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誠,劉麗艷
(大連科技學院管理工程學院,遼寧大連 116026)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快遞行業也隨著電商的崛起迅速發展,從而使得快遞企業不斷增加。在眾多快遞企業在市場需求不斷地增加下飛速發展,在此過程中,國內速遞行業競爭格局也逐漸形成。當然,作為快遞行業的領導者,中國郵政速遞物流也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這樣的環境,郵政該如何應對競爭對手是擺在郵政速遞物流面前的重要難題。因此,郵政需要正確的定位自己,明確發展目標和方向后,結合社會環境并對競爭對手進行研究分析后,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本文將通過對中國郵政速遞的現狀,以及已有的網絡模式分析現狀及不足之處從而對中國速遞市場的競爭環境進行了結構性的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郵政速遞的經營方針,就目前所處的快遞行業競爭環境,所提出的郵政速遞物流在經營理念、管理體制、產品服務、品牌建設和團隊合作以及顧客方面的發展建議,基于此對其未來發展做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中國郵政速遞是中國郵政集團旗下主要經營國際、國內EMS特快專遞業務,中國郵政利用中國目前已經形成的世界規模最大的郵政網絡構筑中國最大的物流配送網絡,同時,已經與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通郵關系,可以通達200個國家和地區特快專遞的優勢,逐步進軍國際物流市場。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迅猛發展。擁有先天優勢的中國郵政也有著自身經營的獨特優勢和資源,擁有遍布全國各級城市站點的超大網絡覆蓋范圍和密集的服務網絡;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形象;便利的綠卡金融網等。但是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政企不分,體制不完善,市場觀念淡薄,服務價格較高并且缺少靈活性,服務意識和品牌意識缺乏等方面的不足之處。
隨著中國郵政市場的對外開放,國際物流公司也逐步打入中國市場,憑借其雄厚的物質基礎,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搶占了國際快遞市場和部分國內快遞市場,而且還在加快擴張的步伐。同時,需求市場的擴大,民營快遞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突起,我國進入單日快遞億件時代,快遞末端配送也面臨著新的考驗,這樣的環境下,較低的定價和便捷的服務使其行業規模和市場份額日漸增大,各大快遞企業都在各自占有優勢的區域內蓬勃發展,也成功搶占了部分國內同城快遞市場[1]。近年來,電商的發展也使快遞行業的訂單量激增,帶動快遞行業的發展,更加大了快遞業的業務量,為了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國內快遞企業必須不斷加大投入,在加快網點布局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新建、擴建物流分撥中心來提升企業運作能力,不斷優化網絡布局與物流系統的同時,也提高了服務質量,并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也為中國郵政的國際速遞發展帶來了契機。全球經濟一體化需要物流一體化,因而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郵政在國際寄遞業務方面所具備的品牌及通關優勢也越發的凸顯。“一帶一路”的戰略有利于中國郵政構筑全球物流一體化的物流戰略通道[2]。提高中國郵政國際快遞的需求量,促進業務發展建立新的國際業務運營管理機制。
中國郵政速遞所采用的是在結合幾種基礎模式的綜合輻射型物流網絡,又稱中樞輻射式物流系統,是一種基于大型物流樞紐站集中運輸的系統。是為了在各大樞紐間進行的干線運輸以此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從而減少企業的物流運輸成本,使企業利益最大化。當企業物流運輸不再是單一的從供應點直接運送到需求點,而是通過樞紐站集貨后再進行支流運輸時,這種軸輻式物流網絡不僅可以實現整合物流資源、提高物流資源利用率、還能減低物流成本的有效網絡結構,目前已成為現代物流網絡結構發展的主流趨勢。
中國郵政速遞在國內已擁有著龐大的物流網絡,在空間分布上按區域發展總體情況分為了華北郵政板塊、東北郵政板塊、華東郵政板塊、東南沿海板塊、中部郵政板塊、西北郵政板塊、西南郵政板塊七大板塊。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了三級或三級以上具有樞紐功能的郵政節點城市,依次為全國郵政關鍵點,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型交通樞紐城市,主要負責分撥和轉運;其次是省級或是干線上的樞紐城市,稱為中型郵件處理中心;最后是以各城市節點或是再往下級城市布置網點來作為小型樞紐站來進行派件。
