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麗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吉林長春 130012)
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對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企業高技能人才的缺位問題日益突顯,人才市場上出現了人力資源的過剩與高技能人才的缺位問題日益突顯,人才市場上出現了人力資源的過剩和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并存的尷尬局面。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通識教育的理念完善與運行適應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雖然通識教育逐漸得到重視,但是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現狀仍然處于強調專業教育而忽視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態,高職教育所謂“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理念并沒有得到真正落實。師徒制是高職院校與企業的中間紐帶,目前經濟發展已進入“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時期,推動工作院校與企業深度合作,有利于緩解技能型人才緊缺和用工難,有利于推動工作院校創新辦學機制,推動課程設置優化、教育內容更新和專業結構調整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有利于加強學生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培養,提高培養人才質量。
職業院校食品專業通過“師徒制”教學模式進行人才培養,學生一方面學習了專業基礎知識,熟練了加工技能,能夠更好的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利于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使學生增加了責任感和職業精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食品專業知識和技術的積極性,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師充分發揮使命感和榮譽感,教師傾囊相授,提高教學質量,師生關系融洽,形成了良好的校園文化?!皫熗街啤边M行教學,能夠促進高職院校技能教學工作的提高和發展,為企業儲備高素質人才,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為企業提供持續性壯大,為企業的騰飛做出奉獻。職業院校食品專業“師徒制”人才培養形式,可以全面促進工作技能的提高和發展,充分實踐教育環境與工作環境的完美交融,可以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應,具有廣泛的推行示范作用。
職業院校食品專業采用“師徒制”人才培養,教師首先一方面應具備豐富的食品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熟練的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管理學生能力,企業合作能力,管理項目的能力,這就要求食品專業教師不但要掌握單門課程的教學,而且要從農業到食品到餐桌全流程來看待教學。項目組織能力,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如何能夠讓每位學生得到均衡的學習和訓練,又能消化理解食品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掌握食品加工的技能,這需要專業指導教師具備較高的項目組織能力。三是整體協作能力,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已與多家食品企業建立校企合作制,為學生實習、實訓、就業提供更大空間,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具備協作能力,真正把企業的需求與學生的實際能力相鏈接,真正起到橋梁作用。
職業院校食品專業教師個別才能較強,無論是實踐經驗,學歷層次及教育水平都是極強的。展開“師徒制”形式教育會存在問題,教師個別才能不佳的狀況暴露無遺,大部分的教師都會存在偏科的狀況,對食品加工技能,食品營養、食品機械及食品安全控制等知識技能欠缺,這就對食品專業教師提出以下要求:首先掌握食品專業基礎知識,例如食品營養學、食品生物化學以及食品微生物等知識,了解食品加工技能及食品加工過程中六大化合物的變化以及不同食品的特點,例如:畜產品加工技術,發酵食品加工技術,烘焙食品加工技術,果蔬食品加工技術,水產食品加工技術等。另一方面職業教師在聘用、使用、薪金待遇等方面缺少指導政策,乃至是法律法規的和諧,然后使得高職院校很難在短期內,在學生較多的專業施行“師徒制”教育形式。從實踐中學生數量少則成本太大,學生數量太多則教師壓力較大,輔導成效下降,這就要求指導教師的能力和經驗要跟上。
基于“師徒制”實行過程中避免形同虛設問題,職業院校食品專業師徒制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師徒制的重點是導教促思,教師要從教育思想、敬崗愛業與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輔導培育,學生應從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試驗技能等方面虛心向教師學習。高職教育是“才能本位”的教育,因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以培育學生的工作才能為主,盡可能多的給學生一種準工作環境的學習。
對于職業院校學生來講,由于自身文化知識基礎差,底子薄等原因,學生評教指標應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合。學生評教工作一方面能促進教師的發展,明確教師的發展方向,監督教師的教學態度。學生能夠從教師的教育技術,職業行為,講堂安排與管理才能,教育方法與手法等方面作出比較恰當的評估;另一方面教育目標應簡化,便于學生操作。學生評教的中心目的是促進教師的提升和學生才能的進步,特別是教師的提升,以促進教師提升為中心,通過教師提升教育才能,掌握教育方法。開展學生評教就要了解教師教育的現狀或水平,清晰教師提升方向,為其擬定計劃,并為其提供參考根據。
為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院校應對教師“師徒制”教學業務工作的全過程進行考核,著重于教學實績,教學態度和教學水平等方面,對于表現突出的教師應給予表彰獎勵。“師徒制”工作應由分擔教學的院長擔任,由教研室施行常規管理。教研室建立“師徒結對”檔案,記載師徒生長歷程,對師徒結對前后教學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學期末作出總結,作為評優評先,升職的查核依據,院領導將分階段,多渠道對師徒結對作業進行查核。關于一些有潛力的項目,學院需給予進一步的獎賞扶持,提供各方面的扶持,為項目可以產業化提供必要條件,一起協助學生建立創業渠道,爭取創業經費扶持,為項目走向社會并實現商業化鋪平道路。
“師徒制”人才培養方式中知識和技能傳承存在一些問題,怎么進一步進行“師徒制”教育方式革新,構建完好的課程體系,將是一個長期的摸索過程?,F在職業院校技術教育工作被國家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已成為國家重點研討問題。在職業院校食品專業中實施“師徒制”人才培養方式,全面促進了食品教育工作的提升和發展,充分體現了實踐教育環境與實踐工作環境的無縫對接,取得了杰出的教學成果和社會效應,具有廣泛的實踐推廣意義。
[1]李軍,石存秀,李順軍,等.現代學徒制師資隊伍建設研究與實踐[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8(3):5-8.
[2]李軍,何軍,李愛萍,等.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設計與實踐[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8(6):77-79.
[3]王文樂,李宏.高職汽修專業“現代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2015(12):137-138.
[4]鄭緣園.高職“師徒制”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明日風尚,2016(24):88-90.
[5]何衡,韓可德.高職院校典型實訓基地建設中的師徒制方案的探索[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