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璐敏
(麗水學院商學院,浙江麗水 323000)
稅收征管發揮公司治理作用的傳導機制及途徑分析
施璐敏
(麗水學院商學院,浙江麗水 323000)
近年來,具有正外部性的稅收征管作為一種重要的非正式治理機制,在公司治理中發揮的作用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稅收征管主要靠關系型契約和聲譽機制,并通過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減少企業盈余管理行為等途徑來發揮公司治理作用。在新興加轉型的經濟制度背景下,我國應通過改善稅收征管的法制環境、深化稅收征管制度改革等來進一步提高稅收征管的公司治理效應。
稅收征管;公司治理;傳導機制
在當前我國經濟制度下,稅收征管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整體看來,仍不能否認其在替代法律等其他制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公司治理作用,而且這種外部治理機制以國家權力為支撐,實施的成本較低。那么,在這種新興加轉型的制度環境下,稅收征管通過怎樣的傳導機制影響公司治理?其發揮公司治理作用的途徑有哪些?這是文章所關注的主要問題。本文的研究一方面為企業建立多維公司治理機制和稅務機關管制新興市場經濟提供思路;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們對稅收征管能發揮公司治理作用的認識。
從目前看,與稅收征管影響公司治理相關的文獻較少。但從現有的文獻可知,稅收征管能改善公司治理狀況,提高公司治理質量已得到了普遍認可。
Desai等以21世紀初最具典型的俄羅斯增強稅收征管這一事件為背景,對Sibneft公司進行案例分析,結果表明稅收征管對抑制管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如隱瞞應稅收入、轉移公司資源等均具有重要作用,能降低公司內部控制權私利水平[1]。Mihir A.Desai等對政府稅收征管對公司治理產生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他們把稅收征管作為解釋變量(用納稅遵從度代表稅收征管效率),把控制權私人收益作為被解釋變量來考察公司治理被改善的程度,結果表明稅收征管效率較高的國家有較低的控制權私人收益。HawIn-mu等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有效的稅收征管在控制內部人私人收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的稅收遵從度會抵消其他制度降低代理成本的效果[2]。Mironov的研究發現,嚴格執行稅法能加大管理層轉移資產的成本,抑制他們轉移收入,降低他們進行自利行為的頻率,進而降低企業內的第一類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狀況[3]。
國內也已有部分文獻對稅收征管的公司治理作用進行了研究。曾亞敏、張俊生運用實證的研究方法,分析稅收征管力度對中國上市公司雙重代理成本的影響。研究表明:(1)地區稅收征管力度越強,公司管理層與股東的代理成本會較小;(2)地區稅收征管力度越強,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或與上市公司發生關聯交易的概率也較低;(3)稅收征管可以有效地抑制企業中出現的大股東侵占小股東利益的不利行為;(4)地區稅收征管力度越強,企業的股東回報率和會計收益更高[4]。該文獻是研究稅收征管發揮公司治理作用的經典文獻,發表于《管理世界》這一國內權威期刊,被大量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引用。在研究視角上,該文是國內首次將稅收與公司的兩類代理成本(股東與管理者的代理成本、控股股東與小股東之間的代理成本)結合起來考察的文獻;在研究思路上,是從稅收征管力度可以降低公司雙重代理成本進而起到公司治理的作用,來直接驗證稅收征管的公司治理效應;在研究方法上,則首次通過構建地區稅收征管力度指數來衡量稅收征管力度。張斌、徐琳通過對相關文獻綜述得出,稅收征管能提高信息透明度,可以有效抑制管理層轉移資源、隱瞞應稅收入等機會主義行為,進而改善公司治理狀況[5]。江軒宇研究指出,稅收征管通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使管理層及時、準確地披露公司的壞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有助于降低未來股價大幅度下跌的風險[6]。張玲、朱婷婷指出,稅收征管有助于抑制公司避稅活動,減輕企業內部的代理沖突和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能發揮公司治理作用[7]。
在公司治理中,稅收征管主要是靠關系型契約和聲譽機制來發揮其公司治理作用。
1.關系型契約
關系型契約是一種非正式的不完全契約,由契約關系的未來價值來維系。其實施主要是通過交易雙方之間存在的自我履約機制(如聲譽效用機制、信任機制)來實現。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作為外部非正式治理機制的稅收征管發揮公司治理作用的傳導機制之一就是關系型契約。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的交易受到關系型契約的約束。稅收征管部門作為契約的一方,代表國家并憑借政治權力向企業強制征稅,永遠不會毀約。企業作為契約的另一方,一方面會被強制執行契約;另一方面因受到聲譽機制、高額的違約成本等約束(若企業不履行契約,不僅聲譽受損,而且會面臨高額的違約成本),企業也會主動地實現自我履約。正是這種契約關系的存在,稅收征管才能發揮公司治理效應。
2.聲譽機制
