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朝霞,郎吉才
(1.重慶圖書館,重慶 400037;2.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 400015)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我們都在深刻的感受著互聯網帶來的深刻變革。基于此,“互聯網+”的發展戰略應運而生,讓整個社會都形成了一種新形態、新業態、新生態的前進方向。盡管“互聯網+”能夠結合傳統行業與互聯網兩者之間的優勢,但是各個行業之間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同之處,所以必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公共圖書館本身具備五大職能,即文化保存、開展教育、開發智力、傳遞信息以及提供娛樂。在傳統社會背景之下,這五項職能都可以很好地發揮出來。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開始變多,同時在保存文化的形式上也趨于多元化,公共圖書館的五項職能在網絡技術的幫助下也可以實現。除此之外,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也在不斷的優化,與場地和時間沒有關系,這樣群眾可以在比較便捷的方式下來獲取信息,這樣就使圖書館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因此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實體圖書館的作用被弱化。但是,實體圖書館的作用雖然被削弱并不表示會消失。圖書館可以傳承文化,這是其長期存在的必要。因此,在近幾年來政府加大了對圖書館的投入,同時深入的研究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伴隨著“互聯網+”戰略提出以來,“互聯網+公共圖書館”的融合就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首先,通過互聯網新技術,能夠為傳統的公共圖書館帶來極大的創新與變革,通過互聯網海量的資源與服務,能夠極大的促進公共圖書館的業務提供新服務內容。我國目前“互聯網+公共圖書館”已經形成了互聯網+服務體系、互聯網+戰略規劃、互聯網+資源建設、互聯網+知識空間等[1]。
互聯網的發展本身也具有兩面性,而公共圖書館就是因為互聯網的虛擬性,在發生意外時就會出現信息的整體流失;而公共圖書館的便捷性也是因為其虛擬性的特點,使得信息的手機、傳遞、管理都比較方便。所以,在使用互聯網的同時,我們需要認識到互聯網技術的優劣性,同時揚長避短[2]。基于“互聯網+”,傳統的圖書館不再單純的將互聯網作為一種工具,而是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實現線上與線下的雙重互動,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改變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供求關系,而且也能夠更加有效的促進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從而使傳統圖書館適應新時期的發展趨勢,更加積極主動的利用自身的資源儲備和新技術等共同為客服創建個性化的服務,從而主動服務于用戶[3]。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人們開始對社會各界出現的問題更加關注,而圖書館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也就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互聯網技術在本質上來看,對于公共圖書館的存在和發展都帶來了很大的威脅。但是,因為互聯技術本身具有先進性和服務性,因此給公共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方向。目前,我國很多的圖書館都開始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到圖書館的管理當中,希望能夠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力量來擴大館藏量,同時為用戶帶來方便,建立新型的數值圖書館管理和服務體系。
在圖書館服務能力提高的同時,圖書館的思想并沒有發生轉變,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自然會受到限制,所以想要實現公共圖書館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轉型,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隨著互聯網絡的發展,我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互聯網絡滲透到各個行業之中是大勢所趨,所以在這樣的發展前提下,必須要充分的利用好“互聯網+”這一有利資源,不斷的促進公共圖書館與“互聯網+”之間的深入結合,從而提高并且推動“互聯網+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方式,盡可能的滿足讀者的需求。通過“互聯網+公共圖書館”的融合,能夠充分的利用大數據思維、平臺思維等分析讀者思維,提供讀者滿意的精品。
人才是21世紀最寶貴的資源,尤其是在 “互聯網+”的時代,只有掌握大量的人力資源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發揮優勢。隨著讀者們的需求不斷的多樣化、個性化,“互聯網+公共圖書館”也必須盡可能的完善自身的職責,從而保證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2]。而公共圖書館當中的所有工作一直都是依靠工作人員來完成,換句話說人才是立館之本。雖然,我國圖書館工作人員具有不錯的管理能力,但是卻沒有基本的服務意識和現代化操作能力。這也導致在其運行的過程中,無法與用戶的需要相適應,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引進一批有素養、有知識、有眼界、懂讀者、會營銷的新時代互聯網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互聯網+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的快速提高。
所謂的頂層設計就是根據全局的角度,對各項任務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以及各個要素之間進行完全的規劃統籌,從而快速高效的進行資源整合,達到最主要的目的。“互聯網+公共圖書館”這樣的公共服務機構也需要頂層設計,從而快速有效的找到未來發展方向和目的。通過“互聯網+”這樣的模式,能夠加大公共圖書館發展動力,保證了資源有效利用、服務快速提升、管理符合科學加快促進公共圖書館滿足社會大眾的發展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公共圖書館”頂層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項目,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具體工作,所以必須要結合政策標準、安全隱私、人才保障、福利提升等方面的有效統籌,盡可能的完善產權保護、資源優化、基礎設施建設。
“互聯網+公共圖書館”要想在今后能夠進行轉型升級與服務創新,必須要堅持資源共享的原則,利用“互聯網+”的平臺資源優勢實現服務的發展與完善;其次還要加快新技術與傳統公共圖書館之間的資源深度整合,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全面的完善管理信息,保證科學管理、有效管理。通過這些方面的研究,能夠盡可能的增強“互聯網+公共圖書館”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的適應性,從而保證與時代發展相接軌,符合未來讀者的需求,進一步為社會的科學發展做出貢獻。
[1]陳阿霞.基于“互聯網+”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與轉型發展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7(4):136-137.
[2]朱芳輝.互聯網+公共圖書館:既是服務創新也是轉型發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20):166-167.
[3]常雅紅.“互聯網+”背景下財經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與發展研究[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7(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