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 劉姝赟
(湖北武漢空軍預警學院政治理論與人文教研室,湖北武漢 430000)
文化從其本質上看就是需要不斷發展創新,文化領域是最需要創新、也是最能體現創新性的。軍事文化在文化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我們需要大力發揮文化創新的驅動作用,是堅定我軍先進軍事文化的必然要求。隨著軍事變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打造強軍文化,就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激發軍事創新的活力,實現軍事文化的轉型。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血脈和基因,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包含了許多卓越思想和超凡智慧,體現了中華民族非凡的創造力和強大的凝聚力,為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創新發展先進的軍事文化,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要大力抓好融合和傳承,善于挖掘和闡發傳統軍事文化的內在價值,充分汲取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華;同時,又要弘揚時代精神,使優秀傳統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軍隊現代化建設和軍事變革實踐相結合,把具有當代價值的軍事文化精神弘揚起來,不斷增強軍事文化的時代特征、使之成為推動強軍實踐、培養戰斗精神的力量源泉。
我軍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文化。堅持我軍的軍事文化自信,就是要傳承歷史文化的深厚積淀,賡續民族精神血脈,與時俱進轉化創新。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到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文化形態,無不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脈”,為我軍在軍事變革向前推進的歷史條件下創新軍事文化創新筑牢根基。先進軍事文化中所蘊含的愛國精神、英雄主義、奉獻精神等無不彰顯了忠貞報國、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這些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要素,激勵無數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為國家利益而舍生取義,成為凝聚民族精神的強大動力。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1]。要大力加強部隊的文化建設,積極利用現代化的傳播技術手段,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提高官兵思想素質,增加大家的精神信仰,鑄牢軍隊思想的靈魂支柱,增強忠誠于黨的政治熱情,踐行堅貞不屈的報國志愿,催生建功立業的激情,增強敢打硬拼的血性。在尊重歷史、繼承傳統的同時,做好軍事文化的不斷創新,用先進文化激發凝聚力和戰斗力。
我們要增強對優秀革命傳統的自信,廣泛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像許多部隊針對任務特點、環境特點,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建設“大漠文化”、“高山文化”、“海島文化”等特色文化,充滿著“軍味、兵味、戰味”。我們在創新軍事文化時,就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注入新的時代精神,使之富有時代特色又不失傳統精神,從而創造出更多反映官兵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為內容的文化作品,滿足官兵文化需求的優秀精神文化內容,給官兵帶來思想上、身心上以及審美上的提高。
縱觀歷史,每一次重大軍事變革和轉型,無不發軔于軍事文化觀念的突破和創新。先進軍事文化越來越成為提升戰斗力的先導力量。當今世界,信息化戰爭成為世界軍事變革的潮流。為加強信息化條件下體系化作戰能力,推進部隊戰斗力提升,必須加快部隊軍事理念,軍事文化的轉變和創新。因此,新軍事變革實質上就是一次軍事文化創新的革命。要求官兵把推進軍事文化創新與促進全面發展、陶冶情操結合起來,注重開發官兵的潛能,激發其戰斗力,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聰明才智和首創精神。通過探索創新管理方式,營造使命感、責任心,創造性轉化、運用和發展先進軍事文化,善于將提升戰斗力與軍營文化創新結合起來,用先進文化激發凝聚力與向心力,形成我軍無堅不摧的集體戰斗力。
先進軍事文化的高度自信還體現在承載歷史、開創未來。只有將優秀傳統軍事文化融進強軍實踐的時代洪流中,才能從傳承鑄魂勵志的紅色基因中,汲取思想精髓,鑄造忠誠品格,弘揚愛民情懷,培樹軍人榮譽。將內心中積極追求,化為行動上自覺遵守。為發展先進軍事文化、涵養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和推進強軍實踐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有力的輿論支撐和良好文化氛圍。優秀軍事文化是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根脈,我們在要運用世界眼光和歷史眼光,充分發掘我軍先進軍事文化的重要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不斷匯聚強軍興軍的巨大能量,將其有效轉化為當代革命軍人的精神力量支撐。
先進軍事文化的高度自信必須不斷開拓進取。習主席指出:“當今世界新軍事革命的不斷推進,如果不解放思想,故步自封,就會錯失良機,處于戰略被動。”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前蘇聯和美軍敏銳地發現,信息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在軍事領域也必然實施軍事技術、文化和觀念的重大變革。在新形勢下,只有未雨綢繆,面向未來的信息化戰爭,才能承載構建新的攻防戰略體系的使命與擔當。在推進軍事文化創新的偉大實踐中分析特點,拓寬視野,積極探索,找出對策。既要在軍事文化的內容上緊貼時代發展,賦予新的時代特點,構建新的理論來指導軍事實踐,又要在形式上創新傳播方式,借助新媒體新載體增強先進軍事文化的對官兵的影響力。
當前,軍隊建設面臨的環境特點,使命任務,我軍的兵員構成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創新軍事文化,培養官兵未來眼光,用未來思維創造出具有時代性、引領性的先進軍事文化,用高度的文化自信興軍強軍。要充分發揮先進軍事文化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優秀的文藝作品,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砥礪官兵的戰斗精神、提升我軍的整體戰斗力。同時,還要引導官兵放眼全球,拓寬戰略視野,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戰略警醒,始終占據軍事斗爭制高點。
我軍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創新先進軍事文化,必須以強軍興軍為目標,以提升我軍整體戰斗力為著眼點,以戰斗力為根本標準,充分發揮先進軍事文化的強大戰斗功能;著眼履行我軍歷史使命,聚焦部隊教育訓練,把戰斗文化元素融入到部隊教育管理、訓練執勤和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之中,不斷培育其精神、意志、作風等,在高度文化自信中創新先進軍事文化,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緊貼使命任務需求,緊扣官兵思想變化,澆灌傳統營養,匯聚時代元素,使優秀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時代精神相一致,互為滋養,相融共生,同步發展。[2]融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以高度自信的定力、搶抓機遇的魄力、接續向前的動力,揚棄舊義、創立新知,賦予傳統軍事文化新的時代理念、時代價值、時代精神,開啟心智,激活思想,彰顯活力,使優秀傳統軍事文化始終彰顯經久不衰的磅礴力量。
[1]徐昕民:《自覺肩負歷史責任創新發展軍事文化》,《解放軍報》,2011年3月17日;
[2]韓震:《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國文化建設的歷史方位-兼論文化自信》,《光明日報》,2011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