當前,高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載體缺乏多樣性,內容生動性不足,運行模式陳舊,載體應用亟待優化。教育仍以理論教學、主題講座、主題日活動、書面媒體宣傳等形式為主,載體的空間和時間覆蓋有局限,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單向價值傳輸仍是主流,互動性不足,難以滿足大學生個性化需求。微信公眾號、直播互動、慕課等新興載體與傳統教育載體的融合有待改進和加強。互聯網思維倡導的平臺性參與尚未完全實現,網絡教育平臺與學生生活服務平臺銜接不足,未充分發揮學生網絡服務平臺的流量優勢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稅務機關代表國家實施稅收征管,主要通過稅務稽查活動對公司的憑證、賬冊、報表等資料開展檢查和監督。當發現公司存在虛開發票、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時,稅務機關有權對其實施處罰。而這些負面消息很快會被公眾所知曉,公司管理層或股東的違法行為也隨之會被曝光,他們不僅會面臨嚴重的處罰,名譽也會嚴重受損,同時其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會受到嚴重影響。經理層、股東和企業本身都很在意自身的聲譽,為維護良好的聲譽以及得到更好的職業發展,他們會約束自利行為,進而可以提升公司治理質量。因此,聲譽機制的存在可以彌補正式制度(如法律制度)的不足,促使稅收征管更好地發揮公司治理作用。
1.稅收征管能降低公司代理成本
上市公司的兩類代理問題是公司治理的關鍵性內容。稅收征管具有治理作用,主要是指稅務人員在進行稅收征管工作時,會查閱和審核公司的會計憑證、賬簿和財務報告,降低財務報告有意或無意錯報的可能性,從而對公司控股股東掏空管理層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問題起到抑制作用,進而降低兩類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質量。
具體地來看,稅務機關通過稅收征管監督公司的運營情況和規范公司的納稅行為,其稅收征管力度越強,公司管理層的各項行為會受到更強的監督,這意味著管理層需要承擔更大的成本去實施在職消費、資源轉移等違背股東意愿的行為。在這種外部力量的監督下,管理層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問題會受到抑制,進而可以降低股東與管理者之間的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應。類似地,加強稅收征管,會提高大股東侵占小股東的潛在行為成本,從而迫使大股東減少侵占小股東利益的行為。相應地,大小股東之間的代理成本會降低,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2.稅收征管可以減少企業盈余管理行為
公司在做盈余管理決策時,需要權衡盈余管理的收益和成本,而所得稅成本是一項重要的成本。企業可以通過非應稅項目和應稅項目兩種方式向上操縱會計盈余。當通過非應稅項目提高盈余時,雖然稅收成本不一定增加,但會導致應納稅所得額和會計利潤之間產生高額的差異。而高盈余、低稅負的現象極易引起相關監管部門的注意,導致盈余管理行為更容易被發現,那么企業被罰款甚至被起訴和刑事處罰的可能性將大大提高。當企業通過應稅項目向上操縱盈余時,會導致所得稅成本增加。因此,當企業決定是否通過非應稅項目向上管理會計盈余時,需要權衡其可能帶來的收益(與利用應稅項目操縱盈余相比,減少的所得稅成本)和可能產生的成本(因盈余管理行為更容易被稅務部門發現而產生的額外罰款等損失)。
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力度越強,企業通過非應稅項目操縱盈余被發現的概率也越高。這會促使企業傾向于利用應稅項目操縱盈余,并導致企業所得稅成本的增加。當企業負擔的所得稅成本較高時,其盈余管理行為將受到抑制。即稅收征管通過增加企業向上盈余管理的所得稅成本來抑制其盈余管理行為。葉康濤、劉行利用2003—2008年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加大稅收征管強度,能夠增加公司實施向上盈余管理的成本,進而可以抑制公司惡性向上盈余管理行為,改善公司治理狀況[8]。
3.稅收征管對公司價值的影響
傳統的稅收觀只關注稅收征管對公司價值產生的消極影響,認為稅收征管力度的增強,會增加公司的稅負,從而減少公司的價值。新的稅收治理觀不僅考慮了稅收征管對公司價值產生的消極影響,也考慮其帶來的積極影響,即稅收征管可以減少管理層對公司或股東實施的不利行為(如隱瞞應稅收入、轉移公司資源等),從而增加公司價值。可見,稅收征管力度的增強,一方面會增加公司稅額,并造成公司價值損失,另一方面通過抑制公司管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進而增加公司的價值。因此,稅收征管的公司治理效應表現為因公司稅負增加而減少的公司價值與抑制管理層隱瞞應稅收入、轉移資源等機會主義行為而增加的公司價值之差。
1.改善稅收征管的法制環境
稅收征管的公司治理效應受到其法制環境的影響。在法制環境不健全的情況下,稅收征管人員容易產生尋租動機,實施稅收腐敗行為,導致稅收征管難以有效地發揮公司治理作用。目前,我國存在著稅收執法不嚴、稅收征管人員的廉潔自律意識不強、對偷稅行為懲罰力度不足等問題。此外,以權代法、以情代法、以補代罰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稅收執法機關的形象。
為改善稅收征管的法制環境,使稅收征管更加到位,促使稅收征管公司治理效應地有效提升。一方面應完善《稅收基本法》。《稅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規,增強稅法的權威性,削弱稅收征管人員的尋租動機,防止他們以權謀私;另一方面,應注重提高稅收執法人員的素質和執法水平。
2.深化稅收征管制度改革
稅收征管在改善公司治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外部監督作用。國家與稅收機關之間的關系屬于委托代理關系。其中,國家是委托人,稅務機關是代理人。為進一步提高稅收征管的公司治理效應,應重視稅收征管本身。
