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瓊
摘 要 本文首先通過有條有理的歸納,向大家介紹了積極心理學的相關內容,然后對競爭性學習的相關內容進行闡述,緊接著提出了積極心理學在競爭性學習中的的融合應用研究方案,注重客觀的應用性拓展研究介紹,認為積極心理學在競爭性學習研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和提升空間。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競賽 競爭性學習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的一次跨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是一門從積極角度研究傳統心理學的新興科學。它采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
其實,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紀30 年代Terman 關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討,以及榮格關于生活意義的研究。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是對以往心理學中消極心理學研究范式的超越,其核心思想在于強調人本身所固有的積極因素,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以幫助所有的人獲得幸福為目標。作為一種新興的心理學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完善理論體系、拓展和深化研究領域、發展研究方法和技術以及促進積極心理學的應用。
積極心理學關注三個層面的研究:在主觀層面上,研究積極情緒的主觀體驗;在個人層面上,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包括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在群體層面上,研究積極的組織系統,主要研究如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促使個體發揮出其人性中的積極層面。
積極情緒是積極心理學研究關注的一個重點。在該領域中,研究最多的積極情緒是主觀幸福感和快樂。
積極心理學的三個層面互相聯系。個體通過自身長期而穩定的積極體驗形成積極人格。個體行為受情緒的影響很大,一般而言,積極體驗較多的人會更多出現積極行為。當一種行為出現多次而成為一種模式固定下來之后,這種行為就具有了人格特征。再加上個體自我內在動機的影響,這種人格行為就會轉化為個體人格的一部分。而積極人格一旦形成,個體也可能有更多的積極體驗。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則為獲得積極體驗和形成積極人格提供外在環境條件。
和以上三個層面密切相關的是積極干預。而在最近的研究中,有學者發現,競爭性學習行為具有很好的干預作用,能促進積極體驗和人格的形成,同時影響外在的組織環境。相反,將人的積極體驗和積極人格應用到競爭性學習中去,也能促進個體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動機。
其實,進入新千年之后,教育專家們對競爭性學習的討論一直十分的激烈。以競賽活動為主要載體的競爭性學習是一種適合大多數學生追求成就心理的學習形式,符合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原則,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綜合學習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整體素質,對于整個教育教學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各式各樣的競爭性比賽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加了不少的色彩。讓學生學習起來有了方向和動力。在競賽中取得的成績和競賽的過程讓學生對學習有了新的認識。但是,在競賽的過程中,有成功也就有失敗,有優秀也就自然有良好和一般,如何正確對待競賽結果,將競賽結果轉化為繼續學習的不竭動力?仍然需要教育學家們去探索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積極心理學和競爭性學習都是刺激學習者學習的方式。將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應用到競爭性學習中,兩者之間相互融合,相互豐富和深化對方的研究,這在積極心理學和競爭性學習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競爭性學習是相對于合作性學習而提出的一個概念。在美國教育家提倡的合作學習法中其實就普遍包含著競爭性學習原則。合作性學習法中包含的小組競賽法、小組總積分法、交叉法和小組學習法。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性學習而達到小組內部成員的合作,其實這就是一種將合作與競爭相互交融、促進的方法。
競爭性學習的主要載體是競賽活動,其中最普遍的競賽活動就是考試,既包括參加率為100%的考試活動,也有學生主動自愿報名參加的考試,有學習類的考試也有技能類的考試。其次就是各類形式多樣的比賽,比如歌唱、游戲、器樂、書畫等等。在這些比賽過程中,學生既有了展示能力的平臺,也有了鍛煉的機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積極的影響。
從競爭性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1)競爭性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為了準備參與競爭性學習活動,大多數人選擇了去圖書館查找資料,眾所周知,圖書館在大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半數以上的人選擇了上網和反復訓練,修正錯誤。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會主動去請教老師、背誦材料以及參閱書籍等以提高競賽技巧,以便在競爭性學習中取得優勢地位。
(2)競爭性學習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能力。大部分人認為競賽鍛煉了自己的膽量,還有人認為通過參與競爭性學習可以增強自己的競爭意識;近半數及半數以上的人認為通過競爭性學習可以擴大知識面和視野,從而使自己更加好學。值得注意的是,競賽參與者對于獲獎評優的目的性并不強,對于競賽中團隊精神的培養似乎不大認同。這一切說明,競爭性學習在教學中的導向作用基本是正效應的。
雖然競爭性學習對學習者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它的弊端我們也不可忽視,為了在競爭性學習中取得成就,使得個體的消極因素和負面人格占主導地位,做出不利于競爭學習過程中的事,傷害同伴關系,這樣即使在競爭性學習中取得了勝利,也會給學習者一種錯誤的信息導向。所以在競爭性學習的過程中利用積極心理學的三個層面對學習者進行正向引導,加強學習者積極情緒的體驗,并營造和諧友好的競爭環境,促進積極心理在學習者身上產生,有效避免錯誤的競爭形式。
針對競爭性學習的過程,提出積極心理學在競爭性學習中應用的幾點建議:
(1)在競爭性學習或活動發布時,倡導積極友好的競賽行為,強化參與者積極人格特質的概念,可以通過宣誓、簽署參賽協議等形式來完成。
(2)在競爭性學習或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提醒參與者感受競賽過程中的積極情緒體驗,讓參與者忽略結果,不要為了求勝而競賽。
(3)在競爭性學習或活動結束后,多設置一些鼓勵獎和優秀獎,讓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夠有所收獲,淡化為了得獎而競爭的觀念。
(4)活動后,可以通過讓參與者表達自己的感受,來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確保每一個參與者都有正確的積極情緒體驗。
在競爭性學習過程中,積極心理學的融入能加強學習的效果,使學習者理性看待競賽產生的結果,積極的去面對,把競賽結果通過積極體驗和積極人格轉化為接下來的學習動力,不斷進步。至于積極心理學在競爭性學習中的更多作用還有待專家學者們接下來的深入研究。
結束語:在競爭性學習中,參與者既是主動的,又是被動的。因為存在競爭,所以參與者要被動地去應付這種競爭,因為要在競爭中取得成功和勝利,參與者又會主動積極地去準備,以求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這就使得競爭性學習在教學中有著積極的意義。合理利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是我們應該多加考慮的。
參考文獻
[1] 吳茂英.積極心理學在旅游學研究中的應用[J].旅游學刊,2014.
[2] 肖著華.競爭性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J].韶關學院學報,2004.
[3] 庚鮮海,王月會.合作學習原則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2003(3): 63.
[4] Seligman M,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introduction [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5] Seligman M.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ment[M].New York: Free Press,2002:1-7.
[6] Seligman M,Steen T,Park N,et al.Positive psychologyprogress: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J].AmericanPsychologist,2005,60(5):410-421.
[7] Senf K,Liau A K.The effects of positive interventions onhappines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with an examination ofpersonality as a moderator [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13,14(2):591-612.