針對中國郵政速遞網絡分布布局以目前狀況來說,擁有龐大的服務網絡,業務范圍遍及全國,在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分支機構,并擁有中國郵政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中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等子公司。通達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全球200余個國家和地區,營業網點超過4.5萬個。
根據郵政速遞業務所覆蓋的網點密度情況來看,華北地區的網絡相對較為完善。覆蓋率也是逐漸由中部向西部遞減。也就是說,網絡密度也由東部的密集向西部逐漸變得稀疏,因而郵政速遞應加強其自身網點的建設和現有網點的優化。使得整個網絡均衡布局。
網絡分布不均目前是郵政速遞在國內快遞網絡布局上存在最大的問題。中國郵政速遞在經營范圍內,在各市級大城市設立營業總部,開通城市業務網點和分支網絡機構。但是從其總體布局上來看,華東地區以及華南地區網絡較為完善,而華中以及西部地區的網點較為薄弱,應加強對這些地區的現有物流網絡的建設,使整體的網絡布局得以優化。
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今天,郵政速遞也是如此。在國際業務上,有著豐富經驗、雄厚資金的且擁有著強大的物流網以及專業的團隊的國際快遞公司,如TNT,DHL,FedEx等,無論是經營理念,還是服務水平都強于EMS,且都已成功進軍了中國市場;國內業務上,民營企業的發展也沖擊著郵政速遞的原有市場;對EMS來說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都面臨的重重挑戰。
從業務發展來看,各大快遞都在走多元化的發展,中國郵政作為國企,不管在管理體制還是業務模式都缺乏創新;國內郵政網絡運輸的控制力度以及郵路之間的銜接能力都需要逐步加強規范,資源優化程度不高,運輸能力間的互補性以及網絡節點的處理能力有待提升。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主要力量,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打造出屬于企業自身的核心能力,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就需要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大的利潤。國際四大快遞就是分別集中力量發展自身的核心業務,這樣既避免了業務交叉而導致的不良競爭,在打造自身優勢的同時也很大程度的為企業創造了利潤。既減少了公司業務的分散又不會造成資金的浪費,從而使整個企業能夠靈活的運轉。則郵政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如覆蓋范圍廣這樣的優勢去打開市場,促進全面發展。
信息系統作為一個企業強有力的后盾,支撐著企業整個信息的傳遞,快遞企業對于構建物流信息平臺極為重要,應用高科技的電子技術處理業務,提高企業運作效率。國際四大物流企業等一些高效率運轉的物流企業,都離不開他們強大的技術支持[3]。公司的客戶可以自主通過官方網站,通過手機或電腦隨時隨地的查詢他們貨物的具體位置,以及關于流程手續的一切情況。EMS應該在信息技術方面予以重點關注并加強基礎建設的投入,作為大型企業,對于技術的革新換代對企業發展也顯得尤為重要。
一個企業的品牌或商標就是企業無形資產,也是顧客對其的認同。所以要求企業樹立起強烈的品牌意識,無論是企業本身或是企業員工,都應該為了做好中國郵政的統一品牌戰略而規劃,明確品牌定位,整合品牌資源,然后統一制定品牌發展戰略。其次是中國郵政需要轉化自我心態,實施“全員品牌管理”。一個品牌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長期戰略的規劃去培育品牌忠誠度。中國郵政速遞有著百年郵政的品牌形象,只有堅持誠信經營、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才能維系顧客的忠誠度,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價格戰已經成為企業的競爭戰略之一了,因而“價格”作為體現一個公司的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企業可在恰當的時機靈活調整價格,提高市場競爭力且提高自身市場地位。但目前國內郵政EMS價格大都是由國家統一制定,相對其他民營快遞,沒有太多自主權,缺乏靈活的價格機制,不能根據不同市場進行相應調整,其費用略高于民航快遞,收費標準也遠高于其他速遞公司區域和同城EMS。因而,為增強郵政速遞在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從長遠發展來看,郵政也應對自身的價格體系進行整改,掌握主動權。
為了長期發展以及業務范圍的拓展,郵政可加強與國際郵政間的聯盟,加強與國內外同行業強者的資本和經營合作,加強與客戶間的戰略聯盟,與鐵道部、各民航公司的深入合作;加強與國外企業、國際快遞公司合作,開拓國際業務市場,實現戰略聯盟。
[1]溫攀.中國郵政速遞物流的網絡規劃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3):62-63.
[2]許琦,林亞祥,姜春華,等.論“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郵政寄遞業務的發展戰略[J].郵政研究,2015,11(6):73-75.
[3]劉新宇.中國郵政網運信息系統配套改造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