培訓教育時經常把財務人員作為獨立的培訓重點,在單位內部形成了行業歧視,致使許多人因此放棄從事財務工作。
1.提高財會人員素質,建立一支廉潔高效的會計隊伍
財務工作者是國有林場財務管理的承擔者,其素質高低直接影響會計工作的好壞。第一,加強在崗人員的培訓學習,把林場財務負責人和財會人員培訓列入本單位年度培訓計劃,將會計法律法規、業務知識作為學習重點,不斷強化會計人員社會責任感、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財務工作者工作技能,增強愛崗敬業,拒腐防變能力;第二,建立財務人才引進機制,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單位定向培訓等方式,解決林場內部財務人才短缺問題;第三,林場內部出臺鼓勵財務工作的激勵政策,采取增加財務人員崗位津貼,對在崗人員繼續教育進行補助或獎勵,為財務工作者配備獨立的辦公設備設施,營造良好的財務工作環境;第四,建立獎懲考核機制,把財務管理工作納入林場年終目標考核工作之中,與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形成良性機制。
2.完善制定國有林場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辦法
針對國有林場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修訂現行林場財務制度。結合國有林場改革后林場變革及自身發展需要,制定新的《國有林場財務管理辦法》、《國有林場會計核算辦法》、《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資產管理辦法》、《財務報銷管理辦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明確職責,規范管理。同時,理順各種資金來源關系,將新會計準則與現行會計制度接軌,解決當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國有林場林木資產化計價方式方法,研究林地、土地入賬問題,將林場全部資產納入國有林場資產負債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快林場會計電算化建設步伐,做好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建設,提高財務工作效率。
3.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加強監督檢查
制定國有林場財務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完善國有林場內部控制制度,形成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管理制度;制定財務收支管理辦法,明確費用標準和程序,規范資金收付使用;建立重大事項集體會議決定制度,積極推行財務公開;加強內部審計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4.創新林場財務管理機制
根據林場的特點,借鑒會計委派制的經驗,在總局成立財務人員管理中心,全面管理林場財務人員。林場財務人員不再是基層單位的組成人員,而是作為局派出人員到基層單位工作,其人事關系、工資發放等歸屬總局統一管理,工作業務由總局和林場雙重領導,使林場財務工作保持相對獨立性,便于財務人員職能發揮。成立資金結算中心,林場財務計劃由總局統一編制,分林場下達,單獨考核,總局掌握和控制財務資源,增強資金調控能力,避免資金沉淀和浪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1.劉英茂.國有林場財務管理的思考[J].現代商業,2007(24).
2.葛勇.淺談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開封大學學報,2008(22).
3.鄧川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幾點思考[J].現代商業,2008(2).
4.秦緒芝.對做好森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思考[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3(29).
責任編輯: 關宏銳
F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