深化稅收征管制度改革,建立科學有效的誠信納稅激勵機制。對納稅遵從度高的企業采取一些激勵措施,如在規定期限內享受免檢待遇、給予納稅優惠等。同時,制定企業納稅信譽等級評定制度和配套的降級制度。稅務部門根據企業的納稅情況,將他們評定為A、B、C這3個納稅信譽等級(A級為良好,B級為一般,C級為不良),并將評定結果在有關媒體上予以公告,讓那些依法納稅的企業從納稅行為中獲得誠信的社會效益。此外,針對企業的信譽等級,實施分類管理辦法。對A級納稅信譽等級的企業,除國家規定的法定檢查外,可免除當年稅務檢查;對B級納稅信譽等級的企業,免除部分稅務檢查;對C級納稅信譽等級的企業,將其列為重點檢查對象,限制發票供應,取消當年納稅先進單位的評選資格等。
基于上文可知,稅收征管能發揮公司治理效應主要是靠關系型契約、聲譽機制等傳導機制。稅務人員依法實施稅收征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管理層轉移資源、隱瞞應稅收入等機會主義行為和大股東侵占小股東的不利行為,進而減少兩類代理成本,對公司治理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稅收征管通過增加企業向上操縱盈余的所得稅成本來抑制企業盈余管理行為。從公司價值角度分析,稅收征管的公司治理效應表現為因公司稅負增加而減少的公司價值與抑制管理層隱瞞應稅收入、轉移資源等機會主義行為而增加的公司價值之差。可見,稅收征管從很多方面對公司治理發揮作用。因此,處在轉型經濟中的企業應構建多維的公司治理機制,將稅收征管作為一種重要的外部治理機制,充分發揮其公司治理作用。
[1]DESAI M A,DYCK A,ZINGALES L.Theft and taxes[J]. Journal ofFinancial Economics,2007,84(3):591.
[2]HAW IN-MU,HU BING BING,HWANG LEE-SEOK,et al.Ultimate Ownership,Income Management,and Legal and Extra-Legal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4,42(2):423.
[3]MIRONOV M.Taxes theft and firm performance[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13,68(4):1441.
[4]曾亞敏,張俊生.稅收征管能夠發揮公司治理功用嗎?[J].管理世界,2009(3):151.
[5]張斌,徐琳.稅收制度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前沿探析與未來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2,34(5):75.
[6]江軒宇.稅收征管、稅收激進與股價崩盤風險[J].南開管理評論,2013,16(5):153.
[7]張玲,朱婷婷.稅收征管、企業避稅與企業投資效率[J].審計與經濟究,2015(2):83.
[8]葉康濤,劉行.稅收征管、所得稅成本與盈余管理[J].管理世界,2011(5):140.
The Effects of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n Corporate Governance:Their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and Approaches
SHI Lumin
(FacultyofBusiness,LishuiUniversity,Lishui323000,Zhejiang)
In recent years,as an important informal governance mechanism,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with positive externalities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from scholars due to the role it play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mainlyrelies on relational contract and reputational mechanism,and it plays the ro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by means of reducing the agent cost of companies and cutting down on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s.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and transition of economic systems,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s of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n corporate governance,it is essential to improve the legal environment for tax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deepen the reformon the related administration systems.
tax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corporate governance;transmission mechanism
10.3969/j.issn.2095-3801.2017.03.009
F270
A
2095-3801(2017)03-0048-04
2017-02-10;
2017-03-03
施璐敏,女,浙江縉云人,助